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琴
-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公共投资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机制研究——以赣南原中央苏区为例被引量:9
- 2014年
- 政府公共投资对于减贫的作用非常重要,不同类型的公共投资对于扶贫的作用机理不同,对扶贫的影响效果也不同。为了提高公共投资的扶贫效率,应有方向性的投入,以便达到最佳扶贫效果。扶贫路径主要包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三条,各个路径相互交错,互相影响,共促减贫。非农部门的就业和工资是作用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减贫的突破口。通过优化公共投资减贫目标、建立扶贫绩效考核体系、完善政府引导机制以及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等措施,可以提高公共投资扶贫效率。
- 伍琴
- 关键词:公共投资
- 我国公共投资区域结构效率探析被引量:3
- 2014年
-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探析了我国公共投资区域结构效率,实证分析发现省级区域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综合效率(生产力指数)在大多数年份较上年都有所下降,平均增长率下降1.1%;东部、中部及西部三大区域公共投资经济效率均低于私人投资。提出在公共投资的区域配置结构中应减少东部地区比重,增加中部、西部地区的相对比重;在私人投资的区域配置结构中,应相应增加东部地区比重,减少中部、西部地区的相对比重等政策建议以提升区域公共投资结构效率。
- 杨飞虎伍琴
- 关键词:公共投资区域经济增长
- 我国公共投资最优规模探析——经济长期持续均衡增长视角被引量:3
- 2014年
-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均衡增长视角建立了公共投资最优规模的测算模型,探讨了中国公共投资规模的影响因素,指出公共投资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人口规模、就业人数等因素负相关,与开放程度、城镇化程度、举债能力、征税成本及市场化程度等因素正相关。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及联立方程方法估算出中国公共投资最优规模约为GDP的9.9%,且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存在净挤出效应。提出了缩减公共投资规模、提升公共投资效率、完善公共投资监督及决策机制等政策建议。
- 杨飞虎伍琴
- 关键词:公共投资
- 经济长周期内中国公共投资最优规模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基于经济长期持续均衡增长视角,建立了中国公共投资最优规模的测算模型。利用1997-2011年中国动态面板数据及联立方程方法,估算出中国公共投资最优规模约为GDP的9.9%,且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存在净挤出效应。因此,为了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均衡增长,中国应采取缩减公共投资规模、提升公共投资效率、完善公共投资监督及决策机制等政策措施。
- 杨飞虎周全林伍琴
- 借鉴国际经验打造我国世界级首都经济圈
- 2016年
- 国际首都经济圈均先经历极化效应后实现扩散效应,最终在一定区域内形成首都圈经济,通常由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园区经济、临轨经济、临空经济和临港经济等八大经济形态组成。通过深入研究伦敦、巴黎、东京和首尔四大国际性首都经济圈的演化路径及经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比较八大经济形态发展态势,明确北京首都经济圈发展差距,提出实现首都经济结构发展升级必须依赖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全域性的首都圈经济。
- 刘瑞伍琴
- 关键词:首都经济圈经济结构
- 首都经济圈八大经济形态的比较与启示:伦敦、巴黎、东京、首尔与北京被引量:14
- 2015年
- 当代各国首都的经济结构一般都具有八个组成要素:服务、总部、知识、绿色、园区、临轨、临空和临港。首都经济总是先经历极化效应,然后再转向扩散效应,最终在一定区域内形成首都圈经济。本文通过可比和可获得数据的收集整理,比较了北京与伦敦、巴黎、首尔和东京四个国际性首都圈,在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园区经济、临轨经济、临空经济和临港经济等八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运用极差阈值法综合比较后发现:北京作为首都经济单体,发展具有一定实力,排名居中;但若把京津冀作为首都经济圈与之比较,则发展排名最后。目前严峻的现实是:单靠北京自身力量已经难以化解大城市病,只有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即建立全域性的首都圈经济,才能实现首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 刘瑞伍琴
- 关键词:首都圈首都经济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