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晋斌

作品数:9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中介
  • 2篇中介作用
  • 2篇社会支持
  • 2篇青年
  • 2篇青年教师
  • 2篇小学青年教师
  • 2篇教师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网络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机制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学
  • 1篇学生网络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介效应
  • 1篇通达
  • 1篇通达性
  • 1篇人格特质
  • 1篇人格心理

机构

  • 8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作者

  • 9篇傅晋斌
  • 3篇郭永玉
  • 2篇许璟蓓
  • 2篇陈巍
  • 1篇朱妙仙
  • 1篇沈秋凤

传媒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心理科学
  • 1篇社会心理科学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杭州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死亡提醒效应:死亡想法通达性的中介作用
“生与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死亡对于人类的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在心理学领域与之一脉相承的,是恐惧管理理论中的死亡提醒效应。死亡提醒效应是指由于死亡提醒而引起的世界观防御或自尊寻求。此效应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得到了大量验证,但...
傅晋斌
关键词:通达性中介效应
死亡提醒效应:基于中文实验材料的初步验证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探索死亡提醒效应在中国被试中是否存在,本研究采用中文实验材料,让14名中国大学生填写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以进行死亡提醒,另14名被试进行中性提醒,短暂延迟后,以阅读语段的评定题作为测量工具,考察被试的世界观防御情况。结果发现,死亡提醒组被试对其认同的世界观表现出了显著偏好。同时,死亡提醒组在世界观防御上的平均分高于中性提醒组,不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初步证实了在中国被试中存在死亡提醒效应,但延迟操作及对世界观防御的测量尚需改进。
傅晋斌
杭州市小学青年教师艾森克人格特质调查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杭州市小学青年教师的人格特质的特点。方法以杭州市区12所小学的295名小学青年教师作为被试,采用具有较好信、效度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执教不同年段小学青年教师的人格特质在N、E因子上无显著差异,在L、P因子上有显著(F=3.432,P<0.05)和极其显著(F=1.572,P<0.01)的差异。男、女教师在E、P、L因子上无显著差异。在N因子上,男、女教师有极其显著的差异(t=2.047,P<0.01)。在学科性质和城乡师源上无显著差异。结论需要针对小学青年教师人格特质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帮助小学青年教师对自己的人格特质有更充分的认识,进而帮助其建立起良好的人格,使其能更好地胜任当前的工作并提高其生活满意感。
陈巍许璟蓓朱妙仙傅晋斌
关键词:小学青年教师人格特质教学效能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8
2009年
为系统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并探讨对策,选取227名大学生参与研究。采用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均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未进入多元逐步回归方程,而社会支持是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有效负性影响因素之一。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均有一定关系。
傅晋斌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
小学青年教师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小学青年教师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96名小学青年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及其相关调查。结果:发现(1)SCL-90各个因子上小学青年男女教师均无显著差异。(2)在支持利用度得分平均数方面男教师低于女教师,差异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0.01)。(3)支持总分的平均得分上男教师也显著低于女教师(P<0.05)。结论:小学青年教师的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成正相关,不完善的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成负相关。
陈巍沈秋凤许璟蓓傅晋斌
关键词:小学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死亡提醒效应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11年
死亡提醒效应是指个体在死亡提醒后会产生世界观防御或自尊寻求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心理机制是以死亡想法通达性为指标的潜在死亡焦虑,影响因素则包括年龄、宗教信仰、结构需求、自我控制、依恋类型等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情境启动。未来研究应解释与死亡无直接关联的刺激可引发类似效应的原因,进一步阐释与证实潜在的死亡焦虑,并明确自尊对死亡提醒效应的影响。
傅晋斌郭永玉
死亡提醒效应:概念、测量及来自多领域的证据被引量:11
2011年
死亡提醒效应是指由于死亡提醒而引起的世界观防御或自尊寻求。对死亡提醒效应的测量主要考察死亡提醒后,被试在世界观防御或自尊寻求上的反应。死亡提醒效应在健康、消费、司法、政治及和平领域均有所体现,并对现实生活富有启示作用。未来研究应细化世界观的概念,并借鉴本土文化中的生死观。
郭永玉傅晋斌
对死亡想法通达性在死亡提醒效应中的中介作用的直接验证
死亡提醒效应指的是个体通过世界观防御或自尊寻求来缓解潜意识水平的死亡焦虑,并且这种效应是在潜意识水平上完成的。研究者们提出,在死亡提醒到引起防御防御之间,存在着中间环节。这个环节就是死亡想法通达性。在未干预的情况下,死亡...
傅晋斌郭永玉
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看网络犯罪心理被引量:1
2010年
网络犯罪动机是网络犯罪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格心理学的视角,网络犯罪动机包括占有欲、破坏欲、异化的归属感、扭曲的成就感及错位的创造力。按照精神分析的原理,为了减少网络犯罪,应该积极倡导网络道德,建立起网上的"超我";而从人本主义出发,只有满足人的各种基本需求,方可有效防控网络犯罪。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网络环境中也可做出努力,以接近此目标。
傅晋斌
关键词:人格心理学网络犯罪犯罪心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