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国栋

作品数:268 被引量:552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1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1篇生物学
  • 34篇农业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62篇鞘翅目
  • 129篇步甲
  • 120篇拟步甲科
  • 120篇步甲科
  • 50篇昆虫
  • 36篇英文
  • 35篇新种记述
  • 32篇区系
  • 21篇亚科
  • 20篇芫菁
  • 19篇幼虫
  • 18篇芫菁科
  • 16篇物种
  • 15篇地理分布
  • 13篇幼虫形态
  • 13篇琵甲族
  • 13篇区系组成
  • 13篇物种多样性
  • 12篇蝇科
  • 11篇双翅目

机构

  • 228篇河北大学
  • 54篇宁夏农学院
  • 11篇宁夏大学
  • 7篇河北农业大学
  • 6篇延安大学
  • 6篇陕西师范大学
  • 5篇西华师范大学
  • 3篇大理学院
  • 3篇西南林学院
  • 3篇陕西理工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信阳农业高等...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衡水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267篇任国栋
  • 34篇于有志
  • 18篇王新谱
  • 15篇杨秀娟
  • 12篇巴义彬
  • 12篇刘杉杉
  • 11篇霍科科
  • 9篇石爱民
  • 8篇潘昭
  • 8篇董赛红
  • 8篇苑彩霞
  • 7篇马峰
  • 7篇郑哲民
  • 7篇印红
  • 7篇李静
  • 6篇李秀敏
  • 6篇柳峰松
  • 5篇贾龙
  • 5篇张大治
  • 5篇戴金霞

传媒

  • 55篇动物分类学报
  • 48篇河北大学学报...
  • 29篇Entomo...
  • 14篇第七届全国昆...
  • 12篇农业科学研究
  • 12篇环境昆虫学报
  • 10篇昆虫学报
  • 9篇昆虫知识
  • 9篇宁夏农学院学...
  • 5篇西北农业学报
  • 5篇四川动物
  • 3篇西华师范大学...
  • 3篇应用昆虫学报
  • 2篇内蒙古大学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Zoolog...
  • 2篇宁夏大学学报...
  • 2篇河北林业科技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12篇2015
  • 6篇2014
  • 17篇2013
  • 16篇2012
  • 20篇2011
  • 13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18篇2007
  • 14篇2006
  • 25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2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夷山齿甲属三新种及一新纪录种(鞘翅目,拟步甲科,齿甲族)(英文)被引量:5
2007年
记述中国福建武夷山齿甲属Uloma Dejean3新种和1新纪录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1网纹齿甲,新种Uloma reticulatasp.nov.(图1~11,42~43)正模♂,福建武夷山挂墩,2004-05-23,苑彩霞,李静采。副模3♂♂,4♀♀,记录同正模;1♂,福建武夷山模式坑,2004-05-20,苑彩霞,李静采。新种与福建齿甲U.fukiensis Kaszab,1954相似,但可由下列特征与之区别:额在两眼之间的部分窄凹;触角第3节长大于宽;第5~9节内侧平直并有1条或多条纵沟;前足胫节外侧有不规则的尖齿或圆齿;雄性阳基侧突端部近平直且扩展,背面1浅长凹。词源:种名由拉丁词reticulatus(网状的)变化词尾而来,意指该虫的头和前胸背板具有细的网状纹。2歪角齿甲,新种Uloma intricorniculasp.nov.(图12~21,44~45)正模♂,福建武夷山挂墩,2004-05-23,苑彩霞,李静采。副模2♀♀,记录同正模;1♂,1♀,福建武夷山桃源峪,2004-05-25,苑彩霞,李静采;1♂,福建梅花山上杭,2004-06-30,苑彩霞,李静采。新种与台湾的卵凹齿甲U.takagii Masumotoet Nisiiikawa,1986相似,但可由下列特征与之区别:体小型;颏由中部向基部强烈收缩;前足胫节近于平直;触角端节半球形;雌性前胸背板无凹。词源:种名由拉丁词intra(内侧的)+拉丁词corniculum(小角状)变化词尾组合而成,意指该虫的触角第7节或第5、7节向内侧歪突。3小齿甲,新种Uloma minutasp.nov.(图22~31,46~47)正模♂,福建武夷山挂墩,2004-05-23,苑彩霞,李静采;副模1♀,福建武夷山,2003-07-05,白明采。新种与日本的石垣齿甲U.ishigakiensis Chj,1983相似,但可由下列特征与之区别:触角第7节内侧端部有1不明显的小突起;前胸背板后缘中间无饰边;小盾片三角形;前足第1跗节长于其他各节;雄性阳基侧突近端部处不缢缩,近于平行。词源:种名由拉丁词minutus(极小的)变化词尾而来,意指该虫的身体小型。4钝突齿甲Uloma kondoi Nakane,1986中国新纪
刘杉杉任国栋汪家社
关键词:鞘翅目拟步甲科齿甲属新纪录种
河北小五台山鳞翅目昆虫区系组成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对河北省小五台山鳞翅目昆虫的调查统计,整理出39科516属871种.其中优势科有夜蛾科Noctuidae,尺蛾科Geometridae,草螟科Crambidae,卷蛾科Tortricidae等;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小五台山鳞翅目昆虫为典型的古北界分布型,古北界成分共计223种,占总数的26.17%;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成分共计544种,占总数的63.85%,其他区系成分所占比例仅为9.96%,说明其与东洋界的联系紧密,两界鳞翅目昆虫相互渗透,而与其他几界关系远.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小五台山鳞翅目昆虫分布广泛,与东北区关系紧密,复计种数为71.24%,与西藏区关系较远.
董赛红任国栋杨丽坤曾瑜斌
关键词:鳞翅目区系组成小五台山
基于18S rDNA的全变态类昆虫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揭示全变态类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选择准新翅群3目3种昆虫作为外群,基于18S rDNA序列对全变态类11个目21科21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18S rDNA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用似然比检验进行碱基替代模型的选择,分别利用ML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全变态类昆虫聚为3个分支:双翅目+捻翅目、鞘翅目+(广翅目+(蛇蛉目+脉翅目))和膜翅目+(蚤目+长翅目)+(鳞翅目+毛翅目)。长翅类的单系性未得到支持。
任国栋宁靖
关键词:系统发育全变态类RDNA分子系统树
中国栉甲属四新种记述 (鞘翅目 ,拟步甲科 ,朽木甲亚科 )(英文)被引量:4
2003年
描述中国朽木甲亚科栉甲属Cteniopinus 4新种 :宽胸栉甲Cteniopinusbrevithoracussp .nov .,黑头栉甲C .ni grocapitissp .nov .,黑腹栉甲C .nigroventrussp .nov .和红足栉甲C .rubipessp .nov .。模式标本均保存在河北大学博物馆。宽胸栉甲 ,新种Cteniopinusbrevithoracussp .nov .(图 1~8,33)正模♂ ,云南高黎贡山 ,2 0 0 0 0 6 2 7,梁宏斌采。副模 1♂ ,记录同正模。新种与分布朝鲜的黑角栉甲C .nigritarsisBorchmann ,1930在外形上近似 ,两者区别是 :前者腿节和触角基部 3节黄色 ,前胸背板宽明显大于长 ,下颚须端节上缘长于下缘1 3倍。后者则整个腿节和触角黑色 ,前胸背板长宽近相等 ,下颚须端节上缘长于下缘 2 2倍。词源 :种名意指前胸背板较宽。黑头栉甲 ,新种Cteniopinusnigrocapitissp .nov .(图 9~16 ,34)正模♂ ,云南高黎贡山 ,2 0 0 0 0 6 2 7,梁宏斌采。新种与分布中国甘肃和四川的波氏栉甲C .potaniniHeyd ,1889在外形上近似 ,两者区别是 :前者体长不超过9mm ,前胸背板宽大于长 ,下颚须端节上缘长于下缘 1 4倍 ,身体腹面黄色至浅褐色。后者体长超过 11mm ,前胸背板长宽近相等 ,下颚须端节上缘长于下缘 2 6倍 ,身体腹面黑色。词源 :种名意指头为黑色。黑腹栉甲 。
白明任国栋
关键词:鞘翅目拟步甲科朽木甲亚科
广炮步甲的生物学特性及防御行为研究
2015年
本文详细描述了广炮步甲Pheropsophus occipitalis的形态特征,用以区别其他近缘种.并以广炮步甲为例,叙述了其生活习性,进一步得知炮步甲喜欢聚群栖息、自主挖洞和食性广泛及优先食用昆虫尸体等特点.笔者通过对虫体在防御时,其喷射瞄准的行为、喷射次数和喷射脉冲等观察得知,广炮步甲可以通过转动腹部末端,能精确瞄准攻击部位,而且可以连续喷射,最多达6~9次,喷射最远距离约65mm,每次喷射时间为0.01~0.03s,并且具有脉冲现象产生.
季莉丽任国栋
关键词:防御行为脉冲
中国伪瓢虫科种类名录
伪瓢虫科(Endomychidae)是一个相对大且多样的科,全球已知120属1300种,中国36属102种.本文对该科分类研究的基本历史与现状做了介绍,并列出了中国已知种的系统目录.
王继良任国栋
关键词:鞘翅目伪瓢虫科昆虫分类
文献传递
六足动物展厅
顾欣任国栋杨秀娟巴义彬刘浩宇
以建设为公众服务的精品科普资源为目标,集成和共享了国内外六足动物系统学研究的科技成果,创建了河北省唯一的以六足动物系统知识为主题的科普展厅。完成展览面积170M<'2>,展出内容分为昆虫的基本知识和昆虫分类两个部分。采用...
关键词:
基于防御腺特征的琵甲族属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分析(鞘翅目:拟步甲科)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16属65种琵甲(含新记述7属)的防御腺特征,探讨了琵甲族(鞘翅目:拟步甲科)的属级系统发育关系。通过对这些种的防御腺着生位置、形状、长度、宽度、囊体间距、囊壁厚度、囊壁花纹、囊壁褶皱等特征进行解剖测量和分析,归纳出族、属级特征。利用SPSS19.0和Hennig86(1.5版)两个软件对选定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得出琵甲族16属的进化关系为:Prosodes>Blaptogonia>Tagonoides>Thaumatoblaps>Caenoblaps>Agnaptoria>Asidoblaps>Coelocnemodes>Dila>Gnaptor>Blaps>Pseudognaptorina>Nalepa>Belousovia>Gnaptorina>Itagonia。基于防御腺形态学数据的琵甲族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琵甲族16个属清楚地分开,表明其在分类上具有重要价值。
刘超任国栋
关键词:鞘翅目拟步甲科琵甲族系统发育
基于触角感器的部分芫菁属、种分类地位和关系分析(鞘翅目:芫菁科)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斑芫菁族分类系统中伪斑芫菁属Pseudabris分类关系的不确定,选择该族6个代表种,对其触角感器的形态特征、类型变化和分布位置做了记述、分析比较,提供了扫描电镜照片;基于14个触角特征的分析数据,构建了该族3个属和6个种可能的系统发育树。属间关系:沟芫菁属Hycleus+(伪斑芫菁Pseudabris+苹斑芫菁Mylabris);种间关系:(眼斑沟芫菁H.cichorii+大斑沟芫菁指名亚种H.phaleratus)+((长角伪斑芫菁P.hingstoni+长腹伪斑芫菁P.longiventris)+(苹斑芫菁M.calida+丽斑芫菁M.speciosa))。
李秀敏任国栋王新谱
关键词:鞘翅目芫菁科触角感器系统发育
中国土壤拟步甲区系分类与资源利用
任国栋于有志杨秀娟侯文君李哲张大治王新谱
该项目是集基础研究和资源利用为一体的开拓性研究,其对中国土壤拟步甲荒漠环境的适应关系做出初步提示和阐述,提出“逆态反向”的新观点,即随植物种类由西部贫乏向东部富增,甲虫种类趋于减少;拟步甲区系起源的性质决定着物种多样性分...
关键词:
关键词:土壤资源利用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