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田野

作品数:41 被引量:164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北省防雷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华中区域气象中心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5篇电气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3篇雷电
  • 8篇地闪
  • 8篇电流
  • 8篇灾害
  • 8篇雷电灾害
  • 7篇小波
  • 7篇小波分析
  • 7篇雷暴
  • 7篇雷电流
  • 6篇电阻
  • 6篇接地电阻
  • 6篇地电阻
  • 5篇电阻测试
  • 5篇闪电
  • 5篇气候
  • 5篇接地电阻测试
  • 5篇雷电参数
  • 4篇电阻测试仪
  • 4篇气候变化
  • 4篇接地电阻测试...

机构

  • 41篇湖北省防雷中...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湖北省气象信...
  • 1篇武汉区域气候...

作者

  • 41篇余田野
  • 29篇王学良
  • 17篇张科杰
  • 13篇朱传林
  • 10篇贺姗
  • 7篇王小飞
  • 6篇刘学春
  • 6篇柴健
  • 5篇史雅静
  • 4篇赵朝胜
  • 3篇李国梁
  • 2篇黄克俭
  • 2篇张谦
  • 2篇李政
  • 2篇余蓉
  • 2篇杨仲江
  • 2篇文舸一
  • 2篇王义琴
  • 2篇赵涛
  • 2篇李享

传媒

  • 4篇气象科技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暴雨灾害
  • 2篇高电压技术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2篇第33届中国...
  • 1篇电子测试
  • 1篇公路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电瓷避雷器
  • 1篇自动化与仪器...
  • 1篇热带地理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计算机与现代...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电子设计工程
  • 1篇第29届中国...
  • 1篇第34届中国...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ArcEngine技术的闪电密度等值线的自动绘制被引量:1
2014年
提出利用ArcEngine和Eclispe RCP技术,并采用降维统计密度的方法,实现了闪电密度等值线的自动绘制。分析了闪电密度等值线的自动绘制步骤,结合ArcEngine给出了常用的三种插值算法,同时给出了闪电密度等值线绘制关键步骤的主要思想及部分关键代码。使用oracle数据库处理庞大的闪电数据,同时,加入Job后台任务处理机制,避免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出现"假死机"的现象。结合武汉地区的闪电数据,以ArcEngine组件提供的反距离加权插值(IDW)方法为例,自动绘制了闪电密度等值线。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关闪电的科研及业务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朱传林王学良柴健杨仲江余田野
关键词:ARCENGINEECLIPSERCP降维思想
湖北省地形特征对雷电参数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根据2007—2019年湖北省地闪监测数据、地表覆盖数据以及数字地形高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研究了地表覆盖类型、海拔、坡向、坡度4类地形信息数据与闪电频数、正闪比例、地闪回击强度、地闪回击陡度等雷电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建成区单位面积闪电频数和小幅值地闪比例较高,分别为87.1次/km^(2)和8.6%;(2)耕地区和水域区地闪回击陡度值较高;(3)湖北省地闪回击主要集中在海拔0~700 m、坡度0.5°~35°,地闪回击密度随海拔增加呈减少趋势,地闪回击强度平均值随海拔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地闪回击陡度平均值随海拔增加而减少;(4)坡向朝南或朝东地闪回击密度较高,坡向朝南或朝北地闪回击强度平均值较高;(5)不同坡度区间和海拔区间雷电参数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
余田野徐达军余彦龙贺姗
关键词:雷电参数海拔坡度坡向
2007-2019年湖北省地闪分布特征及雷电强度等级划分被引量:6
2021年
根据2007—2019年地闪监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湖北省闪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融合地闪密度和雷电流强度,提出雷电强度的概念,并完成湖北省雷电强度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湖北省以负极性闪电为主,占94.7%,平均正地闪强度为50.2 kA、负闪36.0 kA、总闪37.0 kA。闪电活动主要集中在全年的3—9月、全天的14—20时,闪电活动较弱的月份、时段发生正地闪的比例较高。正地闪强度月变化大致呈“V”型,总闪电和负地闪强度逐月波动变化。雷电流强度日变化主要呈单峰单谷型,正地闪强度09时最大,15时最小,总闪电和负地闪13—14时雷电流强度最小,05时最大。地闪密度和雷电流强度存在地域性差异,整体呈东高西低分布特征。湖北省雷电强度可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高值区主要位于湖北东部的大别山、幕阜山与江汉平原交汇地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湖北西南、湖北西北以及湖北个别边缘区域雷电强度等级较低;中值区主要分布在湖北中部平原一带。
余田野王学良张科杰赵涛王小飞
关键词:地闪密度
近53年中国雷暴气候时空分布特征及东亚夏季风影响研究
为研究我国雷暴气候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利用1961―2013年我国722个气象台站雷暴日资料,统计分析了我国雷暴日数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雷暴气候可划分为四个区域:北方中雷区、南方多雷区、高原多雷区和西北...
王学良余田野汪姿荷张科杰
关键词:雷暴气候气候变化小波分析夏季风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1975—2013年青藏高原地区气象台(站)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小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雷暴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39年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9 d,属多雷暴气候区域,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占全年的65.2%;近39年青藏高原年平均雷暴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雷暴初日推迟趋势明显,雷暴终日有弱的提前趋势;通过小波分析,年平均雷暴日数主要存在着13年的长周期和6年左右的小周期振荡。
余田野冯又华余秋实
关键词:雷暴气候特征小波分析青藏高原
基于LLS的多回击地闪回击时间和回击间距的统计特征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回击地闪参数分布特征,为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和雷电物理研究提供参考,根据湖北省气象部门雷电定位系统(LLS)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监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多回击次数、回击时间和回击间距等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负和总地闪平均多回击百分比分别为2.13%、35.06%和32.97%;多回击正、负、总地闪的算术平均和几何平均间隔时间分别为101.17、136.38、136.30和67.43、107.75、107.65 ms,持续时间分别为104.29、239.70、239.15和70.28、203.22、202.68 ms。多回击地闪平均间隔时间随回击次数的增加呈自然对数减少,平均持续时间随回击次数的增加呈自然对数增加;多回击正地闪回击间距和回击半径约为4 km,多回击地闪平均回击间距约1.7 km、回击半径约2.2 km;多回击地闪中,80%以上的回击间距≤3km,回击半径≤4 km,97%以上的回击半径≤8 km。多回击地闪随着回击次数增加,回击间距呈自然对数减少,回击半径呈自然对数增加。多回击地闪的平均间隔时间大小与LLS探测地闪回击效率和资料统计方法有关;多回击地闪间隔时间、持续时间、回击间距和回击半径年、月和日变化特征是否具有普遍性及其产生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学良成勤谷山强王清龙谷山强余田野
关键词:云地闪持续时间
一种基于雷电定位系统的地闪等级划分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雷电定位系统监测领域,提供一种基于雷电定位系统的地闪等级划分方法。本发明方法结合数字地形栅格数据,给出了研究区域地闪回击密度的数学计算模型,在综合考虑区域地闪回击密度和地闪回击幅值的基础上引入了地闪强度概念,...
余田野王学良张科杰史雅静贺姗邳莹
文献传递
基于LLS的雷电流波头时间分布特征
为进一步研究雷电流波头时间分布特征,以满足雷电防护工程设计、雷击风险评估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需要,根据湖北省2007-2013年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监测的雷电流相关参数...
王学良张科杰余田野汪姿荷
关键词:雷电定位系统雷电流波形
文献传递
关于《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的说明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更好的理解GB 50343-2012,采取与GB 50343-2004进行逐条逐字的对比,并结合多年来的防雷工作经验,参考GB 50057-2010、GB/T 21714.2-2008等现行技术规范,给出关于GB 50343-2012的一些理解,以便能够更好的指导对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施工和检测等工作的指导。
王小飞余田野姜煜刘毅
关键词:GB雷击风险评估电子信息系统电涌保护器
我国中部五省雷暴日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6
2013年
为研究中部五省雷暴日时空分布特征,利用1961―2010年中部五省85个气象台站雷暴日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和EOF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其雷暴日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中部五省初雷日期和终雷日期没有表现出提前或推迟的趋势,年平均雷暴日整体呈下降趋势,夏季雷暴日的减少是影响年雷暴日减少的主要原因。中部五省年平均雷暴日为41d,其中春季占全年雷暴日的30.3%,夏季占57.6%,秋季占8.5%,冬季占3.6%;五省平均初雷日期在3月1日或2日,从南至北初雷日期依次推迟,南北最大相差近3个月;终雷日期在10月4日或5日,终雷日期是南晚北早,南北最大相差近2个月;雷暴日月变化曲线呈双峰型,主峰在7月或8月,次峰在4月;通过小波分析,年平均雷暴日主要呈11a、17a和6a、4a左右的振荡周期;长江以北地区,20d<年平均雷暴日≤40d,属多雷暴地区;长江以南地区,年平均雷暴日>40d,属于高雷区或强雷区,其中赣南和湘南少部分地区年平均雷暴日>60d,属强雷区。根据EOF分析,将五省年平均雷暴日空间分布划分为:一致型、南北反相型、梅雨型和局地型等4种类型。年平均雷暴日整体呈下降趋势的原因,可能与夏季风的强弱和大气环流突变有关。
王学良余田野朱传林杜良敏刘学春
关键词:雷暴日小波分析EOF分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