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锦华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解放军264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镜
  • 1篇带膜
  • 1篇带膜支架
  • 1篇胆管
  • 1篇胸内
  • 1篇胸内吻合
  • 1篇胸内吻合口瘘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吻合口
  • 1篇吻合口瘘
  • 1篇腺瘤
  • 1篇腺炎
  • 1篇良恶性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 1篇瘤组织
  • 1篇内镜治疗
  • 1篇结肠
  • 1篇结肠癌

机构

  • 4篇解放军264...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潘胜武
  • 4篇刘锦华
  • 3篇栗彤
  • 1篇崔大祥
  • 1篇王秋妮
  • 1篇刘变英
  • 1篇吴亚丛
  • 1篇闫小君
  • 1篇孙安乐
  • 1篇张丽萍

传媒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结肠癌及腺瘤中DCC基因改变的意义
2001年
目的研究DCC基因在结肠癌及结肠腺瘤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40例结肠癌及49例结肠腺瘤组织中DCC基因,采用定量PCR-SSCP方法检测DCC基因的表达。结果①40例结肠癌中PCR-SSCP检测出16例存在基因缺失。19例基因突变,正常5例;②49例结肠腺瘤中PCR-SSCP检测出9例存在基因缺失,7例基因突变,正常33例。正常组织中无突变和缺失。DCc基因在结肠癌与结肠腺瘤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肠腺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DCC基因以突变和缺失方式参与结肠癌的发生,但出现较晚。DCC基因的突变和缺失对结肠癌基因诊断有重要意义。
刘变英潘胜武孙安乐崔大祥闫小君栗彤温丽军刘锦华王秋妮
关键词:DCC基因结肠癌结肠腺瘤瘤组织
胆管支架治疗胆管良恶性梗阻78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管支架治疗胆管良恶性梗阻78例的护理体会。方法我院于2001年10月~ 2006年2月期间,对78例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十二指肠镜下 ERCP 检查,并行胆管内支架引流治疗, 其中男性49例,女性29例,...
刘锦华潘胜武张丽萍宋双红
文献传递
内镜下应用带膜支架封闭胸内吻合口瘘
自1997年12月至2007年10月,我们用国产金属带膜支架治疗胸内各种瘘68例,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48例病人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47~63岁,平均53.7岁。单瘘口42例,双瘘口6例。其中食管气管瘘者26例,...
栗彤潘胜武刘锦华温丽君张丽
文献传递
内镜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内镜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方法急性胰腺炎22例,随机分为两组:内镜治疗组14例 (其中重症胰腺炎6例)。对照组8例(其中重症胰腺炎3例)。(1)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综合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
潘胜武栗彤刘锦华吴亚丛高伟宋双红温丽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