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婧文
-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旱地褐土长期定位施肥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与累积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通过17年大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在自然降水、一年一作春玉米种植制度下,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时,0~300 cm褐土剖面硝态氮分布与累积的特点及农田氮素平衡。结果表明,适量的氮磷肥及合理的有机无机肥配比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土壤氮素基本平衡;过低量的氮磷肥配施,土壤氮素处于亏缺状态;过高量的氮磷肥配施、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料配比,土壤氮素盈余显著增加。不同用量的长期单施化肥处理,施氮量超过120 kg/hm2后,硝态氮在土壤中有明显累积,硝态氮峰值出现在100~180 cm土层之间,且随施入氮素量的增加硝态氮峰值升高,以硝态氮形式残留在土壤剖面中的氮量占总施氮量的10.93%~44.24%。过高量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处理,深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大幅增加,淋失风险大大增强;有机无机肥配比适宜(N 120 kg/hm2,P 37.5 kg/hm2,M 22 500 kg/hm2,深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显著下降,淋失风险低;单施高量有机肥同样会导致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适量的氮磷肥用量及合理的有机-无机肥配比是提高作物产量、减少NO-3-N在土壤剖面中累积和淋失的有效措施。
- 解文艳樊贵盛周怀平关春林于婧文
- 关键词:旱地褐土硝态氮氮平衡
- 褐土区乡镇级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研究
- 山西省是我国褐土分布最集中和较典型的区域,褐土面积占全国褐土总面积的28.8%。自1982年来,我国褐土区域的种植结构、培肥措施和肥料投入量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展褐土区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研究,可以为科学的养分管理提供...
- 于婧文
- 关键词:土壤养分褐土生产力
- 文献传递
- 褐土区乡镇级农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充分了解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特性,结合施肥现状针对性地调节养分供应、合理施肥是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之一,也是促进精准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寿阳县宗艾镇的土壤养分进行了跨度10年的时空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变异方面来说,速效钾2008年、有效磷2008年、有机质1998年都有强烈的空间变异,有机质2008年、全氮2008年、全氮1998年、速效钾1998年为中等空间变异,有效磷1998年具有弱的空间自相关性。从时间变异方面来说,1998—2008年之间,土壤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下降了2.06g/kg,而土壤全氮的平均含量则增加了0.07g/kg。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1~30.0g/kg的面积减少了10.45%;土壤全氮含量为0.76~1.00g/kg的面积增加了11.9%;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00~150mg/kg的面积增加了15.6%;土壤有效磷含量为5.1~10.0mg/kg的面积增加了23%。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在时间上表现为中等稳定性,有效磷在时间上表现为不稳定性。
- 于婧文周怀平张建杰解文艳关春林
- 关键词:褐土土壤养分
- 长期施肥对褐土土壤磷素累积及层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9年
- 通过对山西省寿阳县褐土旱地15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及单施有机肥都能显著增加0~40 cm土壤全磷、有机磷和速效磷的含量,单施化肥能够提高0~20 cm土壤全磷、有机磷和速效磷含量。长期施肥主要增加了0~20 cm土壤全磷、有机磷和速效磷含量。土壤磷素层间分布随不同的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发生变化。
- 关春林周怀平解文艳于婧文聂督
- 关键词:褐土长期施肥有机磷
- 土壤养分变化及农户养分管理现状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以寿阳县宗艾镇1998和2008年土壤养分的变化为基础,对研究区的农户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将农户施肥情况进行量化,对影响土壤养分变化的非自然因素提出较为合理的分析。
- 于婧文周怀平解文艳关春林
- 关键词:土壤养分变化农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