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建东

作品数:64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会议论文
  • 30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9篇动脉
  • 24篇冠状
  • 24篇冠状动脉
  • 19篇介入
  • 16篇心肌
  • 13篇介入治疗
  • 13篇梗死
  • 12篇心肌梗死
  • 10篇急性心肌梗死
  • 9篇动脉内
  • 9篇急诊
  • 9篇冠脉
  • 9篇超声
  • 8篇造影
  • 8篇冠状动脉介入
  • 7篇动脉介入治疗
  • 7篇多普勒
  • 7篇血管
  • 7篇冠状动脉介入...
  • 7篇病变

机构

  • 63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63篇吴建东
  • 55篇夏勇
  • 46篇徐晤
  • 41篇李东野
  • 40篇张超群
  • 34篇王志荣
  • 28篇杨煜
  • 26篇李文华
  • 25篇潘德锋
  • 21篇郝湛军
  • 20篇徐通达
  • 17篇钱文浩
  • 14篇刘加立
  • 14篇潘德峰
  • 8篇张辉
  • 6篇黄炜
  • 6篇郭密娟
  • 5篇朱红
  • 4篇陈建辉
  • 2篇张延斌

传媒

  • 7篇上海医学
  • 6篇中华医学会心...
  • 4篇第四届五洲国...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2008江苏...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级医刊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15篇2008
  • 15篇2007
  • 13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1998
  • 1篇1997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OTW球囊辅助成功开通右冠完全闭塞病变1例
<正>病史:患者,男,72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6 d,加重2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20年。嗜烟酒。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CTnT 1.7 ng/ml,心肌酶谱AST70.00U/L,LDH...
李文华夏勇徐通达王志荣吴建东李东野
文献传递
两种球囊联合应用治疗重度肺动脉瓣狭窄一例
本例患者系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由于瓣口重度狭窄,端孔导管配合导丝多次努力无法通过肺动脉瓣,换用猪尾巴导管,将猪尾巴导管的圈卡在右室流出道,支撑导丝通过瓣口,然后交换导管测压。moue球囊无法通过狭窄的瓣口,几次将保留在肺动...
刘加立夏勇吴建东徐晤
关键词:肺动脉瓣狭窄球囊预扩张介入治疗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导丝评价主动脉瓣狭窄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内多普勒导丝评价主动脉瓣狭窄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重度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13例,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再行冠状动脉内多普勒检查,测定前降支中远端的平均峰值流速(APV),舒张收缩流速比值(DSV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等,并测定左室舒张末压力(LVEDP),用10例正常数据作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主动脉瓣狭窄时,冠状动脉血流LVEDP升高[(18.6±9.5)mmHgvs(7.9±5.5)mm-Hg,P<0.05];APV降低[(15.8±9.5)cm/svs(24.8±14.6)cm/s,P<0.05];DSVR无变化(2.4±1.9vs2.6±1.7,P>0.05);CFR升高(4.8±2.7vs3.5±2.2,P<0.05);前降支中段内径变化不大[(3.7±1.5)mmvs(3.5±1.4)mm,P>0.05]。结论慢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对冠状动脉血流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基础状态时APV降低,DSVR无变化和CFR升高,并使左室舒张功能减低。APV减低可能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心绞痛的主要机制。
徐晤张超群夏勇吴建东王志荣潘德锋杨煜李东野
关键词:多普勒导丝主动脉瓣狭窄冠状动脉血流
前降支近开口病变支架定位新方法探讨(附8例报告)
目的探讨利用呼吸和乏氏(Valsava)动作减慢心率同时行前降支近开口病变支架定位方法。方法选择前降支近开口病变(≤3 mm)、左主干与前降支之间有"桥墩"即正常血管段、支架不需要跨过回旋支8例患者。术前及术中训练患者平...
夏勇李东野潘德峰徐晤徐通达吴建东刘加立李文华郝湛军
文献传递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随访一年一例报告
2009年
夏勇吴建东李东野潘德锋徐晤
关键词:主动脉瓣成形术主动脉瓣狭窄经皮球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随访并发症发生率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中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活性变化及其意义
2011年
目的检测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肌中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荧光法检测16例持续性房颤及14例窦性心律患者右心耳心肌组织中三种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第16位点丝氨酸磷酸化的受磷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持续性房颤组1型、2A型和2B型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活性均明显增加(P<0.01),第16位点丝氨酸磷酸化的受磷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与1型和2A型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活性成负相关。结论持续性房颤患者心房肌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加,其可能通过影响受磷蛋白磷酸化水平在心房电重构过程中发挥作用。
张超群王志荣程明月徐晤杨煜吴建东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受磷蛋白
曲美他嗪对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
李文华吴建东王志荣张辉黄炜李东野
动脉导管未闭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封堵器试验中肺动脉压骤然下降与残余分流关系(附3例报告)
2007年
目的封堵器试验性关闭动脉导管未闭(PDA)是鉴别合并肺动脉高压为动力性或阻力性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对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PH)患者,需进一步评价肺动脉压降低是骤然下降还是逐渐下降及降低类型与残余分流有无关系。方法3例PDA合并SPH患者,男1例、女2例,年龄14-39岁。均经临床体格检验、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PDA,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明确诊断。穿刺左侧股静脉置入6F端孔右心导管检查示肺动脉压为95- 130/35-70mm Hg(1 mm Hg=0.133 kPa)并持续检测;穿刺右侧股动脉6F猪尾导管至降主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择封堵器,分别选择直径为16/18、22/24、24/26 mm的国产封堵器(深圳先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穿刺右侧股静脉经输送系统送入封堵器。对3例PDA合并SPH患者实施封堵器堵塞试验,观察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压有无骤然降低,并以猪尾导管行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作为判定有无残余分流标准,分析肺动脉压骤然下降与残余分流的关系。经输送系统送入封堵器对PDA进行试封堵后,主动脉弓降部造影封堵器固定良好且无残余分流,肺动脉压均呈骤然下降,降至28-48/10-25 mm Hg,观察30 min,肺动脉压无进一步下降。术中患者无明显不适,释放封堵器进行永久性封堵,撤出长鞘及输送系统。结果3例PDA合并SPH患者,试封堵肺动脉压为95-130/35-70 mm Hg试封堵后骤然下降至28-48/10-25 mm Hg,观察30 min,肺动脉压无进一步下降。造影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且无残余分流。结论对PDA伴SPH者,封堵器关闭PDA试验既是鉴别肺动脉高压是否为阻力性肺动脉高压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又可根据肺动脉压有无骤然降低判断有无残余分流,以Amplatzer法封堵器治疗PDA合并SPH的病例选择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夏勇李东野吴建东张辉徐晤刘加立潘德峰
关键词:封堵器肺动脉压重度肺动脉高压AMPLATZER猪尾导管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侧支循环即刻消失的临床意义
目的冠状动脉(冠脉)侧支循环对冠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缺血心肌起着代偿性保护作用,可以最大程度地限制坏死心肌面积,维持梗死相关区域心肌活性,抑制室壁瘤形成,保护心室功能,甚至降低病死率。病变冠脉成功再通后原有的侧支循环应即刻...
杨煜夏勇潘德锋徐晤张超群钱文浩徐通达郝湛军吴建东李东野
文献传递
开口异常的右冠状动脉PCI术后Amplatz导管致血管螺旋夹层一例
本文介绍了一例开口异常的右冠状动脉PCI术后Amplatz导管致血管螺旋夹层病例的临床表现,浅谈了其入院诊断和PCI过程。
李文华夏勇徐通达王志荣吴建东李东野
关键词:右冠状动脉PCI术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