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明
- 作品数:42 被引量:360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基于复数域混合SVD滤波方法及在随机噪声压制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在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中,压制随机噪声是其中的关键处理环节.传统的频率空间域预测滤波方法,容易使得去噪后高频段的有效信号严重畸变,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分辨率.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域混合SVD滤波法压制三维地震数据中随机干扰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时空域对地震数据作傅里叶变换,再依据Eigenimage滤波法与Cadzow滤波法建立混合Hankel矩阵,然后对其运行奇异值分解,最后通过秩约化的方法来压制随机干扰.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去除随机噪声,保护有效波,明显地改善了叠后三维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 曹中林曹中林何光明陈浩凡曾旖何光明陈丹
- 关键词:随机噪声复数域HANKEL矩阵
- 初至波地震层析技术及其在四川复杂地区的应用被引量:13
- 2006年
- 近地表速度场的重建是获得准确静校正量的关键。根据实际地震数据的初至波时间建立初始速度模型;采用改进的最短路径射线追踪算法进行正演;利用改进的约束带阻尼联合迭代重建技术(CDSIRT)求解大型、稀疏的方程组来反演近地表的速度场。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稳定、快速、准确地重建复杂地区的近地表速度场,建立准确的近地表速度场,从而可计算准确的静校正量,保证复杂地区的构造成像。
- 陈爱萍梁波邹文何光明李亚林李志荣
- 关键词:初至波最短路径射线追踪
- 量子遗传算法在大地电磁反演中的应用被引量:22
- 2009年
- 量子遗传算法(QGA)以量子理论为基础,通过利用量子位编码代替经典遗传算法的二进制位编码,利用量子旋转门定向更新种群来代替传统方法中种群的选择、交叉和变异过程,使得算法具有一定的内在并行运算能力和量子的隧道效应,从而加快了搜索速度,改善了收敛速度,并具有更强的全局寻优能力.本文针对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非线性、多极值特点提出一套实现方案,通过理论模型和实测数据试验对比研究,表明量子遗传方法在大地电磁反演中的寻优质量和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遗传算法.
- 罗红明王家映朱培民师学明何光明陈爱萍魏明
- 关键词:量子遗传算法大地电磁反演全局寻优遗传算法
- 构造倾角约束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研究及应用
- 偏移倾角控制着实际偏移成像时的偏移孔径,偏移倾角过大计算耗时,偏移倾角过小,无法实现陡倾角地层的成像,高陡复杂构造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过程中,为了保证高陡倾角的成像,在选取偏移孔径参数时,往往采用大孔径,导致偏移噪声的问题,...
- 张恩嘉张晓斌何光明房平超王晓阳
- 关键词:偏移孔径叠前深度偏移
- 用地震速度反演重建声波曲线被引量:7
- 1994年
- 由于受地震仪器观测精度及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限制,地震反演的速度曲线所能达到的分辨率能力,不能满足勘探目标的需要(例如,10m以内的薄互层反演)。现设想地层沉积结构具有分形的特征,则可通过分形计算求得速度变化细节,尽可能地逼近实测的声波曲线。我们将这种由地震速度反演曲线进行分形计算的结果称为“重建的声波曲线”。通过对实际资料的试算表明,在声测资料较理想的情况下,重建的声波曲线与实测的声波测井曲线有很好的相关性,其相关值可以达到0.8以上。
- 何光明高如曾韩德贵康昆
- 关键词:反演声波测井测井
-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复杂地区三维资料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3
- 2006年
- 在四川东部复杂地区,地表起伏大,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表层速度变化剧烈;地腹构造褶皱强烈,逆冲断层发育,地震波传播速度纵横向变化大。为了得到好的成像效果,在作好静校正处理的基础上还要选择合适的偏移方法。折射层析静校正通过迭代求解,获得表层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静校正量的计算,它将首波方法的稳定性和回折波方法的灵活性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地区静校正问题;叠前时间偏移是复杂构造成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适应纵横向速度变化较大的情况,适用于大倾角的偏移成像。影响偏移成像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偏移孔径和偏移速度。偏移孔径过小,偏移剖面将损失陡倾角的同相轴;偏移的孔径过大,会降低低信噪比资料的偏移质量,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倾角来确定孔径。叠前偏移对偏移速度较敏感,较小的速度误差都可能影响偏移成像效果,在实际使用中通过迭代确定最佳偏移速度。文章对多个复杂地区的三维资料进行了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获得了归位精度高、质量好、断层断点清楚的成像剖面,为完成地质任务提供了较好的资料。
- 何光明贺振华黄德济王翠华张毅
- 关键词:四川盆地静校正叠前偏移地震剖面
- 一种提高地震数据存储IO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地震数据存储IO性能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通过在地震数据处理计算机集群的各计算节点内存中构建虚拟磁盘用于存储地震数据,并对多个计算节点的内存虚拟磁盘进行分组,建立数据对象‑虚拟磁盘映射链表,实现地震数...
- 李振何光明巫芙蓉杨晓金德刚赵辉王博涛周跃宗
-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四川盆地川中地区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川中地区地下地质情况复杂,高速盐岩层厚度的剧烈变化导致下覆地层构造形态发生畸变,为解决这一问题,对该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文章介绍了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的方法原理,阐述了如何建立较准确的深度-层速度模型这一关键技术,并将叠前深度偏移同叠前时间偏移的成像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三维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由于盐岩层的影响而不易获得准确的速度模型的难题,消除了速度异常,使地下构造形态得到了正确的成像,为落实地腹构造及圈闭规模、高点位置、断层展布和储层预测提供了可靠依据。
- 王翠华何光明张帆曾旖何汶礼李宏伟肖敏朱敏
- 关键词:叠前深度偏移
- 起伏地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在川东高陡构造的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起伏地表观测的地震数据通常是先校正到水平基准面,然后进行偏移处理;对于地形、速度的纵横向都变化剧烈的地区,它违背了地震波真实的传播路径,导致偏移剖面的构造形态有可能发生畸变。波动方程基准面延拓技术[1]取代了常规的时移静校正技术,但是充填速度对结果影响很大,容易产生边界效应且不经济。为了解决近地表结构及地覆构造都非常复杂地区的地震资料的更精确成像,应用Reshef提出的"逐步—累加延拓"概念,采用频率—空间域的有限差分法算法来实现基于起伏地表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偏移结果表明,只要建立起精确的深度域层速度模型,对于复杂地表及复杂地覆构造区域都能很好地成像,该方法是解决复杂地表和复杂地下介质成像的一种有效手段。
- 陈爱萍李亚林何光明杨智超邹文
- 关键词:地震数据处理基准面校正延拓叠前偏移
- 断层系的分维及储层裂缝发育带的预测技术被引量:20
- 1996年
- 在勘探和开发碳酸盐岩气藏中,如何寻找和划定断裂及缝洞发育带是一重要研究课题。不同强度、不同受力方式的褶皱,它们的断裂及裂缝发育带的分布不同。要加深对复杂的地质构造,特别是控制油气聚集的断层、裂缝带的认识,仅靠现有地震勘探技术是很难实现的,用分形分维原理预测储层裂缝发育带可望有所突破。
- 高如曾何光明刘开时王域辉廖淑华
- 关键词:碳酸盐岩气藏油气聚集裂缝发育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