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敬泽

作品数:173 被引量:805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9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7篇生物学
  • 33篇医药卫生
  • 20篇农业科学
  • 12篇文化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理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7篇血蜱
  • 33篇长角血蜱
  • 27篇蜱类
  • 13篇蛋白
  • 11篇生物学
  • 10篇教学
  • 9篇糖酸
  • 9篇葡萄糖酸
  • 9篇唾液
  • 9篇唾液腺
  • 9篇2-酮基-D...
  • 8篇卵黄
  • 8篇MNO
  • 7篇活性
  • 6篇性信息素
  • 6篇制药
  • 6篇分泌
  • 6篇分泌液
  • 6篇病原
  • 5篇单胞菌

机构

  • 167篇河北师范大学
  • 12篇北京师范大学
  • 9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江苏大学
  • 4篇山西省生物研...
  • 3篇河北省食品安...
  • 2篇河北科技师范...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河北省科学院
  • 2篇河北工业职业...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衡水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河北化工医药...
  • 2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73篇刘敬泽
  • 23篇于志军
  • 19篇杨小龙
  • 19篇陈泽
  • 16篇孙文敬
  • 15篇马子川
  • 13篇杨晓军
  • 11篇王多
  • 10篇姜在阶
  • 10篇张岩
  • 9篇刘书广
  • 7篇高志华
  • 7篇董娜
  • 7篇梁建国
  • 6篇齐志广
  • 6篇杨晓红
  • 5篇胡玉红
  • 5篇张路平
  • 5篇安瑞永
  • 5篇蔡爱军

传媒

  • 16篇食品科学
  • 12篇河北师范大学...
  • 11篇昆虫学报
  • 6篇生态学报
  • 6篇中国媒介生物...
  • 6篇实验室科学
  • 5篇昆虫知识
  • 5篇寄生虫与医学...
  • 5篇应用昆虫学报
  • 5篇中国动物学会...
  • 4篇生物学通报
  • 4篇医学动物防制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金属矿山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生物学教学
  • 2篇四川动物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高校生物学教...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13篇2009
  • 19篇2008
  • 11篇2007
  • 14篇2006
  • 9篇2005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SA与α-MnO_2及δ-MnO_2间的界面吸附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比较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α-MnO2和δ-MnO2的界面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BSA在两种MnO2颗粒物表面有明显的吸附,且δ-MnO2比α-MnO2对BSA的吸附能力略强。pH3.8—8.0范围内,BSA在α-MnO2和δ-MnO2上的吸附率随pH的升高而减小,pH3.8条件下,α-MnO2上的吸附率为88.2%,δ-MnO2上的吸附率为94.0%。BSA在α-MnO2和δ-MnO2上的吸附量均随BSA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吸附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减小。BSA在甜MnO2上的吸附具有很高的不可逆性,δ-MnO2上的吸附完全不可逆。吸附过程中BSA发生解螺旋作用,引起结构熵增大。
蔡爱军马子川刘敬泽
关键词:BSAΔ-MNO2脱附
棕点湍蛙抗微生物多肽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棕点湍蛙抗微生物多肽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通过生物化学手段,从棕点湍蛙皮肤分泌液中分离纯化得到抗微生物多肽,并测定其序列,按照所得的序列合成该多肽。本发明的棕点湍蛙抗微生物多肽是一种单链多肽,分子量2667...
刘敬泽梁建国
文献传递
森林革蜱卵蜡层抑菌活性研究
蜱类为专性吸血的体外寄生虫,其宿主范围广泛,传播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带来极大危害.森林革蜱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和内蒙等地的森林和草原地带,传播森林脑炎病毒、西...
于志军陈洁孙文英杨小龙刘敬泽
关键词:抑菌活性
蜕皮激素对长角血蜱卵黄发生的影响
为阐明蜕皮激素对蜱类唾液腺的调控机制,本文用体外培养、蛋白含量测定和电泳分析方法,研究了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酮(20-E)对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longicornis卵黄发生的影响.取刚饱血雌蜱的卵巢,在...
杨小龙高志华刘敬泽
关键词:长角血蜱蜕皮激素卵黄发生卵巢体外培养唾液腺
文献传递
外源激素对长角血蜱若虫蜕化期和存活力的影响
在若虫饱血后2天(2-PE)、7天(7-PE)和10天(10-PE)局部施用蜕皮激素(20-E),对若虫蜕化期和存活力有影响.饱血后2天处理,剂量1μg、5μg和10μg明显缩短若虫蜕化期,低剂量500ng对蜕化期无影响...
刘敬泽姜在阶孙儒泳
关键词:长角血蜱若虫存活力激素
文献传递
^(13)C稳定同位素在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微生物-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
2024年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_(2),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C)源,量化光合C在植物-土壤系统间的分配,对于明确C的周转与存留、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和土壤C库潜力具有重要意义。^(13)C稳定同位素技术具有准确性和易操作性,在C循环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为探究植物-土壤系统C分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C利用效率和土壤C矿化为CO_(2)通量变化等特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本研究首先介绍^(13)C稳定同位素的发展和标记方法,主要有^(13)C脉冲(单次与多次)标记、^(13)C连续标记、借助C_(4)土壤种植C_(3)植物确定^(13)C丰度以及不改变植被条件鉴定自然^(13)C丰度等。其次总结该技术在植物-微生物-土壤系统C循环中的应用:主要包括^(13)C同位素标记在植物-土壤系统C分配,^(13)C自然丰度技术在树木生长轮和植物群落水平C循环、土壤有机C形成与分解过程中的应用;在土壤微生物方面,概述^(13)C稳定同位素在磷脂脂肪酸、氨基糖、芯片-稳定同位素探针、纳米二次离子质谱同位素成像、荧光原位杂交-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技术等微生物标志物上的应用。接着总结^(13)C稳定同位素方法的缺点,即^(13)C样品检测价格昂贵、由于^(13)C分馏作用影响^(13)C丰度检测不准确及^(13)C标记与微生物标志物技术结合对^(13)C标记丰度要求较高等。最后,对未来^(13)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提出展望:在理论上,需探究^(13)C标记底物在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C分配、转化和固持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机制,构建统计与验证模型;在应用上,应注重交叉学科的运用,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地学技术与^(13)C稳定同位素相结合,从更广泛、更全面的角度推进陆地生态系统C循环研究。
白雪娟翟国庆刘敬泽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土壤有机碳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之五被引量:18
2007年
近年来我们结合学科建设,根据本科生教学、学位点建设、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对实验室和研究室进行了规划、合并与调整,从而提高了房屋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确保了学科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段相林赵宝华刘敬泽
关键词:实验室学科建设实验室管理
血斑小叶蝉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2
2002年
血斑小叶蝉在我省中南部 1 a发生 5代 ,卵在幼树树干、枝条表皮下越冬 ,翌年 5月上旬开始孵化 ,5月下旬可见成虫 ;6月上旬第 2代若虫出现 ,6月中旬羽化为成虫 ;6月下旬可见第 3代若虫 ,7月上旬可见第 3代成虫 ;7月中下旬可发现第 4代若虫 ;高温多雨季节 ,8月中旬偶见第 5代若虫 .若虫历期 1 5~ 30 d不等 ,9月中旬成虫产越冬卵 .化学防治以 5 0 %甲胺磷乳油 30 0 0倍液防治效果为佳 ,4 8h的虫口减退率达1 0 0 % .防治始期在 1代若虫盛发期 ( 5月中下旬 ) .
齐志广刘敬泽安瑞永
关键词:生活史果树害虫种群动态生活习性化学防治
长角血蜱性信息素成分的研究
2015年
分别应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技术对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雌蜱吸引性信息素成分进行分析.通过生物测定,确定长角血蜱雌蜱分泌的2,6-二氯酚(2,6-DCP)和2,4-二氯酚(2,4-DCP)具有性信息素的生物学作用,虫体表面点滴这2种物质,均能使交配成功率显著提高.利用气相色谱外标法确定了这2种成分在长角血蜱雌蜱不同发育期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雌蜱饥饿时就已经开始分泌2,4-DCP和2,6-DCP,随着吸血过程的延续,2种物质的分泌量持续增加,交配期达到峰值,交配后含量下降;不同发育期,雌蜱分泌2,4-DCP和2,6-DCP量的比例基本一致.
胡玉红张岩靳尚刘敬泽
关键词:长角血蜱2,4-二氯酚
牛血清白蛋白对Ni^2+与δ-MnO2间吸附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研究了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存在对Ni2+与δ-MnO2间吸附平衡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BSA存在时Ni2+在δ-MnO2表面的吸附率-pH曲线仍为典型的"S"形,BSA使Ni2+的吸附突跃向高pH方向移动,影响程度与BSA的加入方式及浓度有关,其大小次序为Ⅳ(先加BSA后加Ni2+)>Ⅲ(Ni2+和BSA同时加)≈Ⅱ(先加Ni2+后加BSA).BSA存在时Ni2+的等温吸附线很好地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Ni2+的饱和吸附量与BSA的加入方式有关,其大小次序为Ⅰ(不加BSA)>Ⅱ≈Ⅲ>Ⅳ.升高温度促进Ni2+的吸附.在pH=4.0和pH=7.0条件下,Ni2+在δ-MnO2上的吸附均是不可逆的,BSA对Ni2+的吸附可逆性没有影响.
张丽娜马子川刘敬泽蔡爱军
关键词:BSANI^2+Δ-MNO2可逆性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