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爱和

作品数:90 被引量:198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文学
  • 19篇文化科学
  • 7篇历史地理
  • 4篇社会学
  • 4篇语言文字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0篇文学
  • 14篇代文
  • 12篇近代文学
  • 10篇教育
  • 9篇中国近代文学
  • 8篇文学研究
  • 7篇学术
  • 7篇桐城派
  • 7篇小说
  • 6篇学科
  • 6篇中国近代文学...
  • 6篇中国文学
  • 6篇文化
  • 6篇国文
  • 6篇国文学
  • 5篇新文学
  • 5篇陈寅恪
  • 4篇诗学
  • 4篇主义
  • 4篇五四文学

机构

  • 88篇河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河南省社会科...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原工学院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郑州牧业工程...
  • 1篇河南省社科院

作者

  • 88篇关爱和
  • 2篇袁凯声
  • 1篇施进发
  • 1篇邹友峰
  • 1篇陈平原
  • 1篇朱秀梅
  • 1篇王德威
  • 1篇介晓磊
  • 1篇孙培新
  • 1篇解志熙
  • 1篇郑玉玲
  • 1篇夏晓虹
  • 1篇杨萌芽
  • 1篇王飚
  • 1篇崔世忠
  • 1篇胡全章
  • 1篇袁进

传媒

  • 9篇文学评论
  • 9篇河南教育(高...
  • 8篇文学遗产
  • 8篇汉语言文学研...
  • 5篇文艺研究
  • 5篇中州学刊
  • 5篇河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鲁迅研究月刊
  • 2篇新华文摘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史学月刊
  • 2篇复旦学报(社...
  • 2篇东方论坛(青...
  • 1篇河北学刊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东岳论丛
  • 1篇中国党政干部...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梁启超“新民说”格局中的史学与文学革命被引量:2
2018年
19、20世纪之交,维新思想家梁启超在西风东渐、救亡图存的思想背景下,策动了以"新民救国"为主旨的思想启蒙运动。在梁启超的"新民说"的学术格局中,新人学为核心,新史学、新文学为两翼。"新民说"在考量与传播20世纪欧西国家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学观的基础上,呼唤中国传统学术的革命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成为中国近代促进国民进步、国家富强、民族崛起的思想先导。梁启超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学术框架和体系,推动了近代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关爱和
关键词:新民说新史学新文学
剑气箫心龚诗魂被引量:3
1993年
龚自珍诗以其奇诡瑰丽、亦狂亦怨的气韵风采享誉嘉道诗坛。如果我们试图在风发云逝的龚集中寻求龚诗之魂,那么,最恰切最精当的描述莫过于"剑气箫心"。"剑"与"箫"是龚诗中经常对举的词语,"剑气"与"箫心"成为龚诗中迭出复现的意象,并构成了龚诗特有的诗美境界。在气象万千的"剑气箫心"中,包蕴着处在封建社会濒于崩溃之历史时期,渴望变革风雷而又黯然神伤于秋气暮霭、怀抱幽怀孤愤而又充满奇情逸气诗人的人格期待、人生态度和诗美追求。龚氏震骇流俗、藉以傲世者在此,龚诗幽渺奇伟、回肠荡气处在此,后人心有灵犀、神往摹效者也在此。龚氏评陶诗谓其"二分梁甫一分骚",赞友人谓其"亦狂亦侠亦温文",都可以看作是其"剑气箫心"作派与诗魂的自解旁注。而从龚诗对近代诗坛的濡染影响来看,"剑气箫心"无疑又具有一种"情感范式"的意义。
关爱和
关键词:诗魂封建社会诗坛诗美瑰丽
稳步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014年
目前,全省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各高校党委按照省委、省教育厅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认真组织,狠抓落实,因校制宜,突出特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把活动引向深入,本刊特别开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栏目,报道经验,研讨方法,以期对各高校更好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关爱和
关键词:群众路线教育高校
自立不俗与学问至上:清代宋诗派的两难选择被引量:7
1998年
关爱和
关键词:宋诗派学问清代自立前后七子物极必反
论陈寅恪的文体辨识
2022年
1944年之后,双目失明的陈寅恪在多位助手帮助下,对《元白诗笺证稿》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增补、修改。此后,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开创的“以诗证史”的文史考证方法,在《再生缘》、钱柳诗研究中沿用,成为开疆辟土的利器。在“以诗证史”的实践中,陈寅恪对佛经偈语五言转七言问题的思考,对唐代小说诗传合体特点的发见,对中唐文人次韵相酬而成就元和长庆体的认知,积蓄层累,最终在晚年研究《再生缘》时,产生了一次由文体辨识融会贯通而来的认识飞跃。陈寅恪认为,中唐以来多种文体的互相借鉴和渗透,成就了明清之际排比声韵、属对律切,长可衍为数十百万言,具有强大言情、叙事功能的弹词七字唱;而中唐缙绅朝士次韵相酬的排律之雅,在不经意间,变为吟诵于闺帏绣闼之间、演唱于书摊舞台之上的长篇巨制。民间弹词七字唱,是中国韵文在朝野雅俗间完成蝶变的艺术载体。
关爱和
关键词:《再生缘》唐代小说七言五言陈寅恪以诗证史
陈三立、陈寅恪父子的湖南新政与辛亥革命书写
2023年
湖南新政是晚清维新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1895年,陈宝箴任湖南巡抚,在思想比较保守的湖南,实行包括开采矿产、兴办铁路、保举京外贤员、办《湘学报》、兴办时务学堂等一系列的新政,成为维新变法运动中的一个亮点。维新变法失败后,陈宝箴及其儿子陈三立被革职。陈宝箴不久去世,陈三立移居南京,不复出仕,成为晚清重要诗人。陈三立的儿子陈寅恪留学东西洋,1926年任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从事中古史研究。陈三立的诗文与陈寅恪的文史著述,把湖南新政、辛亥革命、张勋复辟、冯玉祥北京政变看作具有因果联系的历史过程,并留下了评价尺度比较一致的晚清民国史书写。此类“家族书写”具有独特的学术贡献和价值意义。
关爱和
关键词:陈三立陈寅恪湖南新政辛亥革命张勋复辟
论陈寅恪“续命河汾”的学术理想
2023年
历史上有隋末王通讲学河汾,传道解惑,培育人才,卒开唐代贞观之治的说法。“续命河汾”是陈寅恪一生的学术理想。他所认定的“续命河汾”的学术路径有二:一是守先哲之遗范,文化续命;二是托末契于后生,开启来学。这种守先待后的学术理想,不管在炮火连天逃亡办学的困厄中,还是在双目失明个体生命的逆境下,陈寅恪都有很好的坚持坚守。作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实践者与播种人,陈寅恪着意将“续命河汾”理想与“学术独立”的观念转化为大学和社会的共识。陈寅恪在纪念王国维的过程中,升华前贤,救赎自我,鼓励新读书人,超越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走出前辈学者憔悴忧伤的遗民情感自设,赤地新立,做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现代学人。这种自度度人的情感救赎,使陈寅恪“续命河汾”的学术理想,更臻圆满。
关爱和
关键词:陈寅恪
别创诗界的黄遵宪被引量:5
2005年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在亘古未有的社会变革中,选择“诗外有事,诗中有人”的诗学路径,力主以今人所见之理,所历之境,所遭之时势入诗,为了无生气的诗坛吹嘘进若干时代与生命的气息;在近代古今中外新旧杂陈的文化矩阵中,自觉调整自己的认识和心态,以兼容宏通的气度,致力于古典诗学传统的现代转换;穿越诗坛复古拟古的迷雾,以“我手写我口”的胆识和倡言,昭示并身体力行于诗体、诗歌语言变革创新之路。一生以“别创诗界”自期的黄遵宪,因此而成为中国诗歌从古典走向现代历史过程中一位承先启后的探索者和开拓者。
关爱和
关键词:黄遵宪诗界革命诗学传统拟古诗体
评张先飞《“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被引量:1
2010年
张先飞的博士学位论文《“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已由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下称“人的发现”)付梓,这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
关爱和
关键词:现代人道主义源流思潮博士学位论文
嘉道之际的文学精神与创作主题被引量:8
2002年
嘉庆、道光之际 ,中国正处在鸦片战争的前夜。即使没有后来的外敌入侵所引发的鸦片战争 ,清王朝所面临的诸种危机 ,也必然会诱发巨大的社会动荡。其中消息 ,最先为生活在这一时期具有敏感触觉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群体所窥知。生活在嘉道之际的知识群体 ,一方面像惊秋之落叶 ,向社会预告危机 ;另一方面 ,则上下求索、寻求补救弥缝之良方。本文在对嘉道之际士林与学术风气转换历史背景考察的基础上 ,着重描述了这一历史时期议论军国、臧否政事、慷慨论天下事的文学主潮的形成及其发展。文章认为 :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近代历史中 ,嘉道之际一代士人所开创的学风、士风、文学精神被继承延续下来。嘉道文学的主潮 。
关爱和
关键词:文学精神创作主题学风士风近代文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