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佩贵
- 作品数:54 被引量:284H指数:9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注水井回灌过程中堵塞问题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0
- 2009年
- 采用砂柱在试验室内模拟井灌过程中注水井周围砂层的堵塞过程。通过测定渗透系数的变化来分析堵塞的程度,同时,通过测定水样悬浮物浓度(SS)、细菌数目、溶解氧(DO)、TOC等水质参数的变化来分析井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物理、生物堵塞。试验分别采用平均粒径为0.59mm和0.34mm的两种砂样。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悬浮物颗粒填充砂粒介质空隙引起的机械堵塞和微生物积聚、繁殖堵塞介质空隙引起的生物堵塞是砂柱堵塞的主要原因;砂柱上部对悬浮物和微生物的过滤、吸附作用强,堵塞也更严重;介质粒径差异对堵塞过程和堵塞程度的影响明显,平均粒径较小的砂柱更容易发生堵塞,而平均粒径为0.59mm的砂柱渗透系数减小的持续时间长,渗透系数减小的幅度大。
- 黄修东束龙仓刘佩贵王恩
- 关键词:人工回灌
- 不同质地裸土潜水蒸发估算方法被引量:12
- 2020年
- 为定量分析裸土区潜水蒸发与水面蒸发的关系,该文通过自制试验装置,对粗砂、细砂、壤土和砂土4种质地土壤开展了二者之间相关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不同土壤质地的潜水蒸发与水面蒸发量不相等,二者之间存在一个折算系数,除粗砂外,细砂、壤土和砂土的折算系数均大于1,二者表现出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基于该相关性,建立了数学关系表达式。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若用水面蒸发强度代替潜水蒸发,相对误差达-17.79%,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潜水蒸发计算结果的精度;而通过二者相关关系建立的折算系数法,可将相对误差减小至-1.94%,有效提高了潜水蒸发计算结果的可靠度。
- 刘佩贵夏艳尚熳廷
- 关键词:蒸发土壤潜水埋深
- 沙颍河干流与地下水水量交换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以沙颍河干流界首至阜阳段为研究区,建立河流与地下水水量交换的数值模型,研究其主要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水量交换关系。在研究中发现:排泄河流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之一,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量交换主要表现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河流与地下水的交换水量与河流水力传导系数C直接相关,基本呈指数关系。当C值为100 m2/d,沙颍河干流高洪水位期间,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强度为4.77×10-6m3/(s.km),在距离河流小于1 000 m范围内的潜水水位受补给影响明显;在枯水季节,地下水对河流平均补给强度为7.26×10-3m3/(s.km)。枯水季节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强度较大,过度开采可能引起地下水对沙颍河的补给量减少,对枯水季节沙颍河河道流量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 陶建华陶月赞刘佩贵
- 关键词:地下水补给数值模拟
- 渗滤池砂样对回灌水中污染物去除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采用室内砂柱实验研究了渗滤池回灌过程中的渗滤层堵塞特征和水质变化规律,通过测定渗透系数定量分析了砂柱的堵塞程度并在回灌过程中测定砂柱不同位置水样的悬浮物浓度、TOC、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无机阴离子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回灌水中的悬浮物颗粒充填含水介质空隙引起的机械堵塞为砂柱堵塞的主要原因,砂柱对回灌水具有明显的去除作用,但对回灌水中的有机物、还原性污染物去除作用有限,当回灌水的污染物浓度较高时,地下水将被持续污染。
- 黄修东束龙仓刘佩贵王恩
- 关键词:人工回灌自净作用
- 地下水可开采量可靠性分析的模糊-随机方法被引量:20
- 2008年
- 本文在阐述模糊概率和截集λ的概念的基础上,将模糊信息引入确定地下水可开采量的风险分析中,建立了模糊-随机风险估算模型。通过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模糊化处理,用改进一次二阶矩法计算了地下水过量开采的模糊风险率。应用实例表明:对应于不同的截集λ,得出的模糊风险率均为一个过渡区间,较经典概率统计中确定的系统"安全"或"不安全"之间的截然划分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也为决策者提供了更多的风险信息;另外,因模型中同时考虑了地下水系统中客观存在的随机性与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度,减小了地下水水源地开采的风险。
- 刘佩贵束龙仓尚熳廷王国利
- 关键词:地下水可开采量可靠性分析
- 考虑水文地质参数不确定性的地下水补给量可靠度计算被引量:30
- 2008年
- 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考虑各水文地质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地下水补给量计算结果的影响。计算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浅层侧向补给和深层侧向补给三部分。在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的计算中,运用水文统计理论和方法,得到了相应于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的年降水量,从而得到不同水平年的降水入渗补给量。然后考虑水文地质参数的不同分布概型,计算了两种不同分布概型下的地下水补给量的可靠度。计算结果表明,按传统方法的计算,平水年时补给量为14286×104m3/年,但此补给量的可靠度在两个方案中均不足50%。最后对参数的变异系数的取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数的变异系数越大,计算得到的补给量的离散程度也越大。
- 束龙仓陶玉飞刘佩贵
- 关键词:水文地质参数可靠度不确定性
- 大孔隙土壤与均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较研究被引量:19
- 2009年
- 利用离心机法测定了0~20cm、20~40cm原状土柱和均质土柱(扰动土)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用VanGenuchten模型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参数,对比了含有大孔隙的原状土柱和不含大孔隙的均质土柱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说明了原状土柱中大孔隙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形状及其拟合参数以及田间持水量和凋萎系数等水分常数的影响,指出了用均质土测得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指导农田灌溉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冯杰尚熳廷刘佩贵
- 关键词:大孔隙土壤水分特征曲线VANGENUCHTEN模型
- 土壤大孔隙流机理及产汇流模型研究
- 冯杰黄国如解河海郝振纯李致家杨涛张东辉杨志勇张小娜尚熳廷王鹏王兴勇邵伟胡友兵刘佩贵
-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任务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609005、50309002、50479017、5977902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批准号:20050294002)、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项目(批准号:1...
- 关键词:
- 关键词:节水灌溉水土保持
- 面向翻转课堂的模块化案例教学体系构建——以“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为例被引量:3
- 2024年
- 从翻转课堂实施角度出发,针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知识点繁杂而抽象的特点,构建了该课程4个模块化知识体系和20个案例;从教师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学、学生课上展示、教师课上讲解、学生课后应用五个教与学阶段,提出了面向翻转课堂的案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体系从实际问题出发,经过专业知识学习,最后回归问题,可以实现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转换,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提升,也可以实现教学效果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及知其所必然的升华,为“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 刘佩贵尚熳廷魏松李睿
- 关键词:案例教学模块化
- 浅部人工包气带介质对硝酸盐污染物吸附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针对大气氮氧化合物干湿沉降引起雨水中硝酸盐污染问题,围绕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浅部包气带介质,基于物理吸附原理,选取柱状活性炭、粒状活性炭、粉细砂3种材料,设计了4组室内柱试验和两组场地原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对硝态氮的吸附性能较弱,去除效果不明显;颗粒状活性炭与粉细砂等体积混合,则能有效提高入渗水中硝态氮去除率,最高可达92.5%,饱和吸附量为1.76 mg/g。介质材料成本低,技术简单易于操作;并从微观角度对硝态氮浓度出现先下降再上升最后趋于平衡的三阶段现象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其变化机制。为绿化区或停车场等地提供了可借鉴的吸附材料。
- 刘佩贵刘明朝陈学群李福林刘彩虹田婵娟
- 关键词:硝酸盐大气降水包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