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贞
- 作品数:25 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16
- 1999年
- 目的应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UreB)的菌株.方法用PCR方法从幽门螺杆菌染色体DNA上扩增出UreB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SK(+)质粒上,然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结果经测序UreB片段有1707bp组成,为编码569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检测发现,UreB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65000U,并证实该重组蛋白质可以被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的血清所识别,同时将其免疫小鼠可刺激机体产生抗该重组蛋白质的抗体.结论重组的UreB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蛋白质疫苗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 李明峰凌贞马爱英马爱英孙建新赵建华吴祥甫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克隆
- 法莫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服药方法与疗效比较
- 1998年
- 沈旭东于声芝凌贞
- 关键词:法莫替丁十二指肠溃疡服药方法
- 法莫替丁睡前顿服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 2000年
- 目的;验证法莫替丁睡前顿服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方法:74例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分为两组,一次疗法组31例,睡前顿服法莫替丁40mg;两次疗法组43例,早、晚各服法莫替丁20mg,4周为一疗程。结果:一次疗法组总有效率为93.5%,两次疗法组总有效率为95.3%,两组比较经Ridit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法莫替丁睡前顿服40mg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可靠,与两次疗法组疗效相近,服药1周内,两组腹痛征状缓解率差异显著(P<0.05)。本结果不支持一次疗法优于两次疗法的说法。
- 沈旭东于声芝凌贞
- 关键词:法莫替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药物疗法
- 吸烟与溃疡性结肠炎被引量:2
- 2000年
- 沈旭东凌贞马爱英
- 关键词:吸烟溃疡性结肠炎病因
- 618例胃电图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 1995年
- 618例胃电图分析及其临床意义于声芝,凌贞(解放军455医院)自1993年4月至1995年1月,应用WCDF—4B型胃肠电分析仪对1130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病人进行了检查,其中618例病人进行胃镜检查对照。结果与胃镜诊断符合率为85.1%。其中消化性...
- 于声芝凌贞
- 关键词:胃电图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肠电浅表性胃炎胃肠道疾病糜烂性胃炎
- 幽门螺杆菌口服疫苗的研制及动物实验研究
- 李明峰吴祥甫张迎春沈旭东凌贞何志勇赵建华孙建新
- 该课题研究选择胃肠病专业研究的热点,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率先在国内克隆、表达了幽门螺杆菌的基因重组蛋白质HspA和UreB,并对其基因序列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同时运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技术鉴定了他们的抗原...
- 关键词:
- 关键词:疫苗幽门螺杆菌
- 胃镜扩张治疗溃疡性幽门狭窄一例被引量:2
- 2004年
- 患者男,75岁.因上腹部节律性疼痛十余年,反复腹胀呕吐1年加重4 d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饱胀不适,餐后加剧,伴恶心呕吐,多为朝食暮吐,无发热,无全身乏力,无尿频尿急尿痛.当地医院胃镜检查示:幽门管溃疡伴狭窄.
- 景华凌贞李明峰赵建华
- 关键词:幽门狭窄恶心呕吐溃疡性入院腹胀尿痛
- 幽门螺杆菌HspA和UreB双价侯选疫苗株的构建被引量:23
- 2000年
- 目的 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的组成成分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 (HspA)和尿素酶B亚单位 (UreB)的重组蛋白质的侯选菌株。方法 用PCR方法从幽门螺杆菌的染色体DNA上分别扩增出HspA和UreB基因片段 ,将它们融合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 2 2b(+)中 ,并在BL2 1(DE3)大肠杆菌表达。结果 经测序 ,HspA UreB(HU)融合基因片段由 2 0 6 1bp组成 ,为编码 6 87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SDS 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检测发现 ,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78× 10 3,并证实该重组蛋白可以被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的血清所识别 ,其免疫小鼠所得血清抗体可与纯化的HspA和UreB重组蛋白单体或融合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反应。同时观察到HspA的存在可使融合蛋白的尿素酶活性增加 2倍以上。结论 HspA UreB融合蛋白有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蛋白质疫苗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 李明峰何志勇凌贞张迎春沈旭东吴祥甫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尿素酶B双价疫苗
- 伽玛刀治疗过程中肿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治疗系统(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即伽玛刀是晚期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有文献报道,2002年我国已有10余万人接受伽玛刀治疗,约占全世界治疗总数的55%。国内外有关伽玛刀治疗过程中发生。肾损伤的文献较少,其确切发生率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观察伽玛刀治疗过程与肿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 李慧凛张金元朱义文凌贞黄健
- 关键词:伽玛刀治疗肿瘤患者急性肾损伤
- 尿肾损伤分子-1检测对伽玛刀治疗过程中肿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近年来接受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治疗系统(伽玛刀)治疗的肿瘤患者日益增多,我们观察到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急性肾损伤(AKI),而肿瘤患者并发AKI后病死率明显增加,因此如何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是防治和逆转疾病进展的关键。本研究旨在观察伽玛刀治疗过程中发生AKI的肿瘤患者尿肾损伤分子-1(KIM-1)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对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5月~2007年11月期间于伽玛刀中心入院接受体部伽玛刀治疗的100例患者的详细资料,以伽玛刀治疗过程中血清肌酐上升超过0.3mg/dl或较基础值上升>50%为AKI的诊断标准。ELISA方法检测伽玛刀治疗过程中(造影12h、24h、48h、伽玛刀治疗7次、伽玛刀治疗结束)肿瘤患者尿KIM-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所有肿瘤患者中,25例为AKI组,75例为非AKI组。在造影12h、24h、48h和伽玛刀治疗7次各时间点,AKI组尿KIM-1水平均显著高于无AKI组(P值均<0.05)。在造影48h和治疗结束时,AKI组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无AKI组(P<0.05),而其他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尿肌酐校正后,在造影12h、24h、48h,AKI组患者尿KIM-1/尿肌酐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AKI组(P值均<0.05),而其他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造影12h尿KIM-1/尿肌酐表达水平诊断AK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绘制ROC曲线,其AUC为0.709(95%CI为0.585~0.832,P<0.05),与完全随机情况下获得的AUC=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在伽玛刀治疗过程中,造影后12h监测尿KIM-1表达水平可以较血肌酐更早期预测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及时检测有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
- 李慧凛张金元黄健朱义文凌贞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