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荣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农业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植物保护系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矩形拟矮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布型初研
- 1994年
- 矩形拟矮螨的一生经卵、幼螨活动期、幼螨静止期和成螨4个虫态历期。在15℃,20℃,25℃恒温条件下,从卵产出到成螨性成熟开始产卵的历期分别为(23.9±3.4)天,(19.5±2.6)天,(10.1±1.8)天,平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40.1±11.8)粒,(29.6±5.8)粒,(19.4±4.4)粒。经40℃高温处理24小时后,静止期幼螨、成螨的存活率分别为25%,5.6%,卵不能孵化;活动期幼螨全部不能存活。在蘑菇生长季节,矩形拟矮螨有两个发生高峰期,分别出现在10月中下旬和次年4月。矩形拟矮螨在蘑菇房内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
- 吴光荣
- 关键词:蘑菇生物学分布型
- 蘑菇房害螨侵染途径的调查研究被引量:4
- 1993年
- 引起蘑菇房害螨发生的原因很多。害螨常可通过菌种、培养料、复土、环境等途径传播,其中以菌种带螨最重要,菌种带螨率常达13.3%~48.9%,平均18.6%。从环境中侵入的害螨往往先在近门,窗边的菇床上发生,然后逐渐向内扩散蔓延。
- 吴光荣刘乾开
- 关键词:蘑菇害螨侵染途径
- 几种杀螨剂对矩形拟矮螨的毒性测定和药效试验被引量:1
- 1994年
- 几种杀螨剂对矩形拟矮螨的毒性测定和药效试验吴光荣,鲍祖胜(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浙江农业大学植保90级)矩形拟矮螨(Pseudopygmephorusquadratus)是栽培蘑菇的重要害螨。它发生范围广、发生量大,害螨取食蘑菇菌丝,轻者推迟出菇,重...
- 吴光荣鲍祖胜
- 关键词:杀螨剂毒性药效
- 蘑菇菌种害螨检查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利用分离器检查蘑菇菌种害螨,方法简便有效。菌种内害螨分离时间随菌种料量、光照度而不同。在分离器上按装25W和40W灯泡,放置100克菌种料,分离48小时即可。检查棉塞内害螨,15W、25W和40W灯泡均适用,单塞分离时间24小时。害螨在菌种料中的数量与棉塞中的分布数量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换塞检查即可确定菌种内带螨与否。换塞检查步骤为:棉塞高温高压灭菌,用以代换原棉塞,其外部用纸包扎,在室温下放置7~10天。
- 吴光荣虞轶俊沈水土
- 关键词:蘑菇菌种害螨
- 蘑菇菌种害螨侵染途径的调查研究被引量:9
- 1996年
- 侵染蘑菇菌种的害螨主要有腐食酪螨Tyrophagous putresentiae、矩形拟矮螨Pseudopygmephorus quadratus、蘑菇拟矮螨P.agarici、费氏穗螨Siteroptes flechtmanni、食菌穗螨S.mesembrinae和兰氏布伦螨Brennandania lambi等,它们在菌种场环境中的分布相当普遍。在堆放的菌种中,菌种带螨率和含螨量以底层最高,上层最少,呈现自上而下增多的趋势。害螨侵入菌种有两条途径:①菌种培养期间,环境中害螨从地面爬入菌种,或经飞行昆虫携带或气流飘逸到菌种上;②接种时因工具或种源(原种)带螨直接引入。
- 吴光荣虞轶俊
- 关键词:蘑菇菌种害螨侵染途径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