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坤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样
  • 2篇亮氨酸氨基肽...
  • 1篇血常规
  • 1篇血常规标本
  • 1篇血糖
  • 1篇血样采集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凝固
  • 1篇血液凝固试验
  • 1篇肾小管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并发
  • 1篇糖尿病并发症
  • 1篇尿酶
  • 1篇气管
  • 1篇气管切开
  • 1篇气管切开患者
  • 1篇切开
  • 1篇吸痰

机构

  • 8篇天津市第三医...

作者

  • 8篇刘坤
  • 2篇樊宁
  • 2篇王娟
  • 2篇杨胜茹
  • 2篇闫卫利
  • 2篇郑玉娟

传媒

  • 3篇中国城乡企业...
  • 2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抗凝血常规采集后检测时间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刘坤闫卫利
关键词:血液凝固试验血样采集
采用不同血样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采用指血第一滴血与第二滴血经POCT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内分泌科糖尿病人96例,用同一台血糖仪分别测定刺破皮肤后的第一滴血和第二滴血的血糖值,对比两种血糖样本对POCT血糖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种...
刘坤
两种留置针封管方法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留置针封管方法的比较。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封管方法进行留置针封管,观察并比较留置情况。结果留置天数观察组平均为4~7d,对照组为1~5d,回血状况观察组10例(20%),对照组30例(60%)。结论观察组封管效果较好。
刘坤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封管
新旧两种吸痰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比较新旧两种类型吸痰方法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循环参数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旧型吸痰方法即按时以大负压(>20.0 kPa,26.7 kPa)进行吸痰,B组采用新型吸痰方法按需以小负压(20.0 kPa)进行吸痰,其他护理常规相同。观察并记录患者在两种新旧吸痰方法下,吸痰后的血氧饱和度恢复至基线的快慢速度,感染发生率有无变化。结果 A组旧型吸痰方法,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恢复至基线所用时间较长,感染率增加了,B组新型吸痰方法,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恢复至基线所用的时间较短,感染率降低。结论两种吸痰方法对患者均可以引起血氧饱和度不同程度降低和发生感染,新型吸痰方法使患者血氧饱和度恢复至基数时间较短。
刘坤
关键词:吸痰方法负压吸痰感染率
尿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临床指导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速率法测定尿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指导意义。方法用速率法对检测条件及干扰因素进行试验观察,选择最适反应条件,同时观测120名正常人和82例患者尿LAP水平。结果LAP在l~3min时间内吸光度变化与时间成比例,线性范围可达1000U/L。批内CV分别为1.17%,1.67%;批间CV分别为2.85%,3.02%。1701xmol/L胆红素、500mg/dl血红蛋白、30g,L葡萄糖及20mg/dl抗坏血酸对LAP无干扰。正常人尿LAP参考值范围(X+2s),男性17.1~45.8U/g.cr,女性15.3-48.1v/s.cr,肾损伤组尿LA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未合并肾损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R0.01)。结论速率法检测尿LAP简便、快速,在临床上测定尿LAP对诊断早期肾损害有一定的意义。
王娟杨胜茹樊宁郑玉娟刘坤
关键词:亮氨酸氨基肽酶尿酶
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职业病体检抗凝血常规标本放置时间长短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用日本光电MEK-6318K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血标本分6个时段(5min、2、4、6、8、12h)连续测定,观察结果变化情况。结果各标本中主要参数WBC,RBC,Hb检测结果在12h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LT12h检测值与5min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凝血常规标本8h内检测结果较可靠,结果能满足临床常规需要。
刘坤闫卫利
关键词:血常规
尿亮氨酸氨基肽酶测定及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各种疾病引发的肾损伤是常见病变,其发病隐匿,早期就诊率较低。早发现、早治疗是目前的热点话题。肾损伤不仅有肾小球的损伤同时伴有肾小管的损伤,肾小管标志物是近几年来肾病试验诊断领域的一个新焦点,监测其改变提示早期肾损害。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各种酶(通称为尿酶),另一类为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
杨胜茹王娟樊宁郑玉娟刘坤
关键词:亮氨酸肾小管
白细胞介素-18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白细胞介素18(IL-18)是一种细胞因子,早期称IGIF(IFN-γinducing factor)为γ-干扰素诱导因子。它是IL-1细胞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在生物学特性上与IL-12(强Th1诱导因子)类似。IL-18是在一定免疫环境下诱导Th1或者Th2极化作用的独特细胞因子。来源于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具有刺激T细胞增殖,增强细胞及NK细胞活性,并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可与许多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在许多疾病的基础性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有重要前景。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明IL-18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及2型糖尿病的发展有关,并与糖尿病并发症密切相关。现就IL-18的发现、来源、分布、结构特点、生物学作用以及与糖尿病及并发症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刘坤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