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淑瑜

作品数:13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宫颈
  • 6篇上皮
  • 6篇宫颈癌
  • 5篇上皮内
  • 5篇上皮内瘤
  • 5篇皮内
  • 5篇内瘤
  • 5篇宫颈上皮
  • 5篇宫颈上皮内
  • 5篇宫颈上皮内瘤
  • 4篇上皮内瘤变
  • 4篇肿瘤
  • 4篇瘤变
  • 4篇宫颈上皮内瘤...
  • 3篇预后
  • 3篇生长因子受体
  • 3篇手术
  • 3篇受体
  • 3篇表皮
  • 3篇表皮生长因子

机构

  • 9篇广州市第一人...
  • 8篇中山大学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13篇冯淑瑜
  • 7篇张彦娜
  • 5篇康佳丽
  • 4篇李莉平
  • 4篇孙晋瑞
  • 3篇刘建刚
  • 3篇孙学明
  • 3篇邓玲红
  • 3篇余莉萍
  • 3篇严鸣
  • 3篇程海燕
  • 2篇雷蔚华
  • 1篇王冬昱
  • 1篇吕军
  • 1篇夏薇
  • 1篇熊樱
  • 1篇林乔儿
  • 1篇方艺川
  • 1篇祝琳
  • 1篇卢丽娜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癌症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LGF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LGF蛋白在52例卵巢癌原发灶、15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合病例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分析卵巢癌中PLGF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卵巢癌、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的PLGF过表达率分别为46.15%(24/52)、20.00%(3/15)与0%(0/10)。卵巢癌组的PLGF过表达率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P=0.027,OR=4.286,95%CIforOR:1.11-16.60)。PLGF蛋白过表达与卵巢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组织分化为G3级的卵巢癌病例其PLGF过表达率高于G1+G2级(P=0.012,OR=5.077,95%CIforOR:1.35-19.17)。PLGF过表达的卵巢癌病例其中位生存时间为34月,短于表达正常者的47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4.887,P=0.008)。结论:在卵巢癌变过程中,PLGF过度表达水平随着卵巢病变程度的加重而上升,提示PLGF过度表达与卵巢肿瘤的发生相关;PLGF过度表达与卵巢癌恶性临床表型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LGF可能成为有效预测卵巢癌发生及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冯淑瑜康佳丽邓玲红余莉萍张彦娜李莉平孙晋瑞孙学明
关键词:卵巢肿瘤胎盘生长因子分子标记物免疫组织化学
炎症诱导性早产小鼠血淋巴细胞CD86和CD69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小鼠血共刺激分子CD86和各淋巴细胞亚群活化分子CD69的表达,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脂多糖(LPS)诱发的早产中的作用。方法在预先阻断TLR4或不阻断TLR4的条件下,腹腔注射LPS建立小鼠炎症诱导性早产模型,计算各组(LPS组、抗TLR4组和对照组)的早产率和死胎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CD45+CD86+、CD3+CD69+、CD19+CD69+和CD49b+CD69+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LPS组的早产率[50.0%(8/16)]和死胎率[11.0%(9/82)]均高于对照组[0(0/16),3.1%(5/163),P<0.01或P<0.05],抗TLR4组的早产率[6.3%(1/16)]和死胎率[3.9%(6/154)]均低于LPS组(P<0.01或P<0.05)。预先阻断TLR4明显抑制LPS所致的血CD45+CD86+、CD3+CD69+和CD49b+CD69+细胞水平的升高(P均<0.01)。结论 LPS与其特异性受体TLR4作用,触发CD86+树突状细胞的活化和动员,导致T细胞和NK细胞等淋巴细胞亚群的激活,在早产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李莉平康佳丽冯淑瑜雷蔚华
关键词:早产脂多糖类CD86CD69淋巴细胞
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中EGFR表达、HPV16/18感染及其相互关系
目的:本研究探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EGFR与HPV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宫颈癌组选取1997-2001年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初治的宫颈癌病例60例,临床分期Ⅰa-Ⅱb期;CIN 组40例;对照组30例。以S...
冯淑瑜张彦娜刘继红刘建刚严呜
文献传递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04~2007年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妇科手术的宫颈标本、且术前行高危型HPV-DNA检测的病例110例,包括宫颈癌病例5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0例、对照30例。以S-P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宫颈EGFR表达。结果:宫颈癌、CIN、对照组的EGFR过表达率分别为76.00%、43.30%、0%,HPV载量的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56.64(842.00~11.35)、79.30(303.75~3.10),0.15(0.25~0.06)。EGFR过表达率、HPV载量在各组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及CIN组中,EGFR过表达者的HPV-DNA载量显著高于无过表达者(P<0.05),EGFR过表达与HPV-DNA载量均呈正相关(宫颈癌组r=0.782,P=0.008;CIN组r=0.710,P=0.021)。结论:EGFR过表达程度、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均与宫颈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提示EGFR与高危型HPV感染在宫颈癌变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且两者有密切关系。
冯淑瑜邓玲红康佳丽夏薇张彦娜李莉平程海燕孙晋瑞孙学明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16和(或)18感染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宫颈癌组60例,选自1997年至2001年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初治的宫颈癌病例,临床分期Ⅰa~Ⅱb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40例;正常上皮对照组30例。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组织EGFR的表达,以PCR检测HPV16和(或)HPV18感染。结果正常上皮组、CIN组和宫颈癌组的EGFR中强表达率呈梯度上升,分别为0、42.5%和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上皮组、CIN组和宫颈癌组的HPV16和(或)HPV18感染率分别为6.7%、67.5%和58.3%,宫颈癌组和CIN组的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上皮组(P=0.000),但宫颈癌组与CI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5)。肿瘤侵袭程度超过宫颈1/2间质者,EGFR中强表达率显著高于未达1/2间质者(89.2%:56.5%,P=0.004)。宫颈管侵袭者HPV16和(或)HPV18感染率显著高于无侵袭者(88.2%:46.5%,P=0.003)。EGFR与HPV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EGFR与HPV均未显示与宫颈癌预后有关。结论EGFR和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EGFR、HPV16和(或)HPV18与宫颈癌预后无关,EGFR与HPV16和(或)HPV18无显著相关性。
冯淑瑜张彦娜刘继红刘建刚严鸣
关键词:宫颈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Ⅰb~Ⅱa期子宫颈癌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宫颈癌是当今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数接近50万,死亡约27万,而且大约4/5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对于Ⅰb~Ⅱa期宫颈癌,目前的治疗方式仍然以手术为主,术后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给予辅助治疗,总体5年生存率为54%-90%。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762例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影响Ⅰb~Ⅱa期宫颈癌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
孙晋瑞张彦娜冯淑瑜严鸣程海燕孙学明
关键词:子宫颈癌预后分析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病理资料以手术为主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8
2005年
背景与目的: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但综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与预后分析的报道鲜见。本文综合分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分布规律及预后因素,探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评估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方法:对205例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行广泛全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体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4.4%(50/205)。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有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临床分期、宫颈管及宫颈阴道部浸润深度、宫旁韧带侵犯;SCC-Ag超过4μg/L时,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加4.2倍(P<0.001,OR=4.212)。多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和宫颈管肌层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最主要的高危因素。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结果显示,转移淋巴结主要分布在闭孔及闭孔窝区(48.0%);60.0%转移病例存在多组淋巴结转移,并出现跳跃式转移现象。淋巴结转移与宫颈深肌层侵犯、宫旁浸润之间关系密切,72.0%的淋巴结转移者同时存宫颈深肌层浸润,90.9%的宫旁韧带浸润者出现淋巴结转移。预后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补充放疗者的5年生存率较未作放疗者高(89.1%vs45.5%,P=0.012)。结论:治疗前血清SCC-Ag>4μg/L、宫颈阴道部深肌层浸润、宫旁韧带受侵,特别是临床分期晚、宫颈管深肌层浸润时,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提高。术前评估淋巴结转移风险高的病例,应行标准的宫颈癌根治术,以保证系统的淋巴结清扫及足够的宫旁切除范围。对病理证实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补充放疗可改善预后。
冯淑瑜张彦娜刘建刚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预后
不同手术方式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及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3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病例,经排除干扰因素后,筛选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84例、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组68例及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组126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3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肌瘤个数及大小、术后体温、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临床医生应根据自己的经验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术式。
余莉萍冯淑瑜王冬昱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切除术回顾性分析
宫颈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浸润转移及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100例宫颈癌、60例CIN及4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EGFR进行检测。结果正常上皮、CIN、宫颈癌组织的EGFR过表达率分别为0%(0/40)、51.67%(31/60)、78.00%(78/100)。宫颈癌组的EGFR过表达率显著高于CIN组(P〈0.05,OR=3.32,95%CI:1.67—6.63),2组的EGFR过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EGFR过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肿瘤体积、病理类型、组织分化、宫颈浸润深度、颈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相关(P均〉0.05),与宫颈癌预后也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在宫颈癌变过程中,EGFR过度表达水平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上升,提示EGFR过度表达与宫颈肿瘤的发生相关,EGFR可能成为有价值的宫颈癌生物学指标。EGFR过度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无关。
邓玲红冯淑瑜康佳丽张彦娜林乔儿聂妙玲程海燕孙晋瑞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免疫组织化学
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728例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病例,分析阴道镜图像的变化,比较阴道镜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程度,以及对155例行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病例术后的病理结果与术前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道镜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3.96%,155例行LEEP术病例术后的病理结果与术前的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2.90%(113/155),术后诊断减轻者为16.77%(26/155),术后诊断加重者为10.32%(16/155)。结论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宫颈病变,尤其是癌前病变、早期癌变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余莉萍卢丽娜冯淑瑜方艺川
关键词:阴道镜宫颈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