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小板减少症
  • 2篇胃癌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性
  • 2篇免疫性血小板...
  • 2篇免疫性血小板...
  • 2篇白蛋白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水平
  • 1篇断层显像
  • 1篇血常规
  • 1篇血清白蛋白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检测

机构

  • 10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10篇丁娟
  • 3篇王谦
  • 2篇展凤霞
  • 2篇朱媛媛
  • 2篇董召刚
  • 2篇侯明
  • 2篇王传新
  • 1篇刘敏
  • 1篇郭海鹏
  • 1篇尹梅
  • 1篇王静
  • 1篇刘树伟
  • 1篇尹作花
  • 1篇陈晓梅
  • 1篇吴大玮
  • 1篇彭军
  • 1篇杜鲁涛
  • 1篇王昊
  • 1篇郑桂喜
  • 1篇韩辉

传媒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第二届全国解...
  • 1篇第六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周血sHLA-G与PGR、GPR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效能评估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检测血浆可溶性HLA-G(sHLA-G)及胃蛋白酶原PGI、PGII胃泌素-17(G-17)在胃癌及相关胃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评估sHLA-G与PGR(PGI/PGII)、GPR(G-17/PGI)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效能。方珐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检测50例健康对照组、46例萎缩性胃炎组、50例胃上皮内瘤变组、36例早期胃癌组及74例进展期胃癌组PGI、PGII的表达,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G-17、sHLA-G的表达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将各标志物引入方程,构建胃癌诊断模型,利用ROC曲线评估其在胃癌诊断中的效能。结果与健康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和胃上皮内瘤变组比较,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组的PGR较低(P〈0.05),而GPR与sHLA-G较高(P〈0.05);sHLA-G与PGR诊断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6(95%CI,0.760~0.910)和0.835(95%a,0.748~0.902),均高于GPR的AuC0.716(95%CI,0.617~0.802,P〈0.05);构建联合检测胃癌诊断模型的方程为logit(Y)=0.41+0.03×sHLA-G-5.90×PGR,得到新变量Y诊断胃癌的AUC为0.924(95%a,0.873~0.967),高于sHLA-G和PGR(P〈0.05)。结论sHLA-G和PGR联合检测对胃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传统肿瘤标志物的有益补充。
丁娟郑桂喜杜鲁涛尹作花张建王传新
关键词: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胃泌素类受试者工作曲线
前瞻性多中心评价MAIPA试验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价值
王谦展凤霞侯明丁娟王传新朱媛媛
人大脑皮质机能区三维断面定位体系研究
本文以AC-PC线为基线,采用MRI与相应脑断层标本对照的研究方法,在横、矢和冠状断面上系统探讨了成人大脑皮质机能区在断面上的定位,为在MRI等断层图像上准确识别脑叶、脑回和定位脑内微小占位性病变提供形态学依据.
刘树伟丁娟李振平曹建书李传福郑金永于台飞高波
关键词:大脑皮质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显像
文献传递
一种血液检测仪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血液检测仪,针对现有的血液检测仪高度固定,无法调节,稳定性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血常规血液检测仪,所述血常规血液检测仪的底部栓接有框架,框架的底部栓接有底架;底架内部的两侧...
刘元斌董召刚许志赟肖珂孙薏丰丁娟
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46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的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46名健康对象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比两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差异与阳性率。结果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对比中,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尿糖与尿微量蛋白阳性率对比中,研究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丁娟
关键词: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血清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 RN7SK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 RN7SK(lncRNA RN7SK)表达水平,探讨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诊的胃癌患者(116例)、不典型增生患者(43例)、慢性胃炎患者(48例)及健康对照受试者(36例)血清,提取外泌体。q RT-PCR检测lncRNA RN7SK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其作为胃癌新型标志物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清外泌体lncRNA RN7SK在胃癌患者的表达[2.175(1.475,3.223)]高于不典型增生患者[1.300(0.980,1.610)]、慢性胃炎患者[1.030(0.560,1.358)]及健康对照受试者[1.005(0.650,1.478)](P值均<0.001);不典型增生患者高于慢性胃炎患者(P<0.001)及健康对照受试者(P=0.037)。血清外泌体lncRNA RN7SK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Bormann分型无关。外泌体lncRNA RN7SK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4(95%CI:0.772~0.895),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8.9%、66.4%,其检验效能优于CEA 0.580(95%CI:0.497~0.659)。二者联合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54(95%CI:0.788~0.906),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3.3%、75.9%,优于lnc RNA RN7SK和CEA。结论:lncRNA RN7SK在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高表达,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潜在的胃癌诊断分子标志物。
刘敏肖珂王玎丁娟张义董召刚
关键词:胃肿瘤外泌体分子标志物
严重脓毒症早期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年4月至10月入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12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病程初期收集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其他实验室和临床指标,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和序贯脏器衰竭评分(SOFA)评分,并根据患者28 d预后或血清白蛋白水平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死亡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20例患者,其中男75例,女45例,平均年龄(57.6±18.3)岁,平均住院天数(20.1±17.8)d。患者在发生严重脓毒症28d后死亡31例(25.8%),存活89例(74.2%)。呼吸道(56.7%)、腹部及盆腔(19.2%)、血液(9.2%)感染是患者主要的感染来源。存活组血清白蛋白为(32.1±6.4)g/L,死亡组为(27.5±5.5)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2,P=0.001);存活组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分别为(13.4±7.2)分和(4.3±3.5)分,死亡组为(22.0±9.1)分和(7.1±3.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72和-3.690,均P<0.05)。随着白蛋白水平的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液来源的感染发生率及并发实体肿瘤者明显增加,感染性休克、急性肾损伤、急性肝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SOFA评分及28 d病死率较其他组明显升高(均 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过低的白蛋白水平(<28 g/L)和APACHE Ⅱ评分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156和1.121,95% C I分别为1.198~14.415和1.039~1.210,均 P<0.05)。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过低会增加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死亡风险。在APACHE Ⅱ评分基础上,监测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王静尹梅张井晓陈晓梅李琛韩辉郭海鹏秦伟栋吴大玮王昊丁娟杨洪娜
关键词:血清白蛋白严重脓毒症预后
联合检测α-L-岩藻糖苷酶与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a-L-岩藻糖苷酶与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电化学发光和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5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AFP)和a-L-岩藻糖苷酶(AFU),45例乙型肝炎患者为阴性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
丁娟
文献传递
前瞻性评价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评价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以来自14家医院的32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18例,女203例,应用改良MAIPA试验双盲法检测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抗-GPⅡb/Ⅲa和抗-GP Ⅰ b/Ⅸ),客观评价该试验在ITP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了解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浓度与血小板数量的相关性以及地塞米松治疗后抗体浓度的变化.结果 抗-GPⅡb/Ⅲa、抗-GP Ⅰ b/Ⅸ、抗-GPⅡb/Ⅲa联合抗-GP Ⅰ b/Ⅸ诊断ITP的敏感性分别为39.75%、32.64%、55.23%,特异性分别为97.56%、93.94%、92.6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94%、93.98%、95.6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5.71%、32.35%、41.53%,总有效率分别为54.51%、48.29%、64.80%;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显著低于阴性患者,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水平[吸光度(A)值]与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激素治疗有效的ITP患者抗-GPⅡb/Ⅲa或(和)抗-GP Ⅰ b/Ⅸ转阴或抗体水平降低.结论 MAIPA试验对ITP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ITP患者的疗效也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IFP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鉴别诊断依据.
王谦展凤霞侯明丁娟朱媛媛秦平彭军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自身抗体单克隆抗体
雌二醇对Th1细胞极化与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对Th1细胞极化以及与肝纤维化发生的影响。方法根据E2水平将47例肝纤维化患者分为A组(E2增高组)19例和B组(E2正常组)28例,阴性对照作为C组(正常人)30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化学发光法检测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和Ⅳ型胶原(CⅣ);ELISA法检测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比较A、B组之间以及与C组的差异。结果 A组E2高于C组和B组(P<0.001)。A组HA、LN、PⅢP、CⅣ均高于C组(P<0.001,P=0.001,P=0.006,P<0.001),B组HA、LN、PⅢP、CⅣ也高于C组(均为P<0.001);A组PⅢP高于B组(P=0.045)。A组CD3+T细胞低于C组和B组(P<0.001,P=0.001),CD4+T细胞也低于C组和B组(P<0.001,P=0.024),B组CD3+、CD4+T细胞低于C组(P=0.002,P<0.001);A组、B组CD8+T细胞高于C组(P=0.001,P=0.012)。A组IFN-γ高于C组和B组(均为P<0.001),IL-2也高于C组和B组(P<0.001,P=0.003),B组高于C组(P=0.001,P=0.012);A组IL-4低于C组和B组(P=0.002,P=0.016),IL-10也低于C组和B组(P<0.001,P=0.012)。结论高E2在延缓肝纤维化形成的同时也通过Th1细胞极化影响着机体的免疫功能,加速了肝纤维化的发展,E2在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双重角色。
展凤霞丁娟马蓓蕾王谦
关键词:雌二醇TH1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肝纤维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