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保国

作品数:74 被引量:296H指数:8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颅咽管瘤
  • 14篇出血
  • 12篇动脉
  • 12篇动脉瘤
  • 12篇手术
  • 12篇细胞
  • 11篇颅内
  • 11篇膜下
  • 9篇疗效
  • 8篇血肿
  • 8篇网膜
  • 7篇血管
  • 7篇栓塞
  • 7篇蛛网膜
  • 7篇蛛网膜下
  • 7篇蛛网膜下腔
  • 7篇蛛网膜下腔出...
  • 7篇外科
  • 7篇下腔出血
  • 6篇入路

机构

  • 55篇粤北人民医院
  • 2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商丘市第一人...

作者

  • 74篇刘保国
  • 36篇何黎明
  • 34篇肖罡
  • 22篇漆松涛
  • 22篇张龙
  • 15篇朱飚
  • 14篇方陆雄
  • 10篇龙潮新
  • 10篇郭铭
  • 10篇潘军
  • 10篇李平安
  • 10篇田硕
  • 9篇彭玉平
  • 8篇黄广龙
  • 6篇张喜安
  • 5篇姚晨
  • 4篇梁晓华
  • 4篇李冲
  • 4篇张晓峰
  • 4篇冯金福

传媒

  • 5篇中国医师杂志
  • 5篇中国神经精神...
  • 5篇中华神经医学...
  • 4篇广东医学
  • 4篇中国微侵袭神...
  • 4篇中国医药科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深圳中西医结...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3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现代医院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中华神经创伤...

年份

  • 6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上指向前交通动脉瘤采用翼点入路的侧别选择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比评价前上指向前交通动脉瘤采用A2平面开放侧与闭合侧翼点入路治疗的手术难度、安全性与疗效,指导翼点入路的侧别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采用手术夹闭的前上指向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分为A2平面开放侧翼点入路组22例及A2平面闭合侧翼点入路组(对照组)2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直回切除率,同侧A2移位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夹闭效果,术后6个月认知障碍发生率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等。结果直回切除及同侧A2移位率A2平面开放侧翼点入路组(4/22)较对照组(11/20)低(χ2=6.185,P<0.05),术后6个月认知障碍发生率A2平面开放侧翼点入路组(4/22)较对照组(10/20)低(χ2=4.773,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A2平面开放侧翼点入路组(1/22)也较对照组(7/20)低(χ2=4.481,P<0.05)。术后夹闭效果和术后6个月GOS等两组间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上指向前交通动脉瘤采用A2平面开放侧翼点入路可降低手术难度、利于瘤颈保护和预防手术并发症。
张龙刘保国漆松涛张国忠李伟光冯文峰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
颅咽管瘤组织炎症和CD45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组织炎症和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检测30例颅咽管瘤组织病理,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45蛋白在30例颅咽管瘤组织炎症中的表达,并计算CD45标记指数(CD45 LI)。结果 CD45在颅咽管瘤组织普遍表达,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CD45 LI显著高于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P<0.05)。结论颅咽管瘤炎症可能是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粘连的重要因素,不同病理类型颅咽管瘤组织炎症差异存在显著性,不同病理类型颅咽管瘤组织炎症差异可能影响其手术切除及预后。
刘保国漆松涛黄广龙何黎明
关键词:颅咽管瘤组织炎症白细胞共同抗原
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总结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额外侧人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8例鞍区病变患者资料,其中鞍结节和前床突脑膜瘤8例,垂体腺瘤5例,颅咽管瘤3例,胆脂瘤1例,前交通动脉瘤6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结果17例鞍区肿瘤全切12例,次全切5例;6例前交通动脉瘤和5例后交通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无手术死亡或重度残疾患者。结论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可充分显露并治疗大部分粘区病蛮.创伤小且疗效满煮.
刘保国何黎明肖罡郭铭朱飚
关键词:额外侧入路鞍区病变显微外科手术
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后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后颅内血肿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脑出血后颅内血肿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穿刺术治疗。比较两组脑出血后颅内血肿手术疗效;手术开展时间、住院观察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得分情况、生存质量指数(QOL)和生活自理指数(BI);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脑出血后颅内血肿手术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开展时间、住院观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NHISS得分情况、QOL和BI相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HISS得分情况、QOL和BI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颅内血肿患者行微创穿刺术的治疗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和自理能力。
肖罡刘保国宋启星黄斌朱飚梁晓华
关键词:微创穿刺术脑出血开颅手术颅内血肿
椎动脉开口狭窄支架置入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支架置入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26例患者,通过血管造影术,观察椎动脉狭窄对患者脑血流的客观影响,对椎动脉狭窄>50%的症状性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手术全部成功,26例患者在支架放置术中均没有发生斑块脱落而造成脑栓塞,随访6~38个月,平均(18.0±4.3)个月,随访期间经DSA或CTA复查,21例椎动脉形态良好,1例失访,3例出现轻中度再狭窄,1例重度狭窄。结论支架置入技术上是安全的,疗效满意,术后综合治疗降低了患者再次发生症状性缺血事件的风险,脑缺血症状的改善非常明显。
何黎明刘保国张国忠肖罡姚晨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卒中支架置入
手术临界值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式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治疗20~30m L手术临界值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式,比较疗效,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56例高血压脑出血分为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手术组采用钻孔引流术,保守组单纯药物治疗,评价患者治疗后意识改善状况,及30~90d的死亡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治疗后3d,手术组39例患者中35例意识状态明显改善,保守治疗组17例中1例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手术组37例意识状态明显改善,保守治疗组16例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30d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90d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0~30m L手术临界值脑出血,早期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相当。
肖罡刘保国何黎明张龙宋启星钟兵朱飚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保守治疗
颅咽管瘤囊液及脑脊液、血清hs—CRP含量测定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超敏C_反应蛋白(hs—CRP)在颅咽管瘤肿瘤囊液及脑脊液、血清中的含量及意义。【方法】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和双抗体夹心EUSA法分别测定22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和6例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肿瘤囊液及脑脊液、血清中hs—CRP含量,并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囊液及脑脊液、血清hs-cRP含量分别为(42.81±8.96)×105pg/mL、(0.35±0.06)×105pg/mL、(17.23±5.45)×105pg/mL,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囊液及脑脊液、血清hs—cRP含量分别为(34.254±9.88)×105Pg/mL、(0.34±0.06)×105pg/mL、(16.07±9.47)×105pg/mL。颅咽管瘤囊液中hsCRP含量显著性高于脑脊液及血清中hs—CRP含量(P〈0.01),两种病理类型颅咽管瘤囊液及脑脊液、血清中hs—CRP含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颅咽管瘤肿瘤囊液中hs—CRP含量相对脑脊液和血清显著增高,提示囊液中炎性物质刺激可能与肿瘤组织炎症有关;不同病理类型颅咽管瘤肿瘤囊液中hs—CR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不能以肿瘤囊液炎性程度解释不同病理类型颅咽管瘤组织炎症的差异性。
刘保国漆松涛黄广龙张龙何黎明肖罡
关键词:脑脊髓液
远距离注射Onyx胶介入栓塞联合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远距离注射Onyx胶介入栓塞联合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远距离注射Onyx胶介入栓塞13例脑AVM,残留畸形血管团行伽玛刀治疗。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出院情况,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预后。结果13例脑AVM患者共计实施16次栓塞手术,栓塞结束后即刻复查脑血管造影,畸形血管团体积缩小25%~85%,平均缩小(50.3±17.9)%。均未出现与栓塞相关的并发症,1例伽玛刀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脑水肿。出院时,GOS达5分11例(85%)。随访6~18个月,其中11例脑AVM完全不显影,2例脑AVM较出院时明显缩小,mRS小于3分12例。结论采用远距离注射Onyx胶介入栓塞治疗脑AVM安全可行,可减少术者射线暴露风险,联合伽玛刀治疗可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张龙刘保国李伟光冯文峰李平安冯金福肖罡何黎明
关键词:ONYX胶伽玛刀脑动静脉畸形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ASAⅠ-Ⅲ级)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术前30 min肌内注入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2 KU;对照组手术开始后静脉滴注氨甲环酸0.25 g至术毕。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渗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前及术后24 h凝血功能指标,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渗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术前及术后24 h凝血功能指标值、术后再发出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具有显著的止血作用,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对凝血功能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何黎明刘保国陈招肖罡曾军冯亮
关键词: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创伤性脑损伤氨甲环酸凝血功能
神经导航及内镜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中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究慢性硬膜下血肿术中采用神经导航和内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硬膜下血肿患者116例,根据患者术中应用设备情况分成常规手术治疗组(64例)与神经导航内镜辅助组(52例)。于术后1周复查,比较2组患者的血肿复发、血肿残留、颅内积气的情况;术后1个月复查,对比2组患者的血肿复发残留情况。结果患者术后1周进行CT复查,常规手术治疗组部分血肿残留19例、血肿消失45例,神经导航内镜辅助组部分血肿残留7例、血肿消失45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常规手术治疗组硬膜下积液、积气6例,无积液、积气58例;神经导航内镜辅助组硬膜下积液、积气4例,无积液、积气48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8)。患者术后1个月进行CT复查,常规手术治疗组血肿残留或复发11例、血肿消失53例;神经导航内镜辅助组血肿残留或复发3例、血肿消失4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应用神经导航及内镜辅助进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可提高血肿完全清除率,并降低远期血肿复发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戴黎萌徐菲陈东刘保国曾彩云王浩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神经导航神经内镜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