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婷

作品数:29 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11篇社会学
  • 11篇政治法律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社会
  • 5篇农民
  • 5篇文化
  • 4篇政治
  • 4篇主义
  • 3篇政治参与
  • 3篇社会学
  • 3篇农村
  • 3篇公民
  • 2篇道德
  • 2篇心态
  • 2篇社会建设
  • 2篇社会结构
  • 2篇社会心态
  • 2篇身份
  • 2篇市场性
  • 2篇农民工
  • 2篇农民工政策
  • 2篇文化社会
  • 2篇文化社会学

机构

  • 24篇中共浙江省委...
  • 8篇浙江大学
  • 5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29篇冯婷
  • 7篇王小章

传媒

  • 7篇中共浙江省委...
  • 6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观察与思考
  • 2篇学术论坛
  • 1篇浙江学刊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政策瞭望
  • 1篇党政干部参考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心价值观建设与社会心态调适被引量:13
2012年
社会心态是弥散、浮动于社会或群体中的、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基调性的社会心理体验和行为反应倾向,是社会心理对当下之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即时回应。现实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是特定社会心态的客观根源,而社会中通行的核心价值观,则是从社会成员客观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到社会心态的中介转换器。怨恨、疑忌、冷漠、暴戾、投机、浮躁、焦虑、迷茫、自我弱势想象等社会心态的蔓延,既显露了我国社会制度、结构层面的失衡与裂痕,也表征了核心价值观某种程度的缺席。要重塑核心价值观,并使其真正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认同,这种价值观必须最大程度地反映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共通的利益。在今天这个越来越分化、越来越多元的时代中,这种共同、共通利益的现实基础,也即在分化中维系着整合、在彼此的殊异中保留着一致的共同社会存在形态,就是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公民身份。
冯婷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社会心态公民身份
逸出结构的文化——文化社会学的新发展被引量:4
2001年
在社会学研究中 ,文化一直被当作结构的“配角”,但是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却使文化获得了自主 ,甚至凌驾于结构之上 ,这引起了当代社会学家们对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视 ,也导致了他们对文化内涵的重新理解 ,从而推动了当代文化社会学的发展。
冯婷
关键词:社会结构文化文化社会学
近期城市中产阶层社会心态考察——基于杭州市的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社会心态是社会舆情的心理基础,以动态而弥散的方式影响着舆情走向,左右着舆情的色彩基调,而舆情则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心态的一种折射。通过对杭州市中产阶层社会心态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当前城市中产阶层存在的一些心态问题。而为了优化城市中产阶层社会心态,首先必须优化"社会生态",其次则要优化舆论环境,强化对城市中产阶层社会心态的引导与疏导。
冯婷
关键词:社会心态
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被引量:9
2019年
在我国社会之客观的、不可逆转的现代转型进程中真切地认识和把握"乡村振兴"这一战略部署,是切实而科学地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的前提。如果说,费孝通先生用"乡土中国"这一概念为我们刻画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乡土型文明形态,那么,今天正行进中的社会转型则在无可回避地将中国社会带入城市文明的时代。就像过去以"乡土的方式"维系和组织了整个社会一样,城市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一步步地以"城市的方式"对整个社会进行重新组织、重新塑造的过程。着眼于这样一种必然的历史转型,则目前有些有关乡村振兴的观念之值得商榷的,包括怀旧情感支配下的乡村振兴观以及在所谓"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观念下的乡村振兴观。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首先并必然是(即使不完全是)一个使乡村参与并共享以城市为表征的现代文明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乡村产业、乡村社会和空间组合以及作为乡村社会之主体的农民本身等各方面的转变。为了这个转变顺利而良性地展开,政府、市场和社会必须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冯婷
风险、个体化与社会治理被引量:4
2014年
中国已无可回避地置身于全球风险社会之中,这一客观情势要求在社会治理中必须提高"社会"灵活主动的参与与介入,强化"社会"的自我管理,但社会个体化所可能导致的原子化又严重威胁着社会自我管理的"社会"基础。为此,必须顺应新的历史条件重建"社会"这个既有别于市场、又有别于国家(政府)、同时又能与这两者积极互动的行动主体。而社区与社团,则是"社会"这个行动主体的基本承当者。
王小章冯婷
关键词:风险社会社会治理
中产阶级的形象——从经济识别到文化标识被引量:1
2005年
中产阶级的兴起和壮大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现象。而如何界定和划分中产阶级则是中产阶级研究一个重要的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的分层理论到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再到以布迪厄为代表的、以生活方式为主要标志的分层理论的演变表明,随着人类逐渐进入波德利亚所谓的“消费社会”,对于中产阶级的界定也经历了一个从经济识别到文化标识的过程。
冯婷
关键词:中产阶级文化标识文化马克思主义
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转归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宫颈病理结果为非CIN或宫颈癌而高危型HPV检测为阳性的妇女HPV感染的转归;分析影响其转归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对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官颈疾病门...
冯婷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上皮内瘤变高危因素
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文化挑战——有感于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论被引量:6
2005年
由资本和市场所推动的全球化给各民族文化、特别是处于弱势的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深刻的危机。面对此种局势 ,我们必须以一种开放的胸怀和平等的姿态参与到与其他文化的对话沟通中去 ,为此 ,我们首先必须对自己的文化有清楚的认识和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认同 ,即必须具有一种“文化自觉”。而对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历史意识的关怀则是我们今天在建立这种文化自觉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两个方面。
冯婷
关键词:文化局势胸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政府主导与居民主位——基于浙江德清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出发点是满足和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推动所有公民对于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现代先进文化成果的共享;要确保每个公民真正实质性地享有平等的文化权利,必须坚持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政府主导和居民主位。文章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在考察分析德清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成就和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保障农民公平共享优秀文化成果的文化权利,着眼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主导和居民主位,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冯婷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主导
从身份壁垒到市场性门槛:农民工政策40年
2018年
农民工政策40年来发展的简要回顾 考察分析40年来我国政府农民工政策的演变发展,大体上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王小章冯婷
关键词:农民工政策市场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