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凌翔
- 作品数:64 被引量:246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体CIK细胞治疗晚期实体恶性肿瘤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 目的: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晚期实体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晚期实体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157例晚期有可测量病灶的实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患者中位年龄为6...
- 张锦英束永前朱陵君刘凌翔顾艳宏殷咏梅郭仁花卢凯华刘连科刘平
- 关键词:恶性实体肿瘤免疫治疗
- 右左半结肠癌分子生物学差异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右半结肠癌(right-sided colon cancer,RCC)和左半结肠癌(left-sided colon cancer,LCC)分子亚型等生物学特性的不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们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本研究分析右左半结肠癌关键分子差异,揭示两者临床结果之间的异质性。方法应用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中英文数据库,以"右半结肠癌、左半结肠癌和生物学特性"为关键词,检索2011-01-2017-12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正常右左半结肠差异;(2)右左半结肠癌关键分子差异;(3)右左半结肠癌临床结果异质性。排除标准:(1)综述类文献;(2)研究资料缺失或质量较差。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32篇。结果右左半结肠不同的胚胎学起源、致癌毒素和微生物群暴露等潜在的导致了RCC和LCC生物学特性及生存预后的差异。RCC更容易通过CpG岛甲基化(CpG island methylator pheno-type,CIMP)获得全基因组甲基化,通过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获得超突变及B型快速加速纤维肉瘤(B-rapidly accelerated fibrosarcoma,BRAF)突变。LCC更常见的是染色体不稳定(chromosomal instability,CIN)、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或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的扩增,常过表达表皮调节蛋白。同时,4个分子亚型(consensus molecular subtypes,CMSs)即CMS1、CMS2、CMS3和CMS4,在两者的分布也不同,CMS1和CMS3多见于RCC,CMSs分析进一步阐明RCC和LCC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在预后上,Ⅳ期RCC较LCC预后显著较差,而Ⅰ~Ⅲ期左右半结肠癌的预后差异尚存争议。结论RCC和LCC上CMSs等生物学差异,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王雪艳徐叶刘凌翔
- 关键词:结肠癌分子亚型生物学特性
- 两种铂类药物对人胃癌细胞Livin和MDR1表达的影响
- 背景和目的: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进展期胃癌(AGC)的治疗失败原因多为化疗的耐药。化疗耐药的机制包括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凋亡缺陷等。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因可能在凋亡缺陷中起重要作用而日益受到重视。Livin...
- 刘凌翔
- 关键词:抑制蛋白胃癌LIVIN表达MDR1表达铂类药物
- 文献传递
- 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晚期胰腺癌疼痛306例临床观察
- 目的 探讨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不能手术的晚期胰腺癌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30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KPS评分变化以及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疼痛NRS评分...
- 李薇刘凌翔高雯王同杉束永前王榕生
- 关键词:胰腺癌疼痛高能聚焦超声刀
-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醛氢叶酸(FOLFOX4)治疗42例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 :观察以奥沙利铂(Oxaliplatin)联合5-氟脲嘧啶(5-FU)及醛氢叶酸(Leucovorin,LV)的联合化疗方案(FOLF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进行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 方法:4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均取...
- 黄普文王榕生卢凯华穆庆霞王建刘凌翔束永前
- 关键词:醛氢叶酸胃癌疗效观察
- 两种铂类药物对人胃癌细胞株生长及L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
- 目的:研究顺铂(CDDP)或奥沙利铂(L-OHP)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Livin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24h、48h、72h的增殖抑制率,选择三个时间段的不同抑制浓度(I...
- 刘凌翔刘平
- 关键词:LIVIN凋亡抑制蛋白胃癌细胞
- 文献传递
- 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分析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4例和治疗组113例。对照组患者于伤后24 h后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组患者于伤后24 h内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控制率及控制时间,病死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肺部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肺部感染控制率,缩短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 朱彩凤刘凌翔
- 关键词: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
- 497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评价国际大样本数据库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选取1995年6月—2013年12月国际TCGA组织诊断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连续病例,分析临床诊疗的特征,评价临床客观疗效和生存时间。结合lncRNA RP11-350N15.6基因的表达和相关性分析,评价患者的预后指标。结果共497例子宫内膜癌入选。71.6%的患者为Ⅰ~Ⅱ期,白种人为72.6%,子宫内膜腺癌为75.9%,81.1%患者为绝经后患者。RP11-350N15.6基因表达与肿瘤组织病理和分级以及7个重要的肿瘤驱动基因具有明显相关性,高表达组总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国际TCGA子宫内膜癌研究的诊断治疗符合临床规范,高表达RP11-350N15.6是患者具有良好预后的重要指标。
- 刘凌翔高雯李军黄普文刘平束永前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临床诊疗预后分析
- 706例食管癌术后并发症诱因及早晚期食管癌关键基因差异性表达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诱因,并对关键基因的mRNA、甲基化以及突变对不同食管癌分期的表达差异性进行分析。方法将2010—2013年以及2015—2016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江苏省人民医院食管癌术后共706例连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共得到食管癌患者基因数据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与术后败血症发生相关(P=0.011),术后p TNM分期与吻合口瘘(P=0.010)以及乳糜漏(P=0.030)的发生相关,患者的术后营养方式与吻合口瘘(P=0.041)的发生也显著相关。对不同分期的食管癌患者,EPHA3 m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06);NOTCH1 DNA甲基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27);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的突变基因是ZNF750(P=0.037)、MALAT1(P=0.044)。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肿瘤TNM分期以及术后营养方式相关。EPHA3的mRNA表达、NOTCH1的甲基化在食管癌不同TNM分期下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二者在中晚期患者中表达水平更高,ZNF750和MALAT1的缺失或插入性突变与食管癌的分期均呈负相关。
- 朱溢智徐叶王雪艳刘凌翔
- 关键词:食管癌并发症诱因肿瘤分期突变基因
- 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的特征被引量:17
- 2020年
- 恶性肿瘤与良性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有显著差别,突出表现在如下7个方面。①营养不良发生率更高,79.4%的住院肿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②静息能量消耗升高:尽管不同肿瘤、同一肿瘤不同阶段的能量消耗不尽相同,但在整体上,恶性肿瘤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平均升高10%,特殊的糖代谢使患者每天额外消耗大约300kcal能量;③持续的生理、心理应激静息能量消耗升高:恶性肿瘤诊断本身、伴随症状及其治疗都给患者的身体、心理都带来巨大的创伤和应激;④慢性低度不可逆炎症:恶性肿瘤本质上是一种慢性低度不可逆炎症,其营养不良是一种伴随慢性炎性反应的营养不良,即恶液质;⑤消耗性代谢紊乱或重编程:恶性肿瘤作为一种代谢病,肿瘤细胞经过代谢重编程,表现出有别于正常细胞的物质代谢,在炎症介质、代谢因子的作用下,发生显著的消耗性代谢紊乱;⑥显著肌肉减少:由于炎性反应及分解代谢,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身肌肉减少,是体重下降的重要原因;⑦治疗更加困难,需要综合治疗,尤其是代谢调节治疗。肿瘤恶性程度越高,上述特征越明显。恶性肿瘤营养不良具有显著的特征,因此,其治疗也显著有别于良性疾病营养不良。
- 无石汉平于恺英丛明华丛明华路潜朱乾坤王欣王欣李薇李涛李薇许红霞李增宁张晓伟刘俐惠张晓伟刘俐惠庄成乐刘凌翔金希杜振兰刘凌翔杨韵王晓琳蔡丽雅周福祥谌永毅姚庆华周福祥谌永毅姚庆华
- 关键词:恶性肿瘤营养不良静息能量消耗慢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