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玲
- 作品数:19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北京市通州区一起聚集性发热疫情的病原学鉴定及柯萨奇病毒A4型基因特征分析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对2023年7月北京市通州区发生的一起聚集性发热疫情进行病原学和基因特征研究,为相关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RT-PCR对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并对7例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分离株VP1基因进行测序和Blast型别鉴定,随后与筛选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CVA4的VP1序列的代表株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及氨基酸变异位点等分析。结果显示,通州区7例肠道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均为柯萨奇病毒A组4型(Coxsackievirus A4,CVA4)。通过对从NCBI公共数据库筛选的来自全球的324条CVA4的全长VP1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CVA4可分为A~F 6个基因型,F基因型分为F1和F2亚型。相似性分析表明,7株分离株与CVA4 F2亚型核苷酸相似性最高,中位数为0.936(0.927~0.945),与F2亚型氨基酸相似性中位数为0.993(0.990~0.996)。因此北京市通州区此次聚集性发热疫情是由CVA4引起,属于F基因型F2亚型,提示未来工作应加强对CVA4的监测。
- 邹林甄博珺张萍张冲佟玲张建明郗璐王建国王芳高翔李仁清
- 关键词:分子特征
- 2020-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2
- 2023年
- 目的调查2020—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的流行特征,为临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呼吸道感染病例纳入标准,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就诊的117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道样本,应用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2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核酸进行检测和数据分析。结果1176例样本中,检出26种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核酸阳性,病毒和细菌总检出率34.86%(410/1176),其中单一感染病毒类病原体98例(23.90%,98/410),单一感染细菌类病原体185例(45.12%,185/410),检出大于1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127例(30.98%,127/410),其中病毒+细菌混合感染39例(9.51%,39/410)、细菌+细菌混合感染88例(21.46%,88/410);<5、5~17、18~44、45~64、≥65岁年龄组检出率分别为30.77%(24/78)、35.59(42/118)、29.06%(120/413)、36.28%(78/215)、41.48%(146/352);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样本检出率分别为25.97%(195/751)和50.59%(215/425);按样本采集时间分组,检出率前2位的月份组分别是2020年1月,检出率84.00%(21/25),2021年12月,检出率59.78%(55/92)。结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市通州区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病毒情况明显减少,病原体以细菌类多见,混合感染情况占比较高,混合感染主要以细菌类混合感染为主,其中重症肺炎病例混合感染情况更加复杂多样,感染率最高的细菌类病原体是铜绿假单胞菌,老年人为易感人群且男性更易感染;春秋季节为感染的高发期。
- 邹林高翔张冲佟玲王建国郗璐张建明刘永红彭晓旻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 通州区水产品污染副溶血性弧菌和其引起腹泻情况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水产品污染副溶血性弧菌情况和由其引起食源性腹泻的危险性。方法:监测本区内超市、菜市场及餐饮业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对引起食物中毒的可疑样品和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的粪便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对部分所分离菌株进行毒力检测(神奈川试验和脲酶试验)、血清分型和rDNA(核糖核酸)指纹图谱分析,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1)超市、菜市场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检出率35.0%,餐饮部门阳性率8.6%,总阳性率22.7%;(2)从2家餐饮单位的可疑食物中毒样品(水产品和凉拌菜)中分离出4株副溶血性弧菌;(3)检测303份腹泻病人的粪便,分离出腹泻病原菌76株,排在前三位的是副溶血性弧菌33株,占腹泻病原菌的43.42%,以6~10月份最多;各种沙门菌16株,占21.05%;第三是志贺氏菌13株,占17.11%。(4)对其中27株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其毒力基因tdh(神奈川试验)全部阳性t,rh基因(脲酶试验)有3株阳性(从食品中分离),其余全部阴性;27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别属于17个不同的血清型r,DNA指纹图谱分为22个核糖型。提示除由一起食物中毒病人粪便中分离的6株菌外,其余各菌株间同源污染的可能性较小。结论:通州区水产品污染副溶血性弧菌比较严重且菌株均具有致病性。临床病例腹泻病原菌检测结果提示,副溶血性弧菌近年已经上升为引起食源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应引起临床和预防部门的重视。
- 张兰荣张扬周景林罗宇馨佟玲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腹泻病原菌毒力血清分型
- 2017年北京市通州区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监测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及分布特点,为新形势下采取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健康人群,共250人,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测定乙脑抗体水平.结果2017年通州区健康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为84%(210/250),不同区域、不同年龄组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户籍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州区健康人群乙脑中和抗体阳性率较高,具备防止乙脑大规模流行的人群抗体基础.应高度关注流动人口及老年人的防病及防蚊灭蚊宣传教育,持续将乙脑的发病控制在低水平.
- 高洁李仁清邹林高翔张冲佟玲张萍付茵赵春艳崔燕周景林
-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
- 2019年北京市某幼儿园1起聚集性发热疫情的病原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 2020年
- 目的了解2019年北京市某幼儿园聚集性发热疫情的病原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采集北京市某幼儿园聚集性呼吸道发热疫情的病例咽拭子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和呼吸道细菌进行核酸筛检。对肠道病毒筛查阳性的标本利用肠道病毒VP1区特异性引物进行VP1片段扩增和测序,并对测序序列进行BLAST比对和进化关系分析。结果在收集的5例病例标本中,共检测到4例肠道病毒阳性标本,其他呼吸道病毒和呼吸道细菌检测均为阴性。VP1序列BLAST结果显示,4例肠道病毒均为柯萨奇病毒A6型(CVA6)。进化关系分析显示,该病毒与中国云南2018年的1株引起手足口病的CVA6毒株高度同源。结论北京市该起呼吸道聚集性发热疫情是由肠道病毒CVA6型引起。
- 李洪军邹林杨艳娜郗璐甄博珺佟玲张铁钢张国峰
- 关键词:肠道病毒血清型
- 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幼儿园儿童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疫情的病原学调查
- 2024年
- 以2023年4月北京通州区3所幼儿园出现流感样病例症状(发热、咳嗽、咽痛、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者为研究对象,采集鼻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采集的标本进行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对阳性标本进行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G蛋白高变区序列测序、同源性分析和构建进化树分析。3所幼儿园共收集发热病例25例,年龄为3~8岁,年龄M(Q_(1),Q_(3))为4(3.5,5)岁。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筛查检出10例HRSV阳性确诊病例,总检出率40%(10/25)。分型鉴定及测序分析确认主要流行型别为B亚型HRSV,且与该地区既往流行株高度同源,亲缘关系近。通过病原学调查分析,初步判断此次疫情是以B亚型HRSV为主导流行型别的疫情。
- 邹林张冲佟玲刘肖马静王建国王芳高翔郗璐张建明
- 关键词: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儿童基因分型病原学
- 2019—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哨点医院儿内科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9—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儿内科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住院病例的病原谱及流行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379例SARI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儿鼻咽拭子、呼吸道分泌物,应用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检测病原种类,分析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结果379例SARI患儿中,男性205例,女性174例;0~5岁196例,6~10岁129例,11~15岁54例;175例患儿检测到明确病原。175例SARI病例中,由病毒引起的SARI病例最常见的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由细菌引起的SARI病例最常见的病原为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5岁患儿SARI主要由病毒引起,最常见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体病毒;>5岁患儿SARI主要由细菌引起,最常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自2019年起北京市通州地区≤15岁儿童开始流行肺炎支原体病原菌。结论北京市通州区≤5岁儿童需重点关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5岁儿童则需要重点防控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同年份流行毒株不同,需针对本地优势流行毒株制订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
- 张冲邹林高翔张建明佟玲杨丽丽马静刘肖黄芳张猛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
- 2019-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病原谱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9—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哨点医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住院病例的病原谱及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SARI患者,采集患者鼻咽拭子或呼吸道分泌物,荧光定量法检测病原及其种类,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纳入SARI病例1124例,其中379例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33.72%。细菌的检出率较高,以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主,检出率较高的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不同年龄段病例数及病原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P=0.0001)。不同年份优势检出病原体不同,2019年肺炎支原体和甲型流感病毒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7.27%(51/187)和17.65%(33/187);2020年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6.67%(10/60)、11.67%(7/60)和11.67%(7/60);2021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4.39%(20/82)和19.51%(16/82);2022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副流感病毒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0.00%(10/50)和12.00%(6/50)。结论北京市通州区SARI病例中细菌性病原体检出率较高,需要关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肺炎支原体的流行。此外,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的流行也不容忽视。不同年份检出的主要病原体不同,需要针对本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防控措施。本研究为国家呼吸道多病原监测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基础数据。
- 邹林张冲佟玲张建明王建国王芳高翔崔淑娟张代涛
-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 北京地区一起3型腺病毒引起发热暴发疫情的实验室确诊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对北京地区一起呼吸道发热疫情进行实验室确诊。方法收集此次呼吸道发热疫情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利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呼吸道病毒和呼吸道细菌进行核酸筛检。对腺病毒筛查阳性的标本,利用腺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3个基因片段(Fiber、Hexon和Penton)扩增和测序,并对测序序列进行BLAST比对和进化关系分析。结果在收集的14份病例标本中,共检测到14份腺病毒阳性。Fiber、Hexon和Penton 3个基因序列BLAST结果显示,14例均为3型腺病毒。进化关系分析显示,该病毒与美国1株2007年流行的3a51型腺病毒(GenBank登录号为KF268123)高度同源。结论北京地区该起呼吸道发热暴发疫情,是由3a51型腺病毒引起的。
- 邹林高翔王建国张冲佟玲杨丽丽杨艳娜王艳春李洪军张铁钢张国峰
- 关键词:人腺病毒基因型
- 2007-2009年北京市通州区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对北京市通州区2007-2009年从食品中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关资料的数据库。方法对20株食源性VP进行神奈川试验,脲酶试验,血清分型和核糖体核酸(rDNA)指纹图谱分析,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20株食源性VP的神奈川试验均为阳性,其中有2株脲酶试验为阳性,血清分型显示20株食源性VP分属于14个不同的血清型别,rDNA指纹图谱将20株食源性VP分为16个核糖体型。结论在通州区食品中检出的VP都具有致病性。在不同的年份,既存在着拥有同源关系VP的重复流行,也会有新的分子型别的VP菌株出现。本研究建立了通州区食源性VP的生化性状和分子图谱数据,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由VP引起的食源性疾患的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 张扬张兰荣周景林金岳佟玲甄博珺迟复平王宝兰
- 关键词:血清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