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古志明

作品数:11 被引量:345H指数:9
供职机构: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攀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值模拟
  • 4篇夏季
  • 4篇夏季风
  • 4篇季风
  • 4篇暴雨
  • 3篇台风
  • 2篇中尺度
  • 2篇气候
  • 2篇夏季风爆发
  • 2篇南海夏季风爆...
  • 2篇季风爆发
  • 1篇低空
  • 1篇低空急流
  • 1篇地表
  • 1篇地表通量
  • 1篇对流参数化
  • 1篇对流层
  • 1篇行星边界层
  • 1篇中尺度对流

机构

  • 11篇中山大学
  • 7篇澳门地球物理...
  • 3篇澳门地球物理...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11篇古志明
  • 9篇王安宇
  • 8篇冯瑞权
  • 7篇吴池胜
  • 5篇林文实
  • 4篇李江南
  • 3篇侯尔滨
  • 2篇李国丽
  • 1篇杨艳
  • 1篇杨兆礼
  • 1篇蒙伟光
  • 1篇梁嘉静
  • 1篇孟金平
  • 1篇樊琦
  • 1篇闫敬华
  • 1篇布和朝鲁
  • 1篇林建恒
  • 1篇唐天毅
  • 1篇谭志文

传媒

  • 5篇热带气象学报
  • 2篇高原气象
  • 1篇大气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热带地理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台风Maggie(9903)的数值预报试验被引量:3
2003年
台风Maggie(9903)的移动路径属于历史上罕见的疑难路径之一,在1999年6月6日0时(UTC,下同),台风位于22.3°N,119.8°E附近,它向西北方向移动,于6月6日12时抵达广东汕尾附近海面,然后沿海岸线折向西南行,于6月7日下午到达阳江附近海面,经历一次360°的打转后再折向北行在阳江登陆,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以MM5为基础的台风数值预报试验系统在6月6日0时相当准确地报出Maggie的未来48h移动路径和降水,敏感性试验说明,华南大陆的海岸线走向和地形对Maggie的移动路径无明显的影响,它之所以沿海岸线折向西南行应是其环境场改变的结果,把华南陆地变为海洋后,Maggie在向西南移动过程中继续发展,这说明,当台风接近陆地或登陆后,陆面摩擦和下垫面水气供应的减少是引起台风减弱的主要因子。
冯瑞权吴池胜侯尔滨古志明王安宇林文实
关键词:台风移动数值预报试验海陆分布
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Ⅰ——40年平均被引量:42
2001年
使用NCEP 1958~1997年40年逐日12层再分析的格点气象资料,对南海地区(105~120°E,5~20°N)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的时间尺度为5天(候)。将南海上空850hPa上暖湿的西南风定义为它的夏季风,这暖湿的西南风之θse必须大于335°K,风速须大于2m/s。南海夏季风的建立被定义为南海海域一半以上面积为夏季风所控制的初始时刻。分析结果发现:(1)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具有爆发性,爆发时间是5月第4候。(2) 南海夏季风的建立与孟加拉湾东部西南季风有密切关系,它是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爆发性的发展和东移的结果。(3)南海夏季风雨季是随着夏季风建立而建立的。(4) 在南海夏季风建立期间,南海及其邻近地区高低空环流都有急速的变化,在对流层低层表现为印度低槽的南扩和加深,在对流层中层表现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迅速东移撤出南海地区,在对流层高层最明显的变化是东风带迅速从南海中部向北扩展到整个南海地区。
冯瑞权王安宇吴池胜林文实林建恒古志明谭志文
关键词:夏季风气候特征气象资料
一次华南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被引量:22
2000年
利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对1994年5月初华南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1)MM5相当准确地模拟出此次暴雨过程以及有关的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2)在弱的天气尺度背景条件下,边界层的中尺度辐合对暴雨的产生起了触发作用。暴雨强度一般随对流层上下部的辐散差值的增大而增大,最大的降水强度对最大的辐散差值的滞后时间不超过一小时。(3)降水的潜热加热作用对此次暖区暴雨的发展和维持有决定性的作用。凝结加热引起的次级环流使暴雨区附近的中尺度急流和切变线扰动得到发展和维持,从而使辐合上升和降水得以进一步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CISK机制相似。
古志明冯瑞权吴池胜王安宇林文实杨艳
关键词:暴雨数值模拟低空急流行星边界层
凝结加热和地表通量对华南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发生发展的影响被引量:25
2005年
通过有无凝结加热和地表通量影响的数值模拟对比研究,分析了非绝热过程对一次华南暴雨MCS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凝结加热对MCS的降水影响很大,在MCS发展的各个时期,如不考虑凝结加热,MCS的降水强度很快减弱,无法继续发展。(2)凝结加热在MCS涡旋的形成期最为重要,在涡旋形成之后,影响相对减弱。(3)凝结加热通过对MCS发展过程的影响从而也影响了MCS环境场中尺度低空急流、高层辐散等中尺度结构特征的形成。(4)地表感热、潜热通量等边界层非绝热过程对MCS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在暴雨MCS发生前期,地表非绝热过程造成气压下降,导致华南南部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加大,辐合加强,从而使低层的湿度增大,气层变得更加不稳定,有利于对流的启动。
蒙伟光李江南王安宇冯瑞权古志明闫敬华
关键词:地表通量华南暴雨数值模拟
云微物理参数化对华北降雪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9
2007年
对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降雪过程进行了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纬强冷空气南下和低纬倒槽的水汽输送是造成这次长时间降雪过程的主要原因。采用混合方案的中尺度数值模拟表明,这次降雪天气不是对流云造成的,而是稳定性的非对流云降雪。敏感性试验也表明,采用其他积云参数化方案对模拟的降雪量基本没有影响。控制试验模拟的24h降雪量与实际观测比较吻合。模拟结果表明,当采用Dudhia简单冰相方案时,会有过多的云冰、过冷却水及雪;当采用Reisner 1混合相方案时,会有过多的云冰和雪;修改的各个Reisner 2方案对此次降雪的预报改进不大,但各个Reisner 2方案的敏感性试验中云冰混合比、过冷却水混合比和雪混合比稍微有差异。
林文实李江南樊琦吴池胜古志明孟金平布和朝鲁
关键词:降雪数值模拟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数值预报模拟实验被引量:9
2000年
1998年5月21日00时( UTC),对流层上部 200 hPa的南亚反气旋中心位于(16°N, 94°E)附近, 850hPa南海的中南部仍为副热带反气旋控制;到 21日12时, 200hPa的南亚反气旋中心迅速移到(21°N, 94°E)附近,同时 850 hPa的南海副热带反气旋减弱东撤,南海的中南部由东南风转变为西南风,南海夏季风爆发。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宾西法尼亚州大学联合研制的中尺度模式(MM5V2)模拟预报这一过程,同时通过敏感性实验研究了区域边界条件和水平分辨率对季风预报模拟实验的影响。
吴池胜冯瑞权古志明王安宇侯尔滨林文实
关键词:南海夏季风爆发中尺度模式水平分辨率反气旋副热带对流层
1994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被引量:13
2001年
1994年南海夏季风建立于5月第一候,利用MM5成功地模拟了这一过程,并通过敏感性试验,讨论了中纬度系统和中南半岛及其附近地区的积云对流对夏季风环流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下接近副热带一定强度的中纬度槽-锋系统的强迫,可引起南海地区副热带高压脊的减弱东撤。因而有利于南海夏季风的建立;(2)东移的中纬度高压脊与南亚高压的同相叠加是触发夏季风建立的重要因子之一,它引起南亚高压中心迅速北移至中南半岛的北部;(3)中南半岛及其附近地区的积云对流加热,对南海地区夏季风环流的建立也有重要的影响。
吴池胜王安宇冯瑞权古志明
关键词:夏季风积云对流参数化数值模拟
近十年来台风暴雨研究的若干进展与讨论被引量:32
2004年
对近10年来国内外台风暴雨研究的进展简要归纳如下:高低空急流、西风槽等对远距离台风暴雨有重要影响;涡旋Rossby波说和重力惯性波说仍然是螺旋雨带形成理论的两种不同观点;地形、海岸线等不同的下垫面特征对台风暴雨有不同的作用;暴雨的异常分布;台风系统可以触发中纬度地区降水,也可以中断梅雨。同时对台风暴雨中尺度系统的源和汇、螺旋雨带的形成理论、台风暴雨异常分布的机理和暴雨的定量预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李江南龚志鹏王安宇李国丽古志明
关键词:台风暴雨
关于我国东部夏季风进退的定义被引量:47
1999年
使用1983 年至1996 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 N C E P)14 年逐日平均2 .5°×2 .5°再分析的网格点资料对我国东部夏季风进退进行了仔细研究,并对夏季风进退作了新的定义。它既考虑了西南风的强度亦考虑了其暖湿程度。这比以前仅考虑暖湿程度要合理,按新定义计算的结果表明,我国夏季风推进有很明显的阶段性,夏季风的撤退非常迅速,这和观测结果符合。
王安宇吴池胜林文实杨艳冯瑞权古志明梁嘉静
关键词:夏季风假相当位温季风撤退
台风暴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5
2003年
台风灾害的主要部分往往是由台风暴雨引起的,对台风暴雨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对台风天气的预报水平。过去十几年中,在远距离台风暴雨、螺旋雨带的形成理论、台风系统对中纬度地区降水的影响、暴雨分布、下垫面特征对暴雨的影响和暴雨的突然增幅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我们对上述进展作了综述,并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李江南王安宇杨兆礼李国丽何夏江彭涛涌古志明
关键词:台风暴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