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东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68例治疗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单纯抗凝和抗凝联合置管溶栓两种不同方法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68例产后 DVT 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抗凝治疗30例,抗凝联合置管溶栓38例,通过下肢深静脉造影来评价早期疗效,通过治疗后6~24个月随访情况来评价中期疗效。结果置管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组总有效率达86.84%,单纯抗凝组总有效率为53.33%。6~24个月内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c syndrome,PTS)发生率置管溶栓组为5.26%,单纯抗凝组为26.67%。结论 CDT 治疗产后 DVT 可显著提高早期下肢深静脉复通率,并可有效降低PTS 的发生率。
- 方昌文聂中林高涌吴华东
- 关键词:置管溶栓
- 深静脉造影检查在下肢静脉曲张病因分析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根据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行深静脉造影检查的结果,分析下肢静脉曲张的常见病因,评价深静脉造影检查对静脉疾病诊治的价值。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对39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89条下肢行深静脉顺行性造影检查,其中87例患者同时行左股静脉套管针穿刺造影检查,46例患者同时行股静脉穿刺下腔静脉造影检查,并对造影资料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的原因,依发病率的高低分别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84例,349条肢体,占50.7%;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95例,148条肢体,占21.5%;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69例,121条肢体,占17.6%;布加综合征34例,54条肢体,占7.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11例,16条肢体,占2.3%;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患者1例,1条肢体,占0.1%。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是由多种疾病引起,若不明确病因,易误诊,而深静脉造影是明确下肢静脉曲张病因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对血管外科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
- 吴华东高涌
- 关键词:静脉曲张深静脉造影下腔静脉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兔急性后腔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兔急性后腔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70只,随机分为3组:A组30只、B组30只、C组10只。A、B组建立兔后腔静脉血栓模型后,A组给予尿激酶+肝素钠,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C组不做处理。分别于用药后第1、4、7天随机从A、B组取出10只切取血栓形成的后腔静脉,去除血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病变段管腔VEGF表达;C组于第7天取材,方法同上。结果VEGF主要在管腔内皮细胞表达;A、B组较C组VEGF表达增强,且A组的表达较B组更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EGF在促进管腔的再通及溶栓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尿激酶+肝素可以促进VEGF在血管内皮中的表达。
- 王晖余朝文李博王孝高吴华东李春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