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志洁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市委党校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法律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地方政府债务
  • 1篇信贷
  • 1篇信贷结构
  • 1篇信用
  • 1篇信用评级
  • 1篇行政
  • 1篇悬赏
  • 1篇悬赏广告
  • 1篇学术界
  • 1篇养成
  • 1篇依法
  • 1篇依法行政
  • 1篇银行
  • 1篇银行债权
  • 1篇隐性债务
  • 1篇债权
  • 1篇债务
  • 1篇政府债务

机构

  • 10篇潍坊市委党校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中国工商银行...
  • 1篇山东省高级人...

作者

  • 10篇于志洁
  • 1篇董伟
  • 1篇王茂庆

传媒

  • 3篇金融发展研究
  • 2篇济南金融
  • 2篇潍坊学院学报
  • 1篇集团经济研究
  • 1篇山东省农业管...
  • 1篇民间法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被引量:2
2005年
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如何,到底有无效力,我国法律法规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学术界也有争议,以至法院在处理同类案件时,往往做出不同的判决。笔者试从“契约说”的角度对悬赏广告的性质加以探讨,澄清对悬赏广告的认识,结合目前实践情况,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抛砖引玉。
于志洁
关键词:广告法律效力法律性质法律法规学术界
民事审判中习惯适用的规范化问题研究——以Z市基层法院292份民事判决书为样本
2021年
《民法总则》第10条规定明确习惯可以作为法律渊源。通过对Z市基层法院292份民事判决书统计分析,发现习惯在民事审判中存在适用单一化、片面化、模糊化等问题。习惯的不确定性、地域性、多样性决定了习惯在民事审判中适用的不确定性、不统一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公信力。因此,民事审判中必须规范化适用习惯,其前提是习惯必须是合法的且是合正当性的。另外,习惯的适用最终还是回归于具体民事审判之中,这需要一套完整的适用方法,其具体实现路径主要有法律发现、综合衡量、适用导入等三步。
于志洁李宁
关键词:民事审判司法适用
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问题探析——以潍坊市为例
2024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的重要主体,已成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初创期科技型企业①具有典型的“轻资产”特征,其融资难问题一直较为突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效拓宽了抵质押担保范围,在科技型企业融资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于志洁李晓彤
关键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轻资产融资难问题
地方政府债务的问责监管与制度完善被引量:1
2023年
问责制被运用于地方政府债务领域,对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从现行制度看,问责监管集中在隐性债务领域,显性债务领域存在问责缺位问题。由于显性债务规模急剧扩张、偿债压力日益显现、债务风险愈加现实,应当确立对隐性债务进行风险问责、对显性债务进行绩效问责的合并问责监管,同时积极推进问责监管的制度化、法治化,并确立穿透式监管原则。
于志洁王茂庆
关键词:隐性债务显性债务
从德国《民法典》看票据的无因性被引量:1
2005年
票据的无因性脱胎于物权的无因性,同时又避免了物权无因性给物权所有人所带来的种种不公平,而胜于物权的无因性。本文从德国《民法典》的角度出发,探讨物权无因性和票据无因性的区别,梳理了票据无因性的理论基础,希求在这一领域做更深入的探讨。
于志洁
关键词:票据无因性
新旧动能转换下银行债权在破产重整中保护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破产重整制度作为解决企业债务危机的方式之一,亦是解决产业结构深层次矛盾、培育新动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质效的重要途径,新旧动能转换的推进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企业破产重整工作。银行作为债权人,做好破产重整下的权益维护,是抓住新旧动能转换契机、优化自身信贷结构的重要途径。
于志洁梁琳
关键词:银行债权信贷结构产业结构破产重整
谈依法行政思维方式的养成
2005年
依法治国的重点是依法行政。行政执法人员自身法治思想的树立,法制观念的更新,是一国法治建设的核心环节。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思维的培养须引起法律界乃至全社会的重视。本文从职业思维概念入手,分析、论证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法律思维的属性、定位,以及存在的障碍等问题,提出己见,求教于同行。
于志洁
关键词:依法行政思维法律思维
社会经济发展中《物权法》的时代解析
2007年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关注民生、富裕居民的意义非常重大。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必须让人民群众共享,要使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落到实处,必须首先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物权法》的公布将使富民得到法制上的根本保障。
于志洁
关键词:《物权法》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综合国力经济总量
《资治通鉴》中显示的古代政治实践中的法观
2023年
《资治通鉴》中所谓的“法”与今日所谓的“法律”一词并不完全一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法”主要是指刑律,但也指规则、制度等。传统政治中的法观,既受法家、儒家与道家等理论的影响,又是应对现实的产物。由于没有系统的法学理论与著作,后世制法与执法者往往仅靠不多的一些法家与儒家原则来操作法律条文,这就使得传统法观既有很强的现实性,又难以保证法的一贯性、一律性。
董伟于志洁
关键词:资治通鉴治国执法教化
论我国金融信用的缺失被引量:6
2006年
本文从分析金融信用的概念入手,指出金融信用不是国家(政府)信用,而是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整合,进而分析了金融信用缺失的社会、经济根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于志洁
关键词:金融信用诚信信用评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