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述斌
-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四川盆中丘陵旱区玉米高产播期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盆中丘陵是四川玉米主要产区 ,但由于干旱频繁 ,玉米播期常常把握不准 ,使在生育关键期 (抽雄前后 15d)受旱减产。通过’97~’98两年多点分期播种研究 ,统计分析干旱发生规律 ,结合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综合研究结果 :四川盆中丘陵确定玉米适播期的原则 ,坚持把玉米需水关键期安排在夏旱结束之后、伏旱开始之前的过程降水较丰时段。盆中以东地区适播期在 3月 30日~ 4月 5日 ,盆中以西地区适播期在4月 1~ 15日。过早过迟播种 ,均难获得稳产高产。
- 赵玉庭刘述斌
- 关键词:玉米播种期
- 水稻三角形强化栽培与正方形强化栽培、抛秧栽培、常规栽培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为了探讨三角形强化栽培在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等方面的特点,找出最具增产潜力的栽培方式和技术,为其今后在水稻生产应用中提供实践依据。试验以‘D优527’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施氮水平和密度下,水稻三角形强化栽培与正方形强化栽培、抛秧栽培、常规栽培水稻群体和个体关系、群体库源建成特征、水稻后期衰老及产量形成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1)三角形强化栽培和抛秧栽培在个体产量性状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依靠群体有效穗的提高达到高产目的,但适宜密度的三角形强化栽培显然要优于抛秧栽培;而正方形强化栽培则以强化个体生长发育为目标,在个体产量性状得到大幅提高的基础上,群体足够就能达到很好的增产效果,但增产效果不如三角形强化栽培。(2)适宜密度的三角形强化栽培、正方形强化栽培在生育后期能保持较高的LAI,抽穗期能积累更多的干物质,且其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输出量、输出率及转换率均显著高于抛秧栽培和常规栽培,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3)高肥处理(纯氮225kg/hm2)比中肥处理(纯氮150kg/hm2)产量增加6.36%,表明适当提高施氮水平,更有利于提高强化栽培产量。
- 刘述斌李旭毅许远明马均
- 关键词:水稻三角形强化栽培施氮水平
- 丘陵旱区玉米高产播期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通过 1997~ 1998年两年多点玉米分期播种研究 ,结合干旱发生规律和玉米生长发育对水份的需求综合研究结果 ,盆中以东地区适播期在 3月 2 0日~ 4月 5日 ,盆中以西地区玉米适播期在 4月 1日~
- 赵玉庭刘述斌
- 关键词:玉米播期丘陵旱区需水规律生长发育
- 丘陵旱区玉米高产播期探讨被引量:2
- 1999年
- 四川盆中丘陵旱区,包括乐山、内江、遂宁、南充、巴中地区(市)一线以西地区的40多个丘陵县,常年种植玉米5.3万hm^2,占全省玉米面积约40%,是四川玉米的主产区,由于受季风环流影响,该区域“春、夏、伏”三旱时有发生。由于旱灾频繁,对该区域玉米播期把握不准,常常在生育关键时期(抽雄前后15d)受旱减产。经过1997~1998年两年播期试验、多年气象资料分析,结合玉米生长发育的需水规律等综合研究,找出四川盆中丘陵旱区玉米趋利避害的稳产高产播期。
- 赵玉庭刘述斌
- 关键词:玉米播期高产丘陵旱区
- 四川盆中丘陵旱区玉米高产播期研究被引量:5
- 2000年
- 通过1997~1998年两年多点分期播种试验,统计分析盆中丘陵干旱发生规律,结合玉米生长发育对水份的需求等综合研究。四川盆中丘陵确定玉米适播期的原则,应坚持把玉米需水关键期安排在夏旱结束之后、伏旱开始之前的过程降水较丰时段。盆中以东地区适播期在 3月 20日~4月 5日,盆中以西地区适播期在 4月 1日~15 日。过早过迟播种,均难夺得稳产高产。
- 赵玉庭刘述斌
- 关键词:玉米播期避灾丘陵旱区
- 四川旱地宽带改制多熟集约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 2002年
- 四川旱地多熟种植已发展到 110多万hm2 。 1997年以前均为中带 (1 6 7~ 2m)对半多熟间套。改中带为宽带(4m)种植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 ,麦玉薯 3熟周年产量无显著差异 ,但因带距行比增大 ,不仅耕种方便 ,而且有利实行粮经、粮饲、粮肥间套 ,实现稳粮增收和用地养地结合。在城市郊区、粮经混作区和夏旱常发区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 0 0 1年四川已推广
- 牟锦毅赵玉庭刘述斌
- 丘陵旱区玉米高产播期
- 2000年
- 四川盆中丘陵旱区,包括乐山、内江、遂宁、南充、巴中地区(市)一线以西地区的40多个丘陵县,常年种植玉米53万公顷,占全省玉米面积的40%,是四川玉米的主产区。因受季风环流影响,该区域“春、夏、伏”三旱时有发生。由于旱灾频繁,对玉米播期把握不准,常常在生育关键...
- 赵玉庭刘述斌
- 关键词:玉米高产播期播种期丘陵旱区
- 四川旱地宽带改制多熟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
- 2002年
- 通过 1996~ 1997两年多点对旱地改制带距带比及配套种植模式的试验研究表明 ,宽带 (4m)对半多熟套种轮作 ,因带距行比增大 ,不仅耕种方便 ,而且有利实行粮经、粮饲、粮肥间套 ,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增长 60 %以上 ,实现稳粮增收和用地、养地结合。在城市郊区、粮经混作区和夏旱常发区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 0 0 1年四川已推广 6万多公顷。
- 牟锦毅赵玉庭刘述斌
- 关键词:旱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间作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