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路辉

作品数:38 被引量:384H指数:13
供职机构:海军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电气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篇断路
  • 10篇断路器
  • 10篇直流
  • 10篇混合型
  • 7篇电弧
  • 6篇触头
  • 5篇电力
  • 5篇电流
  • 5篇真空
  • 5篇强迫换流
  • 5篇限流
  • 5篇换流
  • 4篇电弧形态
  • 4篇电力系统
  • 4篇电网
  • 4篇短路
  • 4篇直流断路器
  • 4篇分断
  • 3篇电磁斥力机构
  • 3篇电压

机构

  • 33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海军工程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8篇刘路辉
  • 25篇庄劲武
  • 20篇江壮贤
  • 16篇王晨
  • 13篇武瑾
  • 9篇徐国顺
  • 9篇付立军
  • 7篇纪锋
  • 5篇袁志方
  • 4篇熊又星
  • 3篇戴超
  • 2篇叶志浩
  • 2篇张晓锋
  • 2篇张超
  • 2篇邢鹏翔
  • 2篇江汉红
  • 2篇吴楠
  • 2篇王义
  • 1篇杨锋
  • 1篇康军

传媒

  • 8篇中国电机工程...
  • 6篇海军工程大学...
  • 4篇电工技术学报
  • 2篇高压电器
  • 2篇船电技术
  • 2篇电器与能效管...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低压电器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舰船电子工程
  • 1篇中国舰船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向非一致混合型真空直流断路器的分析与设计被引量:19
2013年
针对现代舰船直流电力系统交流整流发电机保护面临的断路器发电机侧短路时需瞬时分断高上升率短路电流,以及断路器电网侧短路时需短延时后分断短路电流的要求不同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向非一致混合型真空直流断路器的拓扑结构。采用强迫换流关断原理关断发电机侧短路时高上升率的短路电流,采用自然换流关断原理实现电网侧短路时短延时保护以及正常工作电流的分断。对断路器关断的3个换流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了该拓扑结构的最佳连接形式,该连接形式下正、反向关断电流的利用率分别为100%和83%。设计了1 kV/2.5 kA断路器样机,并进行了正、反向关断试验,实现了正向8 kA的自然换流关断和反向初始上升率为20A/s的短路电流强迫换流关断。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案是有效、可行的,所做的分析准确、可信。
江壮贤庄劲武王晨武瑾刘路辉
关键词:强迫换流自然换流
我国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91
2016年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可实现全舰能量的综合利用,被誉为是舰船动力的第三次革命。介绍了一代和二代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的技术特征。结合我国综合电力系统设备的技术现状,介绍我国一代半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系统层面存在的难点,主要包括:系统建模和电磁暂态仿真、气轮机发电机组和柴油发电机组并联、系统稳定性分析和分层保护等,并给出了解决的方法,指出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需要在中压直流断路器、系统储能、系统安全运行和多时间、多目标能量调控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付立军刘鲁锋王刚马凡叶志浩纪锋刘路辉
关键词:综合电力系统
新型直流真空断路器强迫换流分断特性被引量:7
2017年
基于强迫换流原理的新型混合型直流真空断路器是解决高上升率直流短路电流分断难题的有效方式。获知短燃弧、短间隙条件下真空开关大电流分断特性是快速直流真空断路器的研制基础。利用合成实验平台,研究了采用Cu Cr50平板型触头的真空开关,燃弧时间数百微秒,触头开距不足2 mm的条件下,分断20 kA左右电流的介质强度恢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真空开关分断电流17 kA时,以110 A/μs的速率换流过零后,经过41μs的近似零电压阶段的恢复,可以成功抗受10 kV/mm的电场应力,但延迟击穿重燃现象时有发生;分断电流21 k A时,电场应力不足5 kV/mm时,便会发生击穿重燃。通过触头结构设计,使开关分离拉燃电弧时形成双柱乃至多柱电弧成为改善真空开关分断特性的可行方法。
张超刘路辉徐国顺江壮贤
关键词:介质恢复微粒
限流断路器高速触头驱动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真空直流限流断路器,包括用于接收到外部命令时快速分闸的高速真空触头机构、用于在真空灭弧室中制造电流过零点的反向电流产生电路、用于使真空灭弧室电流过零后得到零电压恢复时间的续流电路以及用于吸收电路能量的...
庄劲武江壮贤武瑾徐国顺王晨刘路辉
文献传递
一种独立智能微网实时能量管理策略
2017年
为保证微网的稳定运行和风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避免风光出力骤减可能导致柴发过载情况以及频繁启动备用柴发的不利影响,依据某独立智能微网运行工况需求,提出了一种符合其运行工况的实时能量调度管理策略,即将其运行模式按照新能源独立发电和并网发电两大类进行划分,其中并网发电分为七种类型的运行工况,有效解决了新能源逆变器与柴发并网发电中的能量稳定高效调度管理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编写VC++程序模拟仿真和实际工况运行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该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完备性。
王义江汉红邢鹏翔刘路辉
关键词:智能微网能量管理
一种短路电流自驱动的限流直流断路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路电流自驱动的限流直流断路器,包括短路电流自驱动的快速开关、自感应触发器、限压吸能组件、与快速开关反并联的二级管、与二极管阴极相连的脉冲开关、一端与脉冲开关一路相连的脉冲电容、与脉冲开关另一路相连的限流...
刘路辉付立军薛杰吴楠马凡纪锋熊又星
文献传递
平板触头分离过程直流真空电弧形态与电压特性被引量:10
2014年
基于强迫换流原理的混合型直流真空断路器是直流开断技术的有效方式之一,其参数设计及开断能力与电弧形态演化密切相关。利用可拆卸真空灭弧室,对直径为45?mm的CuCr50平板触头,在1~8?kA的近似恒定直流条件下分离过程中真空电弧的形态演化规律和电弧电压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触头分离初期,电弧集聚在电弧引燃处;随着开距的增加,电弧逐渐扩散。当电流小于5?kA时,电弧始终呈扩散型,电弧电压噪声较小;当电流大于5?kA,电弧能扩散到整个触头表面,但电弧初始引燃处多发展成阳极亮斑,且燃弧时间大于1.5?ms后,电弧电压噪声分量急剧增加。实验结果可以用于指导混合型直流真空负荷开关的设计。
刘路辉庄劲武
关键词:真空电弧电弧形态电弧电压
新型高速触头驱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新型混合型限流断路器对机械触头机构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高速电磁斥力机构和永磁机构的新型高速机械触头机构。该机构在故障保护时,电磁斥力机构和永磁机构联合动作,驱动动触头快速分闸。永磁机构完成正常工况下触头的分、合闸驱动,并且提供触头在合闸状态的合闸压力及其在分闸状态的分闸保持力。研制了额定320V/3kA的高速触头机构样机,对样机进行仿真及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样机初始分离时间为220μs,动触头完成20mm行程共用时7ms,触头平均运动速度为2.9m/s,其他各项指标也都满足混合型限流断路器要求。
徐国顺江壮贤庄劲武武瑾王晨刘路辉
关键词:永磁机构
铜排不同端面对流换热系数提取试验方法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获得准确的温升模型,开展了在铜排不同端面对流换热系数提取试验。首先,依据传热学相关理论,通过铜排温升试验获得了铜排不同端面的热功率、热传导热量,并运用牛顿冷却公式求解了铜排不同端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然后,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铜排温升模型,并将计算求解的对流换热系数代入ANSYS仿真模型中,进行了稳态温升计算;最后,将仿真与试验所得的温度分布进行了对比,结果验证了ANSYS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吴楠庄劲武江壮贤刘路辉吴迪
关键词:铜排对流换热系数ANSYS
基于快速晶闸管的直流固态断路器分析与设计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降低直流固态断路器的经济成本,介绍了基于晶闸管的直流固态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仿真给出了主晶闸管、换流回路、MOV等主要部件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在线充电、自监测触发的改进方案,与不同器件方案固态断路器进行了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案采用快速晶闸管、脉冲电容等常规器件代替了昂贵的全控型器件,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短路电流毫秒内的限流分断,满足直流电力系统的快速保护需求。
刘路辉詹行行吴楠付立军
关键词:直流固态断路器晶闸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