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
- 作品数:29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利用反向膜杂交技术快速检测临床感染深部念珠菌
- 李从荣李娟余华李艳
- 利用反向膜杂交技术快速检测临床感染深部念珠菌
- 目的建立PCR结合反向膜杂交技术快速检测临床感染深部念珠菌的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评估,以指导临床早期合理用药。方法根据真菌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1(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s,ITS)的...
- 李从荣李娟余华李艳
- 文献传递
- 563株肺炎克雷伯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调查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杆菌株,按全国临床检验规程分离鉴定,并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5年间共分离出563株肺炎克雷伯杆菌,以痰标本分离率最高(64.48%)。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8%以上;对庆大霉素、头孢呋肟钠、头孢西丁的耐药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结论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进行及时鉴定和药敏分析,把握其耐药趋势,可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何紫琪李从荣杨艳兵李娟余华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杆菌抗生素耐药性
- 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同种免疫评价分析
- 2017年
- 目的:通过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同种抗体分布、是否发生输血反应及其与年龄、疾病状态等因素的关系来评价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同种免疫状况。方法:对3 172例输血的恶性肿瘤患者用全自动分析仪进行红细胞同种抗体筛查,对筛查阳性者进一步鉴定其特异性,然后分析红细胞同种抗体类别及产生患者输血史、妊娠史、年龄、疾病状态、是否发生输血反应等。结果:在3 172例输血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共检出7例红细胞同种抗体,发生率约为0.22%,其中RH系统4例(3例抗-E、1例抗-cE)占57%,MNS系统2例(均为抗-M),约占29%,Lewis系统1例(抗-Lea),约占14%;恶性肿瘤早期和中期各有4例和3例;40~50岁年龄组4例,其他年龄组各1例;7例患者均有输血史或(和)妊娠史;输血前后均未发生输血反应。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同种免疫发生率较低,这可能与患者的年龄、疾病状态及所接受的治疗等因素相关;产生的红细胞同种抗体以有临床意义的抗Rh类抗体为主。
- 徐朴何紫琪周愫杨游余华
- 关键词:恶性肿瘤红细胞同种免疫同种抗体输血反应
-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对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动态比浊法检测67例老年高危患者的血浆BG浓度,并与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7例高危患者,G试验31(46.27%)例阳性,真菌培养法21(31.34%)例阳性.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浆BG中位数浓度为45.97 pg/ml;非真菌感染组浓度为5.00 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38,P<0.01).若以真菌培养为标准,G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48%,73.91%,61.29%和94.44%.结论 G试验对于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具有早期、快速的诊断价值.
- 杨艳兵李从荣郝世勇李娟余华
- 关键词:真菌老年人
- HBV无症状携带者血清中HBsAg与HBV-DN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HBV无症状携带者血清者HBsAg的浓度与HBV-DNA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HBsAg的含量是否可以反映乙肝无症状携带者体内病毒的复制情况。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0日HBV无症状携带者中同时进行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检测HBV-DNA的病例119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9例患者血清HBsAg的浓度与HBV-DNA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0.71(P<0.05),HBV-DNA复制活跃的患者体内HBsAg的浓度较高。结论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进行定量检测可反映其体内HBV-DNA的复制情况,两者之间的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化学发光法测定HBsAg简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在乙肝的临床诊疗中,有助于疾病的观察,用药,提高疗效及判断预后。
- 余华李从荣李娟汤永飞胡慧霞吴青
- 关键词:HBSAG无症状携带者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影响载脂蛋白B基因甲基化水平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载脂蛋白B(ApoB)DNA甲基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化分析仪Olympus 5400检测HCV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ApoB的水平,RT-PCR检测人肝癌细胞系Huh7和含JFH-1株HCV病毒感染的Huh7.5.1细胞系中ApoB mRNA的水平,比较两种细胞系DNA甲基化酶活性的差别,分析加入不同剂量的甲基化酶抑制剂后ApoB mRNA的水平变化.结果 HCV患者ApoB的水平为0.67±0.14 μmol/L,健康对照组为0.98±0.26 μmol/L,ApoB mRNA在Huh7.5.1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Huh7细胞,且HCV感染可以增加细胞核内DNA甲基化酶的活性,甲基化酶抑制剂能剂量依赖地促进ApoB mRNA表达.结论 HCV通过增加DNA甲基化酶活性来抑制ApoB的表达.
- 郝世勇李从荣祝成亮余华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载脂蛋白B甲基化
- 白细胞介素-1家族基因型与老年人冠心病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家族(IL-1α、IL-1β)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基因型与老年人冠心病风险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了32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318例老年对照者IL-1家族基因型,同时检测了血脂水平。结果老年冠心病组IL1Ra“TT”和IL-1Ra“I/I与I/Ⅳ”基因型频率为90.3%,而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均为82.4%,与对照组比较,IL-1Ra“TT、I/I或I/Ⅳ”基因型携带者,其患老年冠心病的风险是IL-1Ra“CC或TC”和IL-1Ra“I/Ⅱ或Ⅱ/Ⅱ”基因型的1.98倍(x^2=8.55,95%CI:1.25-3.16);在老年冠心病人群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IL-1Ra“TT”和IL-1Ra“I/I与I/Ⅳ”基因型频率为96.2%,而稳定型心绞痛组基因型频率均为84.8%,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其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风险为4.54倍(x^2=12.17,95%CI:1.81~11.36);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IL-1α-889“CT或TT”基因型频率为22.8%,而稳定型心绞痛组基因型频率为7.6%,IL-1(-889)“CT或TT”基因型携带者,其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风险约是IL-1α(-889)“CC”基因型的3.59倍(x^2=14.93,95%CI:1.82~7.03);各组基因型间血脂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人群中,IL-1α(889)“CT或TT”基因型携带者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风险较高,而IL—IRa“CC、TC、I/Ⅱ或Ⅱ/Ⅱ”基因型携带者患老年冠心病或患严重老年冠心病的风险较低。
- 徐朴李艳余华
- 关键词:冠心病白细胞介素-1
- 反向膜杂交技术快速检测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qnr方法的建立
- 2009年
- 目的结合PCR与反向膜杂交技术,探讨建立快速筛查细菌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nr的方法。方法将qnr各亚型的特异性探针加尾后固定于尼龙膜上,用标记生物素的各亚型引物分别扩增经提取的细菌DNA,与固定在膜上的探针杂交。结果25株qnr阳性菌株中,有6株qnrA阳性菌株,9株qnrB阳性菌株,10株qnrS阳性菌株。所有阳性菌株均能通过反向膜杂交检测到相应的qnr基因的亚型,且可以在同一张膜上进行检测。结论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临床病原微生物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这对于指导临床及时合理用药,采取措施防止耐药菌的传播均有重要意义。
- 李从荣黄俊余华李艳
- 关键词:QNR基因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药敏结果分析
- 2011年
- 目的调查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耐药情况。方法对疑似支原体感染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3 416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标本中,单纯Uu感染3 122例(91.39%),单纯Mh感染51例(1.49%),Uu与Mh双重感染243例(7.11%)。单纯Uu感染对林可霉素、诺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单纯Mh感染对红霉素、罗红霉素耐药率较高;Uu与Mh混合感染对林可霉素、诺氟沙星耐药率较高。结论支原体耐药现象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 杨艳兵李从荣李娟余华
-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