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恭
- 作品数:66 被引量:325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重症肝病合并医院感染败血症50例分析被引量:2
- 1995年
- 50例重症肝病合并医院感染败血症,感染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60%(30/50),革兰氏阳性细菌次之占32%(16/50),真菌8%(4/50)。本文就医院感染败血症的诱发因素、致病菌、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分析,并着重对防治加以探讨。
- 刘德恭郭峰坤李淑英郭雁宾
- 关键词:重症肝病医院感染败血症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测特点。方法对 2 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 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患者中女 1 8例 ,平均年龄 (52 .4± 1 0 .8)岁 ,男 2例 ,年龄为 2 6、2 7岁 ,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黄疸、皮肤瘙痒 ;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有轻度或中度升高 ,碱性磷酸酶 (ALP)、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T)均明显升高 ,多数患者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与血清IgM升高 ,线粒体抗体及线粒体抗体M2 亚型均为强阳性。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
- 刘燕敏阎惠平孟庆华孔淑玲贺立香闵福援刘德恭
- 关键词:胆汁性肝硬变线粒体抗体病理学检查
- 马洛替酯治疗慢性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采用马洛替酯以随机双盲法治疗35例慢性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组18例,对照组17例,应用马洛替酯口服(治疗组每片含100mg,对照组每片含5mg),60kg以上6片/d,50kg以上5片/d,40kg以上4片/d,分2次服,3mo为一个疗程。结果表明该药对ALT,TTT和乙肝5项指标无影响,但对升高血清白蛋白和降低γ球蛋白有作用。该药口服方便,可作为慢性肝疾病提高白蛋白及降低γ球蛋白的治疗药物。
- 林秀玉商洁朱仁平刘德恭温源溯刘坤
- 关键词:马洛替酯肝炎肝硬变疗效
- 乙型肝炎肝硬化肾脏损害的免疫病理与临床关系探讨被引量:1
- 1995年
- 对乙型肝炎肝硬化(HBC)尸检12例肾脏病理与免疫病理进行观察,免疫病理发现在肾小球的内膜和系膜区有乙型肝炎病毒抗体IgM、IgA、IgG和免疫复合物C3、Clq沉积,只发现1例有HBSAg阳性(8.3%)。提示可能肾脏损害与HBV直接作用的关系不大,而作为抗原引起体液免疫或通过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与肾病变关系较密切。
- 刘德恭郭雁宾王贞彪俞雁平孟忻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变肾损害病理
- 190例SARS死亡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死亡患者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北京市SARS医疗救治指挥中心收到的按照卫生部颁发的SARS诊断标准确诊的190份死亡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190例死亡患者中年龄超过45岁以上占75.3%;②病变侵犯程度以双侧肺部改变为主72.9%;③合并有基础疾病占75.3%,其发病至死亡时间11.25±7.44天;与无伴发基础疾病组(16.53±9.12d)进行比较明显缩短,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有140例患者(73.7%)应用了甲泼尼龙治疗,且糖皮质激素总量超过1.0g出现并发症占62.8%(81/129);有31.8%(41/129)继发了不同程度的感染;⑤临床首发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100%);咳嗽75.3%,以干咳多见;有63.7%(121/190)患者表现为低氧血症。结论 影响或导致SARS死亡的危险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可能与年龄、病变侵犯程度、是否伴有基础疾病、应用激素总量及继发感染等密切相关。
- 王敬萍朱莉贞刘喆郑素华李素娟高宜秦赵荣国范渡李三军程尉新刘德恭高明哲
- 关键词: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学
- TTV在肝炎患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88
- 1998年
- 目的研究新近报道与丙氨酸转氨酶异常相关的TTV在已知和未知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设计TTV部分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了104例病毒性肝炎的TTVDNA,并对1例TTV阳性标本克隆测序。结果TTVDNA序列与日本TTV部分基因序列相对应位置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4%。在104例肝炎患者中TTVDNA阳性检出率为24.0%(25/104),其中在非甲~戊和庚型肝炎患者中为48.0%(12/42),在甲型肝炎中为19.0%(4/21),乙型肝炎为25.0%(8/32),丙型肝炎为11.1%(1/9),9例HGVRNA阳性者中未检出TTVDNA。值得注意的是重型肝炎TTV检出率极高,其中急性重型肝炎6例中阳性为4例(66.7%),慢性重型肝炎6例中阳性为3例(50.0%)。结论TTV在我国肝炎病人中存在。在重型肝炎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可能是未知病毒致急性和慢性及重型肝炎的病因之一。
- 孟庆华周育森刘德恭王海涛
- 关键词:TTV聚合酶链反应肝炎核苷酸序列测定
- 电解质与酸碱失衡及其在传染病中的应用(二)
- 2001年
- 刘德恭
- 关键词:电解质失衡传染病酸碱失衡
- TTV在肝炎患者中的感染状况及临床意义探讨
- 孟庆华刘德恭闵福援杨建国
- 该课题设计TTV部分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了10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的TTVDNA,并对1例TTV阳性的标本克隆测序。其检测结果在国内首次正式报道了TTV在各型肝炎中的感染状况,总检出率24%,...
- 关键词: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TTV肝炎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
-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临床和实验室相关性探讨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分析 6 2例急性重型肝炎 (ASH)和 72例亚急性重型肝炎 (SSH)的病理、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 ,以提高对重型肝炎的诊断正确率 ,指导临床早期、积极治疗 ,提高存活率。方法 应用EXCEL 2 0 0 0软件对北京佑安医院 2 4年中收治的有肝组织病理结果的ASH和SSH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ASH和SSH比较 ,发病年龄分别为 40± 13岁和 44± 15岁 ,P <0 0 0 5 ;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分别为 10 0 %和为 6 6 7%。肝性脑病Ⅴ度昏迷的发病率分别为 6 9 3%和 33 3% ,P <0 0 1;肝脏重量二组均减轻 ;腹水的发生率分别为 35 5 %和 76 4% ;TBiL、PTA、NH3、WBC二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胆固醇均降低 ,且降低的数值与TBiL、PTA、Cho变化 ,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论 肝性脑病是ASH必须指标之一 ;TBiL、PTA、Cho与疾病变化密切相关 ,是重型肝炎实验室诊断的必须指标 ,也是临床病情变化及预后监测的必须指标之一。
- 孟庆华刘德恭向海平
- 关键词: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病理凝血酶原活动度胆固醇
- 肝功能检查的临床评价
- 目前使用的生化检测仪,仅需取一份血清标本,就可快速检测出数十项指标。其中肝功能项目即可达35种以上,确实为临床医师对肝功能的判断提供极有科学价值的数据。本文试图对多种肝功能指标作综合性评价,希冀有助于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
- 刘德恭
- 关键词: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检查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