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伟

作品数:13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凤眼莲
  • 6篇叶片
  • 3篇玉米
  • 3篇玉米PEPC...
  • 3篇水稻
  • 3篇株型
  • 3篇基因
  • 3篇光合作用
  • 2篇稻叶
  • 2篇丁醇
  • 2篇叶肉
  • 2篇叶肉细胞
  • 2篇正丁醇
  • 2篇日变化
  • 2篇水稻叶片
  • 2篇紫外辐射
  • 2篇夏季
  • 2篇酶活性
  • 2篇酶活性测定
  • 2篇模化

机构

  • 13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13篇李霞
  • 13篇丛伟
  • 3篇盛婧
  • 3篇郑建初
  • 3篇严少华
  • 3篇任承钢
  • 3篇王超
  • 2篇王满
  • 2篇金磊
  • 2篇朱普平
  • 2篇郭士伟
  • 2篇曹昆
  • 2篇任承刚
  • 1篇周月兰
  • 1篇龚林杰
  • 1篇刘蔚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江苏省植物生...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遮荫对凤眼莲生长及其生理适应机制
2012年
2011年于南京对凤眼莲进行不同光处理(全天遮荫、7:00~11:00遮荫、11:00~15:00遮荫和15:00~19:00遮荫),遮荫下光强为自然光强的70%,以全自然光为对照(CK),处理25d,每5d分别测定生长指标、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光合净光合速率(Pn)、抗氧化酶、非酶系统的总抗氧化能力(AOC)以及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Rubisco)活性等生理指标,以阐明光强对其生长以及适应机制,为提高凤眼莲生物量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与CK相比,全天遮荫明显降低了叶片数量、叶面积、根长、分株和单株鲜重等生长指标,而11:00~15:00遮荫虽抑制叶片数量和子代分株的产生,但促进根的伸长和叶面积的增加,其单株鲜重比对照增加;同时,还可诱导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AOC活性的增加,减少了体内丙二醛(MDA)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累积,稳定Rubisco活性,减轻光氧化胁迫。研究表明,全天遮荫不利于凤眼莲的生长,但中午遮荫有利于缓解光氧化伤害,促进其物质累积。
丛伟李霞
关键词:凤眼莲遮荫株型生物量抗氧化酶
太湖人工种养凤眼莲的光合生产力及其碳汇潜力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为给太湖地区凤眼莲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技术支持,以太湖地区人工围养生长的凤眼莲群落为研究对象,在其6~10月旺盛生长季节,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以开放式气路测定了其不同叶位的净光合速率(Pn),功能叶片重要的光合参数如最大光合速率(Pm 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E)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等,最后测定植株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重等。结果显示:太湖地区凤眼莲光合的年度特征表现为7月的光合能力最强,6~10月的月平均Pm ax、LSP、LCP和AQE分别为(37.86±3.27)μmol/(m2.s)、(2 502.5±46.0)μmol/(m2.s)、(16.1±2.9)μmol/(m2.s)和0.053 2±0.001 4;从不同月份不同叶位的Pn看,除心叶和最后1片叶外,均是成熟的光合功能叶片;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水稻剑叶类似;进一步从该地区凤眼莲实际年干物质重分析,该地区人工种养0.067 hm2凤眼莲可吸收3.90×105kg CO2,鉴此,太湖地区大力增加凤眼莲种植面积与发挥其叶片的光合能力,将是江苏省未来增加碳汇的一条有效技术途径。
李霞丛伟任承钢盛婧朱普平郑建初严少华
关键词:凤眼莲太湖光合特性环境影响因子
秤锤树叶片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本研究从秤锤树叶片中分离内生菌进行分子鉴定,并接种到无菌组培苗中研究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秤锤树叶片中共分离获得7株真菌。扩增出的6个菌株经ITS测序,在NCBI网站上进行基因序列比对,鉴定出其中5株菌株均属于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1株属于子囊菌(As-comycete)。进一步实验表明:分离的菌株多数对组培苗的株高生长影响不大,可初步鉴定其为内生菌,其中的属于球毛壳菌的F和H菌株对无菌苗的株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李霞曹昆丛伟
关键词:秤锤树内生菌植物组织培养
高光效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激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以稳定的转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基因)水稻(PC)和未转基因野生型水稻(WT)为供试材料,测定开花期间剑叶的净光合速率、PEPC酶活性、开花后不同时间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莽草酸含量、地上各部位激素[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iPAS)和脱落酸(ABA)]含量,以及籽粒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淀粉的含量,收获时记录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与WT相比,PC叶片中光合产物可溶性糖和莽草酸含量都显著增加,而且叶片、茎、穗中细胞分裂素以及籽粒中ABA也均显著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莽草酸含量的增加可能是这些植物激素含量增加的重要物质基础,激素含量增加有助于增加单株有效穗数和千粒重。
李霞任承钢王满龚林杰刘蔚曹昆王超丛伟周月兰
关键词:水稻PEPC基因光合产物
夏季南京地区人工种养风眼莲不同叶片的光合作用日变化
丛伟李霞蔡庆生
遮阴和紫外辐射对凤眼莲株型与光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室外培养,单因子设计,设置紫外辐射(UV-B 100 μW/cm2)、遮阴(光强为自然光的70%)和全自然光3个处理,测定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30d处理前后生长势和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凤眼莲是对光因子高度敏感的植物,不同光环境下株型不同;与全自然光处理材料相比,遮阴后增加了叶柄的长度;紫外辐射后则缩短叶柄,紧凑株型,并增加根长;(2)凤眼莲生长势的高低不仅与叶片的受光状况密切相关,而且与其光合能力的发挥也有关;在低光强下,通过提高叶片的叶倾角,增大气孔导度(Gs),从而增加净光合速率(Pn)来补偿光强不足造成物质累积的减少;在紫外辐射条件下,通过降低群体的受光能力,降低Gs和蒸腾速率(Tr),以下调Pn缓解紫外辐射对植株的伤害。(3)在凤眼莲的人工种养工程中采取两步法,即前期增加光强,后期覆盖遮阳网,可显著增加其干物质的累积。
李霞丛伟
关键词:凤眼莲株型光合作用光强紫外辐射
通过PEPC酶活性测定判断凤眼莲单株干重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PEPC酶活性测定判断凤眼莲单株干重的方法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测定凤眼莲旺盛生长期内功能叶片的PEPC酶活性来判断其单株干重;所述的凤眼莲旺盛生长期是指每年的7~9月期间;所述的凤眼莲功能叶片材料...
李霞丛伟
文献传递
正丁醇和高光强下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被引量:4
2010年
以高光效高产的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PC)和野生型水稻(WT)为研究材料,在水稻苗期进行高光强处理(120 min,1 000μmol·m^-2·s^-1、高光强正丁醇复合处理(120 min,1 000μmol·m^-2·s^-10.04%正丁醇)和正常光强处理(200μmol·m^-2·s^-1CK),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各处理材料叶肉细胞、维管束鞘、叶绿体、叶绿体片层以及线粒体等结构变化特点,并考察它们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以及收获后的产量构成因子等.结果发现:PC植株具有较高Pn和PEPC活性,与其较高的有效穗数、穗长、千粒重和籽粒产量相对应;与野生型(WT)相比,高光强处理的PC植株叶肉细胞完整,维管束鞘细胞排列整齐,类囊体片层厚,排列有序,堆叠整齐,并且线粒体有序地在叶绿体周围聚集;但经正丁醇和高光强复合处理的PC叶绿体类囊体片层则降解,淀粉粒累积,表现出类似于高光强下WT植株被损坏的超微结构特征.研究表明,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叶片的叶肉细胞、叶绿体和线粒体等具有高光效的超微结构特征;PEPC可能通过磷脂酶D(PLD)途径产生的磷脂酸(PA)参与PC在高光强下对类囊体片层稳定性的调节.
李霞王超任承刚丛伟金磊郭士伟
不同地区凤眼莲的光合生态功能型及其生态影响因子被引量:7
2011年
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太湖雪堰、南京和滇池白山湾的试验点内种养的凤眼莲为研究材料,在相同种养时间内,统一测定不同地区植株的株高和干重的变化及不同叶位光合参数和光合功能叶片的光合-光响应曲线等,以期阐明不同生态区凤眼莲株型特征形成的生态生理机制,并为不同地区人工放养凤眼莲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种养的凤眼莲株型有较大差异,滇池的为短地上部分和长根的株型,其茎叶长/根长为0.4±0.1;南京的为中等长度的地上部分和短根的株型,其茎叶长/根长为7.1±0.3;太湖的为长地上部分和中等根长的株型,其茎叶长/根长为2.0±0.2。(2)形态有差异的不同地区凤眼莲植株的光合表现存在差异,与南京和滇池地区的相比,太湖凤眼莲不同叶位的净光合速率(Pn)最高(25.9~35.3μmol.m-2.s-1);相关性分析表明,南京凤眼莲的Pn与其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831**,n=6),滇池凤眼莲的Pn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r=0.769*,n=6),太湖凤眼莲的相对湿度与叶片蒸腾速率呈显著负相关(r=-0.818*,n=6)。可见影响不同地区Pn的外界因子有差异,但除外界光强外,相对湿度也是影响其Pn高低的重要生态因子。(3)不同生态地区形态有差异的植株已形成了相应的光合潜力,生长能力最强的太湖地区植株,光合能力也最强,Pmax最大(36.29±1.21μmol.m-2.s-1)且光饱和点最高(LSP,2 350.0±69.0μmol.m-2.s-1);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表明,株高和光补偿点(LCP)以及茎叶长度与光饱和点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8*、r=0.997*(n=10)。本研究可为不同地区利用凤眼莲净化富营养水域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李霞任承钢王满丛伟盛婧朱普平郑建初严少华
关键词:凤眼莲生态地区株型环境影响因子
南京夏季不同叶位凤眼莲叶片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及其生态因子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在南京夏季(2010年6—8月)晴天,分别选取人工种养凤眼莲的倒1叶、倒3叶和倒6叶,测定不同叶位叶片一天中不同时间净光合速率(Pn)等光合参数的变化,并将外界光强和气温与叶片的光合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凤眼莲不同叶位叶片Pn的日变化6月呈典型的单峰曲线,但是7月,8月呈现典型的双峰曲线,整个夏季凤眼莲叶片都出现了明显的中午光合作用的抑制现象——光合"午睡"现象,显示了凤眼莲为C3植物的光合特征。其中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与Pn的日变化相似;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在6月与Pn基本相似,但是7月,8月的Tr与Pn不同,呈现出单峰曲线,在15:00出现峰值;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则与Pn的相反;而其不同叶位的Pn也存在一定差异,相对而言,倒6叶的Pn均明显低于倒1叶和倒3叶,而倒3叶的光合能力最强。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月份影响光合的生态因子有差异。
丛伟李霞盛婧郑建初严少华
关键词:凤眼莲光合作用日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