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民
- 作品数:19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艺术医药卫生更多>>
- 临床试验受试者知情同意权的民法意象被引量:1
- 2014年
- 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是临床试验民事法律关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民法视阈中,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是一项持续性的精神性具体人格权,是一项被《侵权责任法》确认了的法定权利。它的法律意义和法律效力在于其直接影响着临床试验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消灭,这与常规医疗中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存在明显区别。受试者知情同意权被侵害后,发生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在请求权选择问题上,主张侵权责任请求权对保护受试者更为有利。
- 刘学民
- 关键词:缔约过失责任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的学生隐私权问题被引量:2
- 2010年
-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对认定程序透明度的追求不能以牺牲学生隐私权为代价,给予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不能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在认定工作中可以实行"代码制"与"实名制"相结合的双重评议制度。
- 刘学民
-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隐私权
- 论破产法上的数人管理人
- 2009年
- 管理人是否为数人应依不同情况而定。数人管理人可以满足破产法的公正价值和效率价值需求。在数人管理人的职务执行方式上,综合考虑各国不同的立法例,共同执行说、单独执行说与折中说均不妥当,也不宜完全自由协商,应该分别规定法定的共同执行事项与单独执行事项,其余事项方可自由决定。数人管理人的民事责任应该与管理人更换的情况相区别,以连带责任为原则,以自己责任为例外。
- 刘学民
- 关键词:破产管理人民事责任
- “中国梦”教育融入中国科幻文学史教学的路径探索被引量:3
- 2021年
- 把“中国梦”教育融入中国科幻文学史教学,具有充足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中国科幻文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与“中国梦”教育高度契合。同时,中国科幻文学中的“未来中国”想象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把“中国梦”教育融入中国科幻文学史教学,有助于拓展“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加强中国科幻文学史课程建设和提高课程育人效果。可以通过优化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途径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家国情怀,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刘学民
- 关键词:中国梦
- 人体生物医学研究侵权责任探讨
- 在人体生物医学研究中,申办者发起一项研究计划,并对该研究的启动、管理、财务和监查负责,研究者则实施研究计划并对研究的质量及受试者安全和权益负责,而受试者则需要忍受在自己的身体上进行的研究。在人体生物医学研究的参与者之中,...
- 刘学民
- 关键词:侵权行为法律责任
- 文献传递
- 论人体生物医学研究活动中的侵权责任
- 人体生物医学研究侵权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这种侵权行为的主要形式包括告知义务履行瑕疵、研究方案瑕疵、招募受试者瑕疵和违反法定研究程序等。人体生物医学研究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应为过错推定。在过错认定问题上,应当采用法定行为标...
- 彭真明刘学民
- 关键词:侵权责任归责原则过错认定因果关系
- 文献传递
- 法律与人性小议被引量:2
- 2008年
- 法律与人性是统一的,人性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人性的体现,法律只是从规范社会行为的角度对人性进行制度设计上的彰示,法律与人性统一的基础在于人的需要。"法律人性化"的呼声是对法律体现人性这一客观判断的强调和重申。
- 蒋劢君刘学民
- 关键词:法律人性法律人性化
- “所有权社会化”质疑——兼论我国私人所有权观念的构建
- 2008年
- "所有权社会化"思潮的理论预设是私人所有权的完善保障,社会基础是私人利益对社会利益的妨害。这一思潮忽略了所有权自始即受到客观条件和法律的种种限制的事实,只是对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而被暂时忽视的社会公共利益的重新关注。鉴于我国缺少的不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视,而是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我国当前不宜提倡"所有权社会化",应该在兼顾社会公共利益的同时,适当强化私人所有权的保护。
- 刘学民
- 关键词:所有权社会化所有权限制公共利益私人所有权
- 法律传播中编码的多程性及其编码策略被引量:1
- 2018年
- 法律传播是一种具有自身特殊性的传播形态,在法律传播过程中,法律信息的编码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呈现出多程性的特点,这种多程性与法的运行的阶段性和法律信息的多态化存在方式有关,同时,编码的多程性也决定了其特殊的编码策略。为提高法律传播效果,在编码时应当简化受传者认知结构,对法律专业术语进行类型化处理,传播完整法律规范(体系),实现法美学基础上的信息真实。
- 刘学民
- 关键词:法律传播法律信息普法
- 法律传播的传播效果提升策略初探
- 2021年
- 目前的法律传播存在"易读性传播"与"严谨性传播"的矛盾、"碎片化传播"与"系统化传播"的矛盾、"知识化传播"与"人文化传播"的矛盾。有效化解这些矛盾,提高法律传播效果,需要实施法律概念的类型化传播策略,对"学理概念"和"文本概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实施法律规范的完备性传播策略,对法律信息进行"颗粒化分解",形成"法律知识元";实施法律文化的多元化传播策略,开展实践性传播活动和生活性传播活动。
- 刘学民
- 关键词:法律传播法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