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余容
- 作品数:176 被引量:1,008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华南地区桑园和荒地生境内红火蚁食物组成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通过对红火蚁觅食搬运的和弃尸堆中的动植物残片取样和鉴定,研究了华南地区桑园和荒地两种生境中红火蚁的食物组成。结果表明:在桑园和荒地中,红火蚁的食物残片无论是在觅食搬运中还是在弃尸堆中均以动物残片为主,分别高达94.92%和68.44%以上,而且两种生境红火蚁食物组成种类相近,只是各类群所占比例略有不同。红火蚁觅食搬运的食物残片种类比弃尸堆中的丰富,在桑园和荒地中,觅食残片共收集到的类群数比弃尸堆残片的类群多8个。
- 张波吕利华陈健高燕钟锋齐国君何余容
- 关键词:红火蚁觅食食物组成
- 温度对十种赤眼蜂体色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温度对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成蜂体色的影响。【方法】分别在18和30℃条件下饲养卷蛾赤眼蜂T.cacoeciae、食胚赤眼蜂T.embryophagum、短管赤眼蜂T.pretiosum、螟黄赤眼蜂T.chilonis、广赤眼蜂T.evanescens、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微小赤眼蜂T.minutum、土耳其赤眼蜂T.turkestanica和稻螟赤眼蜂T.japonicum 10种赤眼蜂成蜂,并采用RGB色彩模式作为体色判别标准对比18和30℃条件下饲养的赤眼蜂的体色差异。【结果】18和30℃下饲养的10种赤眼蜂成蜂体色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18℃下饲养的赤眼蜂成蜂较30℃下饲养的赤眼蜂成蜂体色深。其中卷蛾赤眼蜂成蜂体色的变化最明显:18℃下饲养时胸部为黄褐色、腹部为黑褐色;30℃时胸腹部均为浅黄色。在18和30℃下饲养时,10种赤眼蜂成蜂胸部中胸盾片与小盾片、腹部第1-3节或腹中部的体色变化明显。18℃下饲养的10种赤眼蜂成蜂体色RGB值显著低于30℃下饲养的,且螟黄赤眼蜂、广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和微小赤眼蜂雌成蜂体色的RGB值显著高于雄成蜂。【结论】温度能够显著影响赤眼蜂成蜂的体色,饲养温度越高,赤眼蜂成蜂的体色越浅。
- 朱聪颖王德森肖庄婷韩东良何余容
- 关键词:赤眼蜂温度体色RGB
- 不同接种方式下球孢白僵菌对小菜蛾的致病力被引量:15
- 2010年
- 本文比较了4种接种方式下球孢白僵菌Bb02菌株对小菜蛾2龄和3龄幼虫的致病力。当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7个/mL时,球孢白僵菌对小菜蛾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浸虫法73.79%,涂抹法68.28%,喷雾法51.72%和浸叶法33.79%;对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喷雾法57.93%,浸虫法57.24%,涂抹法55.86%和浸叶法28.28%,虽然浸虫法的校正死亡率稍低于喷雾法,但两者差异不显著。同时,2龄和3龄幼虫以浸虫法处理僵虫率最高,分别达31.25%和29.55%;致死速度最快,LT50分别为3.62 d和4.63 d。认为浸虫法最适于室内准确评价球孢白僵菌对小菜蛾的致病力。
- 雷妍圆吕利华何余容
-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小菜蛾接种方式致病力
- 球孢白僵菌在红火蚁体表侵染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1
- 2010年
-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b04菌株分生孢子对红火蚁Beauveria bassiana工蚁体壁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多分布在红火蚁工蚁节间膜、胸部的褶皱、气门、体壁的凹陷部位、刚毛窝附近,以及着生较密刚毛的足上。萌发的分生孢子在节间膜以及体表缝隙、刚毛窝及刚毛稀少的凹陷部位、胸部褶皱和足胫节处入侵。分生孢子在附着12h后开始萌发,接种后18h附着在节间膜处的孢子首先侵入成功,接种后24h刚毛窝附近孢子萌发入侵,接种后60h胸、腹和足等部位的孢子均成功穿透侵入表皮。分生孢子可以直接以芽管侵入表皮,也可以产生附着胞再侵入。
- 王龙江吕利华何余容谢梅琼
- 关键词:红火蚁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侵染过程
- 玫烟色棒束孢与阿维菌素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玫烟色棒束孢与阿维菌素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与阿维菌素油悬浮剂中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阿维菌素1~5%,玫烟色棒束孢菌粉1~20%,植物油1~20%,乳化剂3~15%,分散剂0.1...
- 何余容谢梅琼王龙江吕利华
- 文献传递
- 氟虫腈防治红火蚁对绿地蚂蚁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饵剂点播、饵剂撒播、药剂灌巢3种不同处理方法防治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对绿地蚂蚁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为绿地红火蚁的防治与本地蚂蚁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州市南沙区绿化地,采用掉落式陷阱法调查研究绿地的蚂蚁群落结构,并对比分析饵剂点播、饵剂撒播、药剂灌巢对蚂蚁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在饵剂点播、饵剂撒播、药剂灌巢和对照4个处理区中共采集到44 361头蚂蚁,分属于8个亚科,33个种;(2)防治前后各处理区之间的蚂蚁种类数变化不大,但其蚂蚁数量却存在明显差异;(3)防治前不同处理类型之间的蚂蚁群落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防治后仅有药剂灌巢区的蚂蚁多样性指数显著升高。【结论】化学防治可以改变蚂蚁的群落结构,药剂灌巢的处理方法可以显著降低蚂蚁的种群数量,并显著提高其处理区的蚂蚁多样性,适用于城市绿地的红火蚁防控。
- 刘杰齐国君吕利华何余容
- 关键词:红火蚁化学防治蚂蚁群落多样性
- 寄生小菜蛾的赤眼蜂蜂种选择Ⅰ.几种赤眼蜂对小菜蛾的寄生潜能评价被引量:17
- 2001年
- 通过组建不同来源的几种赤眼蜂在小菜蛾卵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 ,拟澳洲赤眼蜂和短管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能力最强 ,内禀增长率分别为 0 .4331和 0 .3896 ,是防治小菜蛾的优良蜂种。卷蛾分索赤眼蜂对小菜蛾卵也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 ,内禀增长率为0 .30 76 ,可进一步进行室内繁殖和田间试验。特氏赤眼蜂和新发现的碧岭赤眼蜂对小菜蛾的寄生能力较差 ,其内禀增长率只为 0 .2 0 81和 0 .1 36 2 。
- 何余容吕利华庞雄飞
- 关键词:小菜蛾赤眼蜂实验种群生命表蔬菜害虫天敌
- 拟澳洲赤眼蜂和短管赤眼蜂在菜芯地的扩散动态被引量:8
- 2000年
- 在不同生长期的菜芯地释放赤眼蜂防治小菜蛾 ,当蜂量为 2 0 0 0头 /点时 ,拟澳洲赤眼蜂在田间的有效扩散距离 (寄生率大于 60 %) ,苗期为 3米 ,生长中期和收获期为 4米。短管赤眼蜂在田间的有效扩散距离 ,苗期和生长中期为 4米 ,收获期为 5米 。
- 何余容吕利华庞雄飞
- 关键词:赤眼蜂收获期苗期田间寄生率
- 全文增补中
- 四种赤眼蜂对米蛾利他素的嗅觉反应被引量:10
- 2006年
-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四臂嗅觉仪分别测定了卷蛾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 bactrae、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微突赤眼蜂T.raoi、舟蛾赤眼蜂T.closlerae对来源于米蛾Corcyra cephalom ica卵、米蛾卵浸提液、米蛾腹部鳞片浸提液的利他素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这4种赤眼蜂对米蛾利他素有明显的趋向反应,表现为600 s内,赤眼蜂在处理区的滞留时间比对照区的滞留时间明显延长,二者之间差异显著.
- 吕燕青陈科伟何余容汤才叶建生
- 关键词:赤眼蜂米蛾嗅觉反应
- 一种基于中草药精油的温带臭虫驱避剂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中草药精油的温带臭虫驱避剂;包括中草药精油和溶剂;其中,所述中草药精油为百里香精油、檀香精油、香茅精油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所述溶剂为乙醇。本发明还涉及前述的基于中草药精油的温带臭虫驱避剂的使用方法,将温...
- 王德森韩东良何余容赵静赖正哲夏艳卫张竟声孔德龙翟茹月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