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微生物作用下的微囊藻降解试验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蓝藻暴发已成为浅水水体的主要危害,蓝藻的大规模反复出现伴随着水体营养盐的释放与吸收。通过模拟试验,对太湖微囊藻进行为期24d的有氧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在微囊藻残体的降解过程中,细菌数量的增加与水体DOC含量显著呈正相关(R2=0.48);有机磷分解菌是水体中生物活性磷含量增加的驱动者(R2=0.80),微囊藻残体的微生物降解使得湖泊水体中溶解性活性磷大量增加。在水华发生季节微囊藻残体分解产生的营养盐含量增加对二次水华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 冯胜刘义余广彬
- 关键词:微囊藻降解营养盐释放
- 京杭大运河江南城镇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富集水平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2
- 2011年
- 以京杭大运河9个江南城镇段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具城镇源特征的重金属(Cu、Pb、Zn、Cd和Cr)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富集水平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u、Pb、Zn和Cd在大运河城镇段表层沉积物中显著富集,分别为所属长江沉积物相应背景值的1.2—6.4、1.8—5.8、2.6—18.7和7.1—22.7倍,Cr与背景值接近,属轻微富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进一步表明,城镇段大运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u、Pb、Zn、Cd和Cr)含量已达到"强"富集水平,属污染水平,其中Cd的生态风险指数最高.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城镇段大运河表层沉积物的传统农田堆肥可能存在生态风险.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富集水平对大运河水环境质量、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健康已构成威胁,必要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措施迫在眉睫,尤其是对Cd污染的修复.
- 余广彬刘义俞慎李桂林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 京杭大运河苏南城市段表层沉积物铜、锌吸附特征及理论环境安全吸附容量被引量:1
- 2011年
- 应用等温吸附法研究京杭大运河苏南三城市段(常州、苏州和无锡)表层沉积物对Cu和Zn的吸附行为,并结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估算运河城市段表层沉积物对Cu和Zn的理论环境安全吸附容量(QⅢ)。结果表明:大运河表层沉积物的Cu和Zn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表层沉积物Cu最大吸附量(Cu-Qmax)为5.20~9.03 mg·g-1,Zn最大吸附量(Zn-Qmax)为2.40~5.07 mg·g-1;最大吸附量与沉积物的性质密切相关,但与总有机碳质量分数无关。根据Langmuir拟合方程估算,在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水标准阈值时,Cu的理论环境安全吸附容量为沉积物总Cu量的19倍以上,而Zn则为2~6倍。因此,Zn对三城市段大运河沉积物的环境风险要高于Cu。
- 余广彬刘义俞慎李桂林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京杭大运河
-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研究
- 为进一步理解氮循环在土壤中的转换过程和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变化规律,为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的生态恢复建设和经营管理提供依据,采用Barometric Process Separation (BaPS)技术对川...
- 刘义
- 关键词:反硝化作用亚高山针叶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