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晓燕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昆明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专利

领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红外
  • 3篇微光
  • 3篇光学
  • 2篇型焦
  • 2篇夜视
  • 2篇中波
  • 2篇中波红外
  • 2篇三组元
  • 2篇视场
  • 2篇视场角
  • 2篇轻型
  • 2篇轻型化
  • 2篇微光夜视
  • 2篇连续变焦
  • 2篇光学系统
  • 2篇非球面
  • 2篇玻璃透镜
  • 2篇长波
  • 2篇长焦
  • 1篇大行程

机构

  • 8篇昆明物理研究...

作者

  • 8篇冯晓燕
  • 3篇付艳鹏
  • 3篇李训牛
  • 3篇王海洋
  • 3篇李力
  • 3篇金宁
  • 3篇戴赋贵
  • 3篇杨雁
  • 3篇张绍禄
  • 3篇普龙
  • 2篇李林
  • 2篇张竹平
  • 2篇陈吕吉
  • 2篇曹凌
  • 2篇李萍
  • 2篇张皓
  • 2篇姜艳凤
  • 1篇杨开宇
  • 1篇李晶
  • 1篇贾星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适用于微光夜视镜的轻型化目镜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微光夜视镜的轻型化目镜系统,属于光学技术领域。该轻型化目镜系统从人眼到显示器件,沿光轴方向共轴依次排列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显示器件像面,其中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均为玻璃透镜,第一透镜第一面为非球面...
李力张皓杨雁戴赋贵普龙金宁冯晓燕姜艳凤张竹平张绍禄
适用于微光夜视镜的轻型化目镜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微光夜视镜的轻型化目镜系统,属于光学技术领域。该轻型化目镜系统从人眼到显示器件,沿光轴方向共轴依次排列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显示器件像面,其中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均为玻璃透镜,第一透镜第一面为非球面...
李力张皓杨雁戴赋贵普龙金宁冯晓燕姜艳凤张竹平张绍禄
文献传递
三组元中波红外30倍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三组元中波红外30倍连续变焦光学系统,从物侧到像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前固定透镜组、负光焦度的变焦Ⅰ透镜组、正光焦度的补偿透镜组、正光焦度的后固定透镜组、第一反射镜、正光焦度的变焦Ⅱ透镜组、负光焦度的二次成像固定透镜组、第二...
付艳鹏李训牛王海洋曹凌冯晓燕李林
一种实现多光合一的共体光机结构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多光合一的共体光机结构系统,该共体光机结构系统由位于前端的共体结构组、位于中端的分光结构组以及位于后端的三光分系统结构组组成;共体结构组包括框架环状结构形式的共体基体以及镶嵌于共体基体内的一反镜、二反...
普龙金宁李晓君杨开宇冯晓燕董树林杨丹李晶郑余飞
微光红外光学图像融合双物镜光学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光红外光学图像融合双物镜光学结构,该光学结构的特点是通过光学结构的匹配设计,同时适用于微光像增强器(600nm~900nm)成像采集目标微光信息和长波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8.5μm~13μm)成像采集同一...
李力张绍禄戴赋贵李训牛杨雁贾星蕊冯晓燕付艳鹏王海洋
文献传递
三组元中波红外30倍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三组元中波红外30倍连续变焦光学系统,从物侧到像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前固定透镜组、负光焦度的变焦Ⅰ透镜组、正光焦度的补偿透镜组、正光焦度的后固定透镜组、第一反射镜、正光焦度的变焦Ⅱ透镜组、负光焦度的二次成像固定透镜组、第二...
付艳鹏李训牛王海洋曹凌冯晓燕李林
文献传递
长波红外三视场光学系统
一种长波红外三视场光学系统,从物方到像方依次由前固定组、变倍组、后固定组、光学平板、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二次成像组组成;前固定组透镜的第二表面、后固定组中的第一透镜的第二表面、二次成像组中的第二透镜的第一表面均采用高...
冯晓燕陈吕吉李萍
文献传递
长波红外三视场光学系统
一种长波红外三视场光学系统,从物方到像方依次由前固定组、变倍组、后固定组、光学平板、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二次成像组组成;前固定组透镜的第二表面、后固定组中的第一透镜的第二表面、二次成像组中的第二透镜的第一表面均采用高...
冯晓燕陈吕吉李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