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激波

作品数:21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6篇疗效
  • 5篇腰椎
  • 5篇内固定
  • 5篇关节
  • 4篇腰椎退行性
  • 4篇腰椎退行性变
  • 4篇手术
  • 4篇锁骨
  • 4篇锁骨钩
  • 4篇锁骨钩钢板
  • 4篇退行性
  • 4篇退行性变
  • 4篇脱位
  • 4篇肩锁关节
  • 4篇钩钢板
  • 4篇钢板
  • 3篇韧带
  • 3篇枢椎
  • 3篇髓内

机构

  • 17篇金华市中心医...
  • 3篇浙江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冯激波
  • 15篇吴恙
  • 14篇汤旭日
  • 14篇马安军
  • 12篇付驰
  • 10篇叶必谦
  • 7篇马华膺
  • 6篇倪东亮
  • 5篇朱铭兴
  • 5篇童鑫
  • 5篇李兴中
  • 3篇李兴中
  • 3篇吴恙
  • 2篇朱明兴
  • 2篇童鑫
  • 1篇涂迎春
  • 1篇潘哲尔
  • 1篇章良忠
  • 1篇赵新
  • 1篇马华英

传媒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年份

  • 6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阔筋膜解剖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阔筋膜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3~06诊治的37例Rockwood Ⅲ~Ⅴ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其中14例应用阔筋膜解剖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23例单纯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3个月、1年、2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和肩锁关节间距。结果37例术后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1年、2年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取出钢板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肩锁关节间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1年、2年时肩锁关节间距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是治疗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阔肌膜重建喙锁韧带可有效减少锁骨钩钢板取出后锁骨远端移位程度,二者联合应用有利于缓解疼痛和早期恢复肩关节功能。
汤旭日付驰马安军叶必谦冯激波李兴中吴恙
关键词: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喙锁韧带锁骨钩钢板
右美托咪定对创伤骨科手术患者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创伤骨科手术患者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4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82例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全部患者采用静吸全身复合麻醉。研究组诱导前给予静脉泵注1μg/kg的右美托咪定,并以0.2μg/(kg·h)的剂量维持。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于入室后(T0)、气管插管结束(T1)、手术60 min时(T2)、手术结束(T3)、拔管时(T4),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变化;于T0、T2、T3、术后8 h(T5)、术后24 h(T6)时,对比2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质醇、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在T1~T4时,研究组HR、MAP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5、T6时,研究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皮质醇、丙二醛、TNF-α、IL-6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睁眼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保持创伤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显著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与炎症反应。
冯激波张磊吴恙倪东亮马安军马华膺彭文勇
关键词:创伤骨科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胸腰椎骨折9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胸腰椎骨折90例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椎弓椎管前路减压固定术治疗,术后配合接骨七厘片中成药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后路减压术,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的康复、胸腰椎生理高度和曲度的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0.00%(P<0.05),神经损害恢复率92.2%,亦高于对照组67.67%(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的胸腰椎的伤椎高度均有升高,治疗组更显著(P<0.05),矢状面积位率与Cobbs角度均有降低,治疗组更显著(P<0.05)。结论椎弓椎管前路减压固定术治疗配合中成药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确切,椎体的生理和神经功能康复快。
冯激波
关键词:神经功能椎管减压疗效中西医结合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A3型腰椎爆裂骨折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内固定治疗A3型腰椎严重爆裂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2009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脱位患者46例,其中L111例,L213例,L311例,L46例,L55例,按ASIA脊髓神经损伤分级:A级11例,B级15例,C级12例,D级7例,E级1例;采用AO spine胸腰椎损伤分类系统分型:A3.1型14例,A3.2型12例,A3.3型20例。[结果]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个月),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予以清创缝合后痊愈。术前与末次随访椎管狭窄程度、椎体压缩程度、后凸Cobb角、前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有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40例ASIA神经功能有恢复,16例提高2级,24例提高1级,5例无提高。所有患者术后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切口疝、脑脊液漏,影像学检查显示腰椎畸形矫正良好,植骨块均融合,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无螺钉松动及植骨块移位。[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内固定是治疗腰椎A3型爆裂性骨折安全而有效的方法,但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李兴中吴恙倪东亮马安军汤旭日童鑫付驰叶必谦冯激波
关键词:腰椎骨折前后路椎弓根
颈后路融合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与脱位
目的探讨颈后路融合固定术在治疗寰枢椎不稳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采用颈后路复位、减压和融合固定治疗的23例寰枢椎不稳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获随访23例,随访时间3个月~6年,平均3.5年,22例获行骨性愈合,其中延迟愈...
冯激波吴恙
关键词:寰枢椎不稳
文献传递
Topping-off与P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Topping-off和PLIF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在腰椎退行性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治疗患者60例,对其中30例采用Topping-off技术和传统技术各30例,分别对两组病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前及术后1年的ODI功能指数、JOA评分等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组患者腰部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20个月。Topping-off组与PLIF组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5.5±1.6)cm和(6.3±2.1)cm,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22.5±30.6)ml和(150.5±20.2)ml。手术时间分别为(85.0±20.4)min和(92±23.8)min。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ODI功能评分和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年ODI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年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两组患者症状较术前均得到有效缓解,Topping-off手术技术应用于腰椎退行性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与PLIF手术比较,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的优点。
李兴中吴恙倪东亮汤旭日冯激波朱铭兴马华膺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变非融合
Dynesys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Dynesys腰椎动态内固定系统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采用Dynesys系统治疗的腰椎退行性变患者52例,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腰椎管狭窄症22例。结果5...
吴恙李兴中马安军童鑫付驰朱铭兴汤旭日冯激波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选择
2007年
童鑫吴恙马华英冯激波
关键词:跟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式选择
髓内钉联合微创环扎与单纯髓内钉固定治疗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微创环扎辅助髓内钉固定与单纯髓内钉固定治疗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5年9月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39例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资料,采用微创环扎辅助髓内钉固定16例(观察组...
汤旭日马安军付驰叶必谦冯激波吴恙
关键词:环扎
髂骨块移植治疗髋臼后壁缺损的远期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髋臼后壁粉碎骨折进行髂骨移植再造的可行性及远期疗效观察。方法1994年6月~2000年6月间应用髂骨移植再造后壁治疗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合并骨缺损13例,随访总结疗效及经验。结果所有患者经5~10年(平均8.5年)的随访,远期髋关节功能和异位骨化分别按d'Aubigne 6分法和Brooker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优8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4.6%。其中异位骨化BrookerⅡ°1例。5年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2例,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无切口感染、髋关节再脱位发生。结论髂骨块后壁再造是治疗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伴缺损的简单、安全、有效术式。如后期并发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再造后壁也能为日后全髋关节置换创造良好的骨性基础。
吴恙马华膺朱铭兴童鑫付驰叶必谦马安军章良忠涂迎春冯激波
关键词:髋臼骨折植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