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真

作品数:1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卤代
  • 14篇卤代烃
  • 14篇挥发性卤代烃
  • 7篇海-气通量
  • 6篇通量
  • 5篇通量研究
  • 5篇海-气
  • 3篇气中
  • 3篇海洋大气
  • 3篇海域
  • 2篇中肋骨条藻
  • 2篇三角褐指藻
  • 2篇秋季
  • 2篇微藻
  • 2篇邻近海域
  • 2篇近海
  • 2篇近海域
  • 2篇长江口
  • 2篇长江口及其邻...
  • 1篇东海原甲藻

机构

  • 16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北部湾大学

作者

  • 16篇何真
  • 15篇杨桂朋
  • 2篇于红
  • 2篇陆小兰
  • 2篇张婧
  • 2篇袁达
  • 2篇刘珊珊
  • 2篇李冠霖
  • 1篇陈岩
  • 1篇周立敏

传媒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海洋学报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秋季东海挥发性卤代烃的分布和海-气通量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于2015年10月19日~11月02日对东海表层海水和PN断面不同深度海水中4种VHCs浓度进行了测定,并同时测定了调查海域大气中C_2Cl_4和3种CFCs浓度.海水中CH_3I、CH_3Br、CHBr_3和C_2Cl_4浓度水平分布总体呈现近岸高于外海的趋势;PN断面4种VHCs浓度高值出现在表面混合层.海水中4种VHCs分布受到长江冲淡水、黑潮水、生物生产释放以及人为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CH3I与Chl-a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推断浮游植物生物量可能影响碘甲烷浓度分布.CH_3I与CH_3Br和CHBr_3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推测3种VHCs存在相似的来源或去除机制.东海大气中3种CFCs大气浓度值低于全球平均值,表明我国CFCs的排放逐步降低.后向轨迹分析表明来自近岸陆源污染物的扩散和输送是东海大气中C_2Cl_4、CFC-11、CFC-113和CFC-114的重要来源.海水中4种VHCs海-气通量的估算结果表明秋季东海是大气中CH_3I、CH_3Br、CHBr_3和C_2Cl_4的源.
李冠霖何真杨桂朋袁达
关键词:挥发性卤代烃海洋大气海-气通量
抗生素对微藻的毒性作用和卤代烃释放的影响
2023年
探究了磺胺二甲基嘧啶(SMZ)和氧四环素(OTC)对中肋骨条藻的毒性作用及挥发性卤代烃(VHCs)释放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10mg/L SMZ和OTC在暴露中后期抑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对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浓度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的最大抑制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0.74%,91.25%,83.46%和87.16%,87.04%,87.43%.抗生素暴露下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较对照组低;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抗生素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2种抗生素高浓度暴露对微藻生长均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中SMZ毒性抑制作用高于OTC.抗生素暴露诱导藻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量增加.另外,抗生素的添加对VHCs的释放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可能是由于卤过氧化物酶(HPO)催化H_(2)O_(2)进行卤化反应产生抗氧化应激的VHCs,避免过量ROS对藻细胞造成损伤.由此说明,微藻3种VHCs的释放对抗生素的响应受到微藻的生物量及HPO酶催化机制共同控制.
阎学凤杨斌于红杨桂朋何真
关键词:抗生素中肋骨条藻挥发性卤代烃
温度和pCO_(2)对中肋骨条藻释放挥发性卤代烃的影响
2023年
挥发性卤代烃(volatilehalocarbon,VHCs)是大气中一类重要的臭氧层破坏者和环境污染物,海洋微藻释放是大气VHCs的重要来源,在调节全球气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在2个温度(T=20、25°C)和2个CO_(2)分压(pCO_(2)=395、790 mg/L)条件下,模拟研究了温度和pCO_(2)升高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和3种VHCs(CHBr_(3)、CHBr_(2)Cl和CHBrCl_(2))释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CO_(2)=395 mg/L,T=25°C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情况最佳;pCO_(2)=790 mg/L,T=20°C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情况最差。温度升高时,CHBr_(3)、CHBr_(2)Cl和CHBrCl_(2)的平均浓度分别增加了10.55%、9.45%和12.18%;pCO_(2)升高时,CHBr_(3)和CHBrCl_(2)的平均浓度分别降低了19.29%和30.80%;温度和pCO_(2)同时升高时,CHBr_(3)和CHBr_(2)Cl的平均浓度分别增加了8.06%和29.02%。该结果表明,温度和pCO_(2)同时升高对中肋骨条藻VHCs释放产生了协同效应,加剧了温室气体VHCs的释放。
尹丽菁杨斌于红杨桂朋何真
关键词:气候变化挥发性卤代烃中肋骨条藻
光照和硝酸盐浓度对东海原甲藻和三角褐指藻释放挥发性卤代烃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海洋中产生的挥发性卤代烃(Volatile Halocarbons,VHCs)是氯、溴和碘进入大气的重要载体。海洋藻类能够产生损耗大气中臭氧的VHCs,尤其是海洋微藻已被证明是大气中一些VHCs的主要贡献者。环境因素对海洋微藻产生VHCs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主要研究了光照和硝酸盐浓度对微藻释放VHCs的影响。将海洋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置于密封的玻璃容器中,并在不同光照条件(20μmol/(m2·s)、70μmol/(m2·s)和140μmol/(m2·s))及不同硝酸盐浓度(1 mg/L、5 mg/L、10 mg/L和50 mg/L)下进行无菌单种培养,分析碘甲烷(CH3I)、二溴甲烷(CH2Br2)、一氯二溴甲烷(CHBr2Cl)和三氯乙烯(C2HCl3)4种VHCs的生产。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技术对其中的VHCs进行提取和分析。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和硝酸盐浓度会影响两种微藻对VHCs的释放,但是对不同VHCs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CH3I的释放受光照强度和硝酸盐浓度变化的影响比较显著。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大,两种微藻对CH3I的释放量越大。适当的硝酸盐浓度(>5 mg/L)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种微藻对CH3I的释放。
倪洁刘珊珊刘珊珊杨桂朋杨桂朋
关键词:挥发性卤代烃东海原甲藻三角褐指藻光照硝酸盐
夏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海水及大气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分布与海-气通量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挥发性卤代烃(Volatile halocarbons,VHCs)是大气中重要的痕量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和大气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运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于2016年7月4—16日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6种常见的挥发性卤代烃(CFC-11、CFC-12、CH2Cl2、CCl_4、C_2Cl_4、CHBr3)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同时,测定了大气中的CCl_4、CFC-11、CFC-12和C_2Cl_4浓度.结果表明,受陆源输入、水团及生物作用因素的影响,海水中6种VHCs的浓度分布总体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趋势.受地理位置和水文等条件影响,不同的VHCs垂直分布有所差别,但浓度的高值区出现在0~20 m水体中.相关性分析表明,CHBr3与Chl-a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CHBr3分布受到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CCl_4、C_2Cl_4与CFC-11显著正相关,推测三者拥有相似的来源.另外,分析结果显示,CHBr3与pH之间没有相关性.大气中除CFC-11外,CCl_4、CFC-12和C_2Cl_4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全球平均值.大气中4种VHCs浓度分布表现出近岸高、外海低的趋势.后向轨迹分析表明,近岸的陆源污染及大气的扩散输送是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上方大气VHCs的重要来源.采用双膜模型估算了卤代烃的海-气通量,结果表明,夏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是大气中CCl_4、C_2Cl_4、CHBr3、CH2Cl2的源.
李成帅何真张婧杨桂朋
关键词:挥发性卤代烃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海-气通量
中国陆架海挥发性卤代烃的分布、来源与海-气通量研究
挥发性卤代烃(VHCs, Volatile halocarbons)是大气中一类重要的痕量温室气体,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气中VHCs既有人为来源,也有天然来源。海洋在挥发性卤代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何真
关键词:陆架海挥发性卤代烃
冬季中国东海海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分布特征和海-气通量
挥发性卤代烃是大气中重要的痕量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和大气化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运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于2009年12月23日-1月5日对中国东海表层海水和PN断面不同深度海水中4种挥发性卤代烃(VHCs)进行了测定,并...
何真陆小兰杨桂朋
文献传递
春季东海海水和大气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挥发性卤代烃(VHCs)是大气中一类重要的痕量温室气体和臭氧破坏者。于2017年5月对东海海水及大气中CFC-11(CC13F)、CFC-12(CC12F2)、CFC-113(CC12FCC1F2)和CH3I的浓度进行了同步测定,讨论了4种VHCs浓度水平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估算了CFC-11、CFC-12和CH3I的海-气通量。结果表明,表层海水中CFC-11、CFC-12、CFC-113和CH3I浓度平均值分别为(8.1±5.1)、(3.9±1.6)、(10.4±2.3)和(6.3±2.7)pmol/L。VHCs浓度高值出现在东海东北部和闽浙沿岸海域,显著受水团、生物活动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相关性分析发现海水中CH3I浓度与Chl a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r=0.403,p<0.01),说明CH3I浓度分布可能主要受浮游植物生产释放的影响。大气中CFC-11、CFC-12、CFC-113和CH3I的浓度平均值分别为(9.8±1.0)、(21.1±2.4)、(3.0±0.9)和(0.2±0.2)pmol/L。结合气象参数(风速和风向)和后向轨迹模拟计算分析可得,陆源污染气团的输送、外海气团的扩散和海-气交换是影响大气中VHCs浓度分布的重要因素。海-气通量的估算结果表明春季东海是大气中CFC-11和CFC-12的汇,是CH3I的源。
魏英何真杨桂朋
关键词:挥发性卤代烃海洋大气海-气通量
冬季中国东海海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分布特征和海-气通量被引量:10
2013年
挥发性卤代烃是大气中重要的痕量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和大气化学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于2009年12月23日~2010年1月5日对中国东海表层海水和PN断面不同深度海水中4种挥发性卤代烃(VHCs)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海水中CHCl3、C2HCl3、C2Cl4和CHBr3浓度平均值及范围分别为23.04 pmol·L-1(6.04~107.81 pmol·L-1)、18.18 pmol·L-1(10.67~32.35 pmol·L-1)、3.72 pmol·L-1(0.39~9.77 pmol·L-1)和24.33 pmol·L-1(13.44~33.01 pmol·L-1).4种VHCs浓度水平分布总体呈现近岸高、外海低的趋势;PN断面4种VHCs的浓度最大值出现在上混合层(50 m以浅).4种VHCs浓度的分布总体上受到长江冲淡水和黑潮水及生物活动的共同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2HCl3与C2Cl4浓度呈现显著正相关,推测二者存在相似的来源;CHBr3浓度与叶绿素a浓度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推测CHBr3分布受到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海-气通量估算表明,冬季调查海域是大气中CHCl3、C2HCl3和CHBr3的源.
何真陆小兰杨桂朋
关键词:挥发性卤代烃海-气通量PN断面
微塑料对微藻生长及其释放三卤代甲烷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研究了聚苯乙烯微塑料(PS, 0.5μm, 10~100mg/L)在120h内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的生长及其释放三卤代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PS显著抑制三角褐指藻的生长.高浓度的PS(100mg/L)条件下,三角褐指藻的细胞生长,叶绿素a含量及光合效率的最大抑制率分别达31.75%,10.38%和8.82%.PS诱导微藻细胞内产生氧化应激,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的含量.培养前期(0~48h),PS引起微藻细胞发生氧化应激,促进三角褐指藻释放3种三卤代甲烷;培养后期(72~120h),PS抑制细胞的生理状态及3种三卤代甲烷的释放.这些结果表明微塑料在一定浓度下会影响藻类细胞生长代谢,三卤甲烷的生产释放是一种通过细胞代谢来抵抗氧化应激的保护机制.
郎小平何真陈岩周立敏杨桂朋
关键词:聚苯乙烯三角褐指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