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和鸣

作品数:24 被引量:43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4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9篇大学生
  • 5篇心理
  • 4篇手机依赖
  • 3篇心理咨询
  • 3篇中介
  • 3篇中介作用
  • 2篇疾病
  • 2篇干预
  • 2篇高校
  • 2篇创伤
  • 1篇大学生身心健...
  • 1篇大学生主观幸...
  • 1篇代际传递
  • 1篇心理创伤
  • 1篇心理过程
  • 1篇心理问题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障碍
  • 1篇心理咨询工作
  • 1篇心理咨询与治...

机构

  • 2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市第一医...
  • 2篇武汉大学
  • 1篇丽水学院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北省社会科...
  • 1篇西南大学
  • 1篇肇庆学院
  • 1篇香港大学
  • 1篇奥本大学

作者

  • 23篇吴和鸣
  • 7篇黄海
  • 6篇周春燕
  • 3篇刘陈陵
  • 2篇张念
  • 2篇张沛超
  • 2篇王东安
  • 2篇谭钧文
  • 2篇杨硕
  • 2篇王煜
  • 2篇郭兰
  • 2篇罗光伟
  • 2篇孙洁民
  • 2篇李翠景
  • 2篇文芸
  • 1篇王欢
  • 1篇聂红
  • 1篇吴明霞
  • 1篇迟新丽
  • 1篇缪绍疆

传媒

  • 5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长江论坛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狐狸精的“药丸”——《聊斋志异》中的心身疾病研究
2019年
《聊斋志异》中有大量涉及疾病、生死、医药的作品,狐医是其中最重要的医者.在这类故事中,主人公的起病既有生理的易感性,更有心理的因素.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等整个过程,都在作品中逐一呈现出来.狐狸精以他们超凡的能力、精湛的医术和神奇的方药,治愈了所有的疑难杂症.本文紧扣狐狸精的“药丸”,以扎根理论和结构主义方法研读文本,以心身疾病、疾病过程和创伤等医学心理学和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药丸”具有连接现实处境中的人即“自我”与理想状态的人即“自性”的超越性功能,是由意识向无意识转化,实现二者的沟通、整合的重要途径,也是蒲松龄虚构出的解决底层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的人生危机和困境的理想方法.但人格阴影和时代局限注定了其解决方案——“药丸”的效用十分有限.
周彩虹吴和鸣张道华
关键词:心身疾病心理创伤狐狸精
丧亲的意义重构研究与策略运用被引量:5
2017年
丧亲是悲伤辅导中常见的临床问题。介绍了国外学者有关丧亲的意义重构理论研究与策略运用,国外学者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提出通过意义建构、获益发现和身份改变的途径进行丧亲的意义重构,促使居丧者对丧亲进行归因和诠释,寻找丧亲后的意义,从丧亲中发现潜在的获益,认同自我的现状和身份,形成积极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模式应对丧亲,减少复杂悲伤的不良影响。以期为我国的丧亲理论和悲伤辅导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更好地为丧亲群体提供心理服务。
郭兰袁元陈慧洁吴和鸣
心理咨询方向研究生临床实习课程化管理效果的初步评价
2017年
目的:探索高校心理咨询方向研究生临床实习课程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参加30天暑期临床实习的心理咨询方向研究生26名[平均年龄(24±1)岁],采用自编临床实习效果调查问卷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评价。结果:实习生对临床实习活动的参与率为50.0%~96.2%;实习生的总体满意度为(3.8±0.8),带教对实习生的总体满意度为(4.0±0.8);有92.3%的实习生出勤超过224 h并完成实习任务;临床实习后,实习生8个方面的专业能力提升(均P<0.05)。结论:临床实习课程化管理对提高心理咨询方向研究生临床技能可能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刘陈陵吴和鸣王煜黄海杨琴周春燕郭兰
关键词:课程管理心理咨询
一例自恋发育受挫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2016年
文章介绍了一例自恋发育受挫个案的临床分析与心理咨询。该个案主要由早期亲子分离经历、母亲共情能力缺乏、父亲缺席等因素导致的自恋发育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模糊的抑郁、自信减少、羞愧感和人际关系困难。本案例以自体心理学的技术神入、镜映、理想化为主,同时综合运用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治疗技术。治疗共分四个阶段,镜映原始夸大自体阶段、满足理想化移情阶段、处理现实问题阶段及分离阶段。
王煜吴和鸣
关键词:神入理想化
创伤的代际传递被引量:20
2013年
创伤性事件的影响不会终止于亲身经历创伤性事件的当事人,也会波及到当事人的后代。以往的研究从父母、孩子和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创伤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发现创伤的传递主要表现为症状、任务以及身份的传递,并从心理动力学、社会文化、家庭系统、生理机制及存在意义理论方面解释了创伤代际传递的机制。未来研究应更重视创伤传递过程中不同代之间在表现形式、诊断和治疗上的差异,关注代际创伤的积极意义,并重视国内集体性创伤的代际传递。
林瑶吴和鸣施琪嘉
关键词:创伤代际传递
互助平台在哮喘管理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建立互助平台对哮喘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8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90例患者。观察组为建立互助平台组,由呼吸科医生、心理科医生、专科护士和社区医疗工作者共同组织医疗帮助服务团体,通过通信技术和上门服务义务为哮喘患者提供医疗和心理指导,形成一个团队互相联系。对照组为非互助平台组,不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并由护士进行电话随访。观察期12个月。观察指标:症状自测量表(SCL-90)评分和急诊就诊人次数和住院人次数。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SCL-90的总评分和部分因子分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就诊人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3,P<0.05),住院人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P<0.05)。结论建立互助平台对哮喘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都有显著性改善。
王东安孙洁民陈立荣吴和鸣杨硕罗光伟张念文芸
关键词:哮喘
正念训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索正念训练这一源于佛教禅修的技术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在研究中,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招募的25名被试随机分到正念训练组(n=13)和控制组(n=12)。正念训练组接受了每周一次共八次的正念训练团体辅...
谭钧文吴和鸣李航
关键词:身心健康大学生
文献传递
大学生冲动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疏离感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考察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冲动性、疏离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机依赖评定量表(MPAI),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II),疏离感量表对湖北省某高校大一至大三学生进行班级集体施测,收回有效问卷2514份,用SPSS17.0及Amos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相比手机依赖低分组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高分组的冲动性、疏离感的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显著更高(P〈0.001)。手机依赖与冲动性、疏离感的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显著正相关(r=0.319~0.505,P〈0.01)。疏离感在冲动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3.2%。结论:疏离感在大学生冲动性和手机依赖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黄海李翠景桂娅菲周春燕吴和鸣张建育
关键词:大学生冲动性手机依赖疏离感中介作用
被收养儿童最初创伤的影响及其干预
2018年
被收养儿童有较高比例出现心理问题,如依恋关系、情绪行为、身份认同问题等,本文讨论了最初创伤在其中的可能影响和国外现有的干预机制,以及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现有干预机制的国内适应性。
陈胭虹吴和鸣缪绍疆
关键词:干预措施
武汉市两所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儿童期创伤、特质焦虑的关系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考察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儿童期创伤、特质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机依赖量表(MPAI)、特质焦虑分量表(T-AI)、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对湖北省2所高校大一至大四的620名在校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手机依赖高分组儿童期虐待经历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二者在儿童期忽视经历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手机依赖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特质焦虑均显著正相关。特质焦虑在儿童期创伤经历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所占比例为51.30%。结论:儿童期创伤、特质焦虑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关系密切,儿童期创伤能够通过特质焦虑影响手机依赖。
黄海卢婧吴和鸣胡月周春燕
关键词:特质焦虑手机依赖大学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