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洪

作品数:67 被引量:370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静脉
  • 12篇血管
  • 11篇肾病
  • 9篇细胞
  • 9篇超声
  • 8篇肾脏
  • 8篇肾脏病
  • 7篇下肢
  • 7篇疗效
  • 7篇慢性
  • 7篇内皮
  • 6篇动脉
  • 6篇中药
  • 6篇综合征
  • 6篇内皮细胞
  • 5篇血管内皮
  • 5篇血管内皮细胞
  • 5篇药组
  • 4篇血瘀
  • 4篇血瘀证

机构

  • 3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1篇重庆市中医院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重庆医药高等...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4篇刘洪
  • 21篇熊维建
  • 19篇赵渝
  • 13篇黎颖
  • 9篇杨敬
  • 8篇钟锦
  • 8篇张玲
  • 8篇李荣亨
  • 7篇欧阳晓琴
  • 7篇雷蕾
  • 7篇刘承玄
  • 6篇李凡
  • 5篇张矛
  • 4篇李凤贺
  • 4篇王学虎
  • 4篇张旗
  • 4篇郑新
  • 4篇郑劲
  • 3篇成军
  • 3篇王琴

传媒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3篇中国血管外科...
  • 3篇中华血管外科...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1
  • 7篇2020
  • 11篇2019
  • 1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6
  • 4篇2005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芪蛭汤联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芪蛭汤联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75例随机分为芪蛭组和阿魏酸哌嗪组。两组均给予一般对症治疗和泼尼松加环磷酰胺治疗,不用任何抗凝药;芪蛭组服加味芪蛭汤水煎剂,阿魏酸哌嗪组服阿魏酸哌嗪片1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谷丙转氨酶、血肌酐等。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降低,血浆白蛋白增高,谷丙转氨酶、血肌酐增高;芪蛭组较阿魏酸哌嗪组24 h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血肌酐降低,血浆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增高。芪蛭组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阿魏酸哌嗪组的59.46%;芪蛭组阴虚火旺症、Cushing综合征、血栓形成及感染发生率较阿魏酸哌嗪组低。结论泼尼松和环磷酰胺联合芪蛭汤可增强肾病综合征患者疗效,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刘洪蔡其玲杨敬熊维建李荣亨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纤维蛋白原
培元通络方对糖尿病肾脏病临床疗效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培元通络方对糖尿病肾脏病(DKD)IV期临床疗效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探讨培元通络方治疗DK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AS软件随机程序,将106例DKD-IV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培元通络方颗粒组)和对照组(尿毒清颗粒组),每组53例,实际完成9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治疗组予培元通络方颗粒,对照组予尿毒清颗粒,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 GF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微量尿蛋白(U-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明显减轻(P<0.05或P<0.01),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或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SCr、24 h U-pro及U-Alb水平明显下降(P<0.01),e GFR水平上升(P<0.05),且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或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hs-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3.47%,优于对照组的4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培元通络方结合西医基础治疗能有效降低DKD-IV期患者尿蛋白,保护肾脏,改善微炎症状态。
刘洪熊维建黎颖钟凌云周小莉郑新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临床疗效微炎症状态
一种用于中草药有害物质检测的鉴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中草药有害物质检测的鉴定装置,包括操作箱和处理机构,所述的操作箱外部左侧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处理机构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操作箱右侧表面,所述操作箱下...
刘梅刘洪伟李杰王颖刘洪
文献传递
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和机制探讨被引量:19
2010年
刘洪钟陵云李荣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黄葵胶囊微血管并发症ESRD终末期肾病
静脉外科的研究热点
2023年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剧,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目前静脉疾病在血管外科疾病中占据很大的比例。随着静脉影像学的蓬勃发展、腔内技术的快速进步和静脉相关器械的创新,静脉疾病的诊治理念和方式也在不断更新。静脉疾病作为血管外科医生的发展之源、立足之本,理应受到每个血管外科医生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对目前静脉外科的研究热点进行初步探讨。
刘洪张伟赵渝
关键词:静脉外科静脉疾病
低氧增加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系迁移并促进凋亡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低氧环境对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迁移、凋亡及相关因子HIF-1α、VEGF、i NOS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低氧培养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常氧组(对照组)和低氧组(Co Cl2模拟化学低氧)。CCK-8细胞生存实验确定合适处理浓度(200μmol/L Co Cl2),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凋亡;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IF-1α、VEGF、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细胞迁移能力增加(P<0.05),凋亡增多(P<0.05),均呈时间依赖性。低氧组HIF-1α、HIF-1β、VEGF、i NOS mRNA表达较常氧组比较均增加(P<0.05),HIF-1α、VEGF、i NOS蛋白表达较常氧组比较均增加(P<0.05),具有一定时间依赖性。结论低氧能增强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并促进其细胞凋亡,其可能机制与HIF-1α、VEGF、i NOS蛋白表达升高有关。
程科刘洪张矛赵渝罗鸿桂福强
关键词:低氧低氧诱导因子1Α静脉性溃疡
郑新基于“枢机”理论治疗透析患者失眠经验
2023年
郑新(1925-2021),国医大师,国家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医肾病专家。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对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性肾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及透析并发症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创立了“肾病三因论”、“肾病多瘀论”等肾病治疗学术思想。
龙梅李凡黎颖刘洪张玲张琴熊维建
关键词:中医肾病透析并发症高血压性肾病肾病治疗
探讨小讲座及移动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探讨小讲座结合移动教学模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及影响。对比分析2016年度62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专业培训基地血管外科轮转期间的培训效果。选择第1与第3季度38名硕士住培学员为对照组,2、4季度24名硕士住培学员为观察组,2组学生的入学成绩分别为(74.86±5.71)和(73.61±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小讲座结合移动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在出科考试理论测试成绩中观察组为(22.92±3.79),对照组为(18.47±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小讲座结合移动教学模式可帮助专业学位住培研究生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学员与住培指导老师的有效沟通。
王学虎赵渝成军代远斌李凤贺刘洪
关键词:移动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高压氧治疗对早期兔动静脉瘘模型中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该文探讨了高压氧治疗对早期兔动静脉瘘模型中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通过腺嘌呤诱导36只成年新西兰兔建立慢性肾衰模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单纯动静脉瘘组;高压氧治疗和动静脉瘘组。应用Masson染色检测静脉内膜增生和血管重塑的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α-SMA、PCNA、PDGF-BB、VEGF-A、TNF-α和MMP-9表达情况;RT-PCR检测α-SMA、PDGF-BB和VEGF-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相较于假手术组,单纯动静脉瘘组的静脉管壁弹力纤维明显增生,中内膜增厚,血管明显重塑。与单纯动静脉瘘组相比较,高压氧治疗和动静脉瘘组的弹力纤维增生受到抑制,以及相关的各目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这说明,动静脉瘘术后,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抑制动静脉瘘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改善血管重塑。
谭涛张矛李追刘洪王寒琛
关键词:高压氧动静脉瘘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重塑
培元通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病临床疗效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培元通络方对糖尿病肾脏病(DKD)早期临床疗效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培元通络方治疗DK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AS软件随机程序,将符合诊断标准的DKD早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培元通络方组)和对照组(氯沙坦钾组),每组40例,实际完成76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治疗组予培元通络方颗粒60 g,2次/d,对照组予氯沙坦钾片50 mg/d,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积分、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24 h UAER)、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1%(32/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63%(20/3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24 h UAER均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血清ROS、MDA、AGEs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培元通络方是治疗早期DKD患者的安全有效药物,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有关。
刘洪刘洪刘承玄熊维建骆言刘承玄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氧化应激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