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对2型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2021年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的2型糖尿病患者308例,根据超声表现,合并NAFLD者203例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其它105例纳入无NAFLD组。分析两组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结果与无NAFLD相比,NAFLD组出现每小时室性早搏大于30次、非持续性室速,或两者均有的风险更高(P<0.05)。合并NAFLD的2型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增加(OR=3.35,95%CI:1.26~7.17,P=0.013),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血清谷氨酰转移酶水平、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和左室射血分数后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NAFLD的2型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概率增加。 高雪花 张弢 张弢 刘斌 李霞 巴桑 刘斌 陈序关键词: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室性心律失常 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分析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和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对83例高血压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同时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其中血压晨峰高于55 mmHg 39例(晨峰组),非晨峰组44例。对两组HRV各参数和心律失常进行比较。结果晨峰组HRV各参数显著低于非晨峰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晨峰现象提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特别是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 刘斌 林家弟 陈序 张弢 卜佳 李露 李霞 周咏梅关键词:高血压 血压晨峰 心率变异性 心律失常 成都地区正常成人24小时动态血压特征 被引量:2 2000年 林家弟 王连春 刘斌 张弢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 合理用药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微出血患者动态血压特征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合并脑微出血的动态血压特征进行探讨。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中有脑微出血的42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未合并有脑微出血的38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值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随测血压值均比24动态血压监测(ABMP)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夜间下降率、舒张压夜间下降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夜间降低是引发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期间,需对血压的动态节律变化加以注意。 刘斌关键词:高血压 脑微出血 动态血压 缓慢的等频干扰性“房-交接”脱节1例 2006年 刘斌关键词:脱节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心电图检查 静息心电图 先心病 216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006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脑梗死患者动态血压变化。方法本文对216例中老年脑梗死者(A组)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昼夜血压均值、日间最高均值、日间最低均值、日间均值、夜间最高均值、夜间最低均值、夜间均值、血压负荷值、血压波动差值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与200例正常体检者24hABPM作对照发现A组24h血压的昼夜变化已失去正常人(B组)呈“杓型”变化的规律。血压负荷值明显增大,夜间血压持续升高,无血压低谷时间,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不明显。结论ABPM可以了解其血压变化情况,预测与血压相关的心脑血管事件以及指导临床用药。 刘斌 王连春关键词:动态血压 脑梗死 血压负荷值 平板运动试验与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青年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与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青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选标准的疑似冠心病青年患者63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平板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结果。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比较,平板运动试验与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运动试验与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青年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以及阳性、阴性预测值,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诊断价值更优;两种试验的阳性检出率均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青年冠心病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蔡志清 蔡志清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 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青年 冠心病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Q-T离散度关系的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对156例高血压患者做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根据动态血压监测情况分为两组,晨峰组(86例),血压晨峰(起床后2 h内平均收缩压-睡眠时最低平均收缩压)≥55 mm Hg(1 mm Hg=0.133 kPa),其他为非晨峰组(70例)。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间期(Q-T),校正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校正Q-T离散度(Q-Tcd)。结果:晨峰组与非晨峰组Q-Tc,Q-Td,Q-Tcd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有晨峰现象的患者,Q-Tc,Q-Td,Q-Tcd显著延长,心室肌电不稳定性增加。 刘斌 周咏梅关键词:高血压 血压晨峰 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QT离散度分析 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分析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 QT离散度 (QT dispersion,QTd)的特点。方法 对 2 8例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后行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 ,测量 QT间期 ,并计算 QTd;校正 QT(QTc)和校正 QT离散度 (QTcd) ,同时测量血清 K+ 、Mg2 + 和 Ca2 + 浓度。以 34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2 8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 QT(36 5± 30 ms)与对照组 (370± 19ms)相比无明显差异 (P>0 .0 5 ) ,但 QTc有明显延长 (4 0 0± 16 ms vs 390± 17ms,P<0 .0 5 )。其 QTd(4 8± 10 ms)和 QTcd(5 6± 11ms)较对照组 (分别为 2 7± 17ms和 32± 8ms)均有极为显著的增加 (P<0 .0 0 5 )。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 QTd和 QTcd与血清 K+ 、Mg2 + 和 Ca2 + 浓度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 QTd和 QTcd均极为显著增加 ,心室电不稳定性增强 ,其变化与血清 K+ 、Mg2 + 和 Ca2 + 李贵森 刘斌 王莉 张渊 杨秀川关键词:QT离散度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心电图 ACEI对小儿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对小儿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心功能的... 陈芃螈 刘斌 李刚 吴新丹 赵健 杨张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