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
- 作品数:17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云南省急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1435例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昆明市重型颅脑损伤的原因和院前急救。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急救中心2005年8月~2009年7月院前急救重型颅脑损伤14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的原因前三位是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斗殴。男性为主,占75.12%;青壮年居多,占79.79%。104例患者现场死亡,1331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并安全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治疗,途中无一例死亡。结论充分的急救准备、合理的现场救治和及时安全的转运,并与院内急救紧密衔接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成功率的关键。
- 李雪梅杨旭刘浩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
- 昆明市19674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昆明市近6年来院外心脏骤停(cardia carrest,CA)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可能影响此类患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建立《云南省院外CPR决策支持数据库系统》,按照Utstein注册登记表原则,录入院外CA数据,提取昆明市2010年1月-2015年12月19674例患者资料,通过SAS9.3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对CA病例进行描述研究。结果19674例CA患者,男性12590例(63.99%),女性7084例(36.01%),男性高发,抢救成功率男女分别为11.01%和1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年龄跨度涵盖0—90岁以上,主要集中在60-90岁(54.55%):CPR成功率最高的是20—39岁(33.32%),成功率最低的是90岁以上(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1);CA发生率最高为家中(72.33%),CPR成功率最高为急救车上(28.75%),最低为老年公寓(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01);从可能的原因看,心源性原因(62.51%),明显高于tP,51源性的37.49%,两者CPR成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368);从最初记录到的心电图看,心电静止占97.60%,抢救成功率最高的是无脉性室速(54.55%),不同初始心电图CPR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P〈O.0001)。结论CA更常见于男性,60-89岁高发,心源性病因最为多见,发生率最高的地点是家中,在急救车上的抢救成功率最高,最初记录到的心电图为无脉性室速、室颤等可除颤心律者,抢救成功率远高于其他类型初始心律。
- 张丽霞李雪梅肖力屏孙卉木丽华刘浩周国忠钟林朱永福
- 关键词:心脏骤停
- 云南省急救中心急救医师心肺复苏知识评估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调查分析云南省急救中心急救医师的CPR知识水平,为后续针对性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对云南省急救中心全体一线急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对总分变量按职称,学历和培训程度分组比较,两组间对比用t检验,多组间对比用方差分析。结果共发放56份调查问卷,收回47份。总分均值(S5.32+12.41)分,及格率为36.17%。胸外按压得分最低,平均(9.11+5.20)分。胸外按压深度和频率的正确率只有27.66%和42.55%,更多人(59.57%和55.32%)选择了旧版答案(〉5cm和〉100次/min)。各职称间对比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生组的总分较本科组高(72.80±5.26VS53.24±11.33,P〈0.001),6个月内参与过培训组的总分明显高于未培训组(59.88±11.47vs45.43±9.36,P〈0.001)。结论云南省急救中心的院外急救医师对CPR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急救医师缺乏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急需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和考核。
- 周国忠肖力屏李雪梅刘浩王艳王振洲木丽华
- 关键词:院外急救心肺复苏
- 加强院前医疗文书管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病历的管理,是急救中心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病历的分析,可以掌握院前出诊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缺陷病历的持续改进,可以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水平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高效、更优质的医疗急救服务.本文通过院前医疗文...
- 刘浩
- 关键词:文书管理服务质量
- 将美丽年华献给院前急救事业
- 刘浩
- 云南省急救中心急救医生心肺复苏行为习惯调查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调查云南省急救中心急救医生心肺复苏的行为习惯,发现急救医生在心肺复苏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2016年10月,对云南省急救中心65名急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65份,其中42%和3l%的参与者习惯在患者抽搐和濒死喘息时触摸颈动脉,判断心脏骤停后51%的参与者立即开始按压。25%和27%的参与者习惯2min轮换按压和使用主动按压-放松装置,88%的参与者不清楚何时可以避免中断按压。只有42%的参与者知道如何判断通气量,93%的参与者认为他们的团队通气频率过快。55%的参与者预估患者心脏骤停后习惯携带除颤仪到现场,57%和65%的参与者习惯除颤后立即按压和使用导电糊涂抹电极板。40%的参与者在无脉性电活动时用肾上腺素,74%的参与者在有脉的心动过缓时首选阿托品,82%的参与者在心室停搏时用药不规范。结论云南省急救中心急救医生心肺复苏的行为习惯不够规范,急需针对性培训规范心肺复苏的操作细节。
- 李静林刘浩肖力屏王艳罗丽王振洲李雪梅周国忠
- 关键词:院外急救心肺复苏
- 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参与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院前急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入院后1h内的心肌酶谱变化情况方面,观察组普遍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刘浩张朝晖李节
-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梗死院前急救
- 院外肺栓塞2例诊治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加强院外急救人员对肺栓塞的认识,提高院外急救人员对肺栓塞警惕性。方法回顾2017年云南省急救中心收治的2例肺栓塞患者的病例,分析病史和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存在的危险因素,仔细阅读心电图改变的情况。结果两例患者均存在肺栓塞的高危因素,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改变。结论肺栓塞患者病情危重,院外缺乏确诊的仪器设备,但仍可通过病史查体及心电图作出初步诊断,院外急救人员应高度警惕。
- 王艳李云波刘浩李雪梅王唯旭周国忠
- 关键词:肺栓塞院外急救
- “一键式启动导管室”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分析一键式启动导管室建立前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过程中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和2015年1-6月一键式启动导管室建立前后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序贯住院行直接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回顾分析主要指标包括导管室启动时间和"门球"(D2B)时间,次要指标包括绕行急诊科和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比例,患者死亡率。统计分析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4年1-6月间与2015年1-6月间收治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合并疾病无统计学差异(P〉0.05)。2014年1-6月导管室启动时间(33.3±12.1)min和D2B时间(104.4±24.8)min显著长于2015年1-6月导管室启动时间(15.8±6.2)min(P〈0.05)和D2B时间(60.6±15.3)min(P〈0.05)。2014年1-6月绕行急诊科和CCU比例显著低于2015年1-6月,而死亡率高于2015年1-6月(P〈0.05)。结论一键式启动导管室显著降低了导管室启动时间,带来了D2B时间的降低,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获益。
- 郭瑞威杨丽霞木丽华齐峰刘浩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
- 急性乌头碱中毒398例救治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临床上乌头碱类中草药常被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等,但因炮制不当或用量过大可致中毒,重者甚至死亡。1998年1月-2008年3月,本院急救中心共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398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398例患者中男255例,女143例;年龄18-71岁,平均34岁;服药至发病时间30min-3h。口唇或四肢麻木、腹痛、恶心、呕吐296例,
- 朱永福钟林刘浩马兆雄
- 关键词:乌头碱中毒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