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雪娇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4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负极
  • 6篇电池
  • 6篇锂离子
  • 6篇锂离子电池
  • 6篇离子
  • 6篇离子电池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电池负极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性能
  • 2篇多孔硅
  • 2篇碳涂层
  • 2篇锂离子电池负...
  • 2篇纳米硅
  • 2篇硅基负极
  • 2篇非晶
  • 2篇复合负极材料
  • 2篇负极材料
  • 2篇SIOX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罗伯特·博世...

作者

  • 9篇冯雪娇
  • 4篇努丽燕娜
  • 4篇王久林
  • 4篇杨军
  • 2篇杨军
  • 2篇贾灏
  • 2篇于晶露
  • 1篇于晓磊
  • 1篇高鹏飞

传媒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2013中国...
  • 1篇第17届全国...
  • 1篇第一届全国储...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动态CVD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碳包覆硅复合负极材料
【引言】硅具有高的理论储锂容量、适中的电压平台、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是新一代锂离子负极材料的主要研究对象。然而,硅在充放电过程中表现出剧烈的体积效应,易导致材料颗粒粉化和电极内部导电网络的破坏,限制了它的商业化
于晶露杨军冯雪娇贾灏
从SiCl_4合成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及储锂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Li13Si4和SiCl4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机械球磨法合成多孔硅/碳复合材料,通过控制Li13Si4颗粒的尺寸可以有效调节产物的比表面积。分别研究了包覆碳含量、多孔硅/Super P(导电碳)比表面积以及极片活性物质负载量对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硅/Super P比表面积为100.9 m2·g-1,化学气相沉积(CVD)包覆碳含量为25.3wt%(约6 nm厚)的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电化学活性,在3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可逆比容量达到1 900 mAh·g-1,50次循环后容量仅衰减7.6%。
冯雪娇杨军努丽燕娜王久林
关键词:多孔硅比表面积化学气相沉积锂离子电池
SiOx/Si/C复合材料、制备该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包含该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
本发明提供SiO<Sub>x</Sub>/Si/C复合材料,其包含SiO<Sub>x</Sub>/Si复合物颗粒以及涂覆在所述SiO<Sub>x</Sub>/Si复合物颗粒上的碳涂层,其中所述SiO<Sub>x</Sub...
杨军冯雪娇张敬君周龙捷窦玉倩
文献传递
高可逆循环的金属锂修饰SiO/C负极研究
【引言】硅是新一代锂离子负极材料的主要研究对象,但硅在充放电过程中表现出剧烈的体积效应限制了它的商业化应用[1]。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采用含有惰性相的氧化亚硅(SiO)为活性物质,与硅相比,SiO具有硅与氧化物混相结构,...
于晶露杨军冯雪娇贾灏
关键词:金属锂可逆循环
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硅具有高达4200 mAh g-1的理论比容量和适中的电压平台,是最具有希望替代石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硅在循环过程中存在严重体积效应(达300%以上),容易导致硅颗粒粉碎和电极结构崩塌;而且硅的导电性差,这...
冯雪娇
关键词:多孔结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
多孔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被引量:9
2013年
以介孔二氧化硅SBA-15为硅源,采用镁热还原法和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合成了具有莲藕状结构的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氮气吸脱附法研究了原料配比,混压方式以及反应温度对多孔硅物相组成和结构形貌的影响。多孔硅的最佳合成条件为:镁粉过量20wt%,原料经球磨混合均匀后直接在750℃下高温反应4 h。对多孔硅及多孔硅/碳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在0.5 A/g电流密度下循环70次后仍保持1633.1 mAh/g的可逆容量,并且在8 A/g下容量达到580.1 mAh/g,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性能。
于晓磊杨军冯雪娇高鹏飞王久林努丽燕娜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SBA-15
硅基负极材料结构设计及电化学研究
冯雪娇杨军苗荣荣王久林努丽燕娜
SiOx/Si/C复合材料、制备该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包含该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
本发明提供SiO<Sub>x</Sub>/Si/C复合材料,其包含SiO<Sub>x</Sub>/Si复合物颗粒以及涂覆在所述SiO<Sub>x</Sub>/Si复合物颗粒上的碳涂层,其中所述SiO<Sub>x</Sub...
杨军冯雪娇张敬君周龙捷窦玉倩
文献传递
硅基负极材料结构设计及电化学研究
硅具有4200 mAhg(4.4Li+Si→LiSi)的比容量和适中的电压平台(约0.4 V),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硅负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1)硅在脱嵌锂过程中容易造成巨大的体积膨胀(达到300%以上...
冯雪娇杨军苗荣荣王久林努丽燕娜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