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娟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杨森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皮肤
  • 2篇癣菌
  • 2篇阴道
  • 2篇念珠
  • 2篇念珠菌
  • 2篇皮肤癣
  • 2篇皮肤癣菌
  • 2篇细胞
  • 2篇白念珠菌
  • 2篇巢式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血浆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异构酶
  • 1篇阴道炎
  • 1篇阴道粘膜
  • 1篇粘膜
  • 1篇真菌

机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丁娟
  • 6篇李家文
  • 4篇谭志建
  • 2篇何甘霖
  • 2篇张少如
  • 2篇曹菲
  • 2篇谭娟
  • 2篇刘志香
  • 2篇吴艳
  • 1篇张德美
  • 1篇夏德超
  • 1篇曾敬思
  • 1篇邬炎卿

传媒

  • 3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国外医学(皮...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年份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用拓扑异构酶Ⅱ基因区巢式PCR法鉴别常见皮肤癣菌被引量:3
2005年
李家文丁娟谭志建刘志香
关键词:皮肤癣菌病巢式PCR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病原真菌菌种鉴定
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IL-12和IL-23的表达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IL-12和IL-23的表达特征,探讨IL-23在抗白念珠菌系统感染中的作用,并重新认识和评价IL-12的作用。方法通过尾静脉接种白念珠菌建立小鼠白念珠菌系统感染模型,观察小鼠肾脏的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小鼠肾脏IL-23及IL-12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平皿稀释法检测肾脏内菌落形成单位(CFU)。结果IL-12mRNA表达水平在初次感染后第1、3天明显升高(P<0.05),感染后第7天基本正常。IL-23mRNA水平在初次感染后的第1天无明显改变(P>0.05),感染后第3、7天明显升高(P<0.05),而再次感染中其mRNA始终呈现高表达(P<0.05)。结论IL-12和IL-23均参与I型免疫反应,有效抵御白念珠菌系统感染,IL-12可能在炎症反应的早期发挥重要作用,而IL-23可能在炎症反应的后期发挥重要作用。
李家文曹菲谭志建丁娟张德美邬炎卿曾敬思
关键词:系统性念珠菌感染IL-23IL-12动物实验
白念珠菌阴道炎鼠模型构建的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不同条件下构建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为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提供平台。方法:(1)用同龄小鼠建立雌激素化,免疫抑制和正常对照鼠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各模型小鼠阴道灌洗液真菌载量及阴道组织病理学变化。(2)再对雌激素化组中已自愈的小鼠进行再感染,观察再感染小鼠与初次感染同龄小鼠的真菌载量及阴道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雌激素化组、免疫抑制组小鼠自第2天起阴道灌洗液真菌载量水平较高并持续至观察期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前者P<0.05,后者P<0.01,而且从第4天起免疫抑制组明显高于雌激素化组(P<0.05);初发、复发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发与复发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阴道组织病理显示雌激素化、免疫抑制及复发感染小鼠在接种后第2天开始至21天,阴道黏膜可见芽生孢子或菌丝侵入,伴有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几种条件下白念珠菌性阴道炎鼠模型构建是成功的,为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平台。
夏德超丁娟吴艳谭志建刘志香谭娟张少如李家文
关键词:白念珠菌念珠菌性阴道炎鼠模型
人源抗菌肽LL-37与皮肤病被引量:1
2004年
LL - 37是一种近年来在人体内发现的属于cathelicidins家族的抗菌肽。与防御素相比 ,他不含有半胱氨酸 ,无链内二硫键 ,为具有α螺旋结构的两性分子。他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 ,在先天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广泛参与获得性免疫及一些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文中就其分子结构、表达调控。
丁娟李家文
关键词:LL-37皮肤病抗菌活性血浆细胞因子
不同条件下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易感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小鼠阴道粘膜对白念珠菌的易感性。方法建立免疫系统正常小鼠(雌激素化)与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建立初发与复发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对比观察不同干预措施下小鼠的一般生长情况、阴道灌洗液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阴道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测定其阴道灌洗液真菌载量。结果免疫抑制组各时点平均CFU水平均高于雌激素化组,且峰值后移,自第4天起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雌激素化组、免疫抑制组各时点平均CFU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示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小鼠阴道粘膜对白念珠菌更具有易感性;再次感染与初次感染不存在易感性差异。
谭娟曹菲丁娟张少如吴艳何甘霖李家文
关键词:易感性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抑制状态阴道粘膜涂片细胞学CFU
拓扑异构酶II基因区PCR-RFLP法鉴别常见皮肤癣菌
2006年
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Ⅱ基因区PCR~RFLP法鉴别常见皮肤癣菌的可行性。方法:用真菌拓扑异构酶Ⅱ基因区通用引物dPsD1、dPsD2,先后对6种34株临床常见皮肤癣菌和2株白念珠菌以及4株曲霉的DNA进行巢式PCR(nested PER)扩增,扩增后的阳性产物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HincⅡ和HinfⅠ酶切,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根据结果来鉴定皮肤癣菌并在种的水平上区分这6种常见皮肤癣菌。结果:通用引物dPsD1对6种皮肤癣菌均能扩增出3390bp、dPsD2能扩增出2380bp的片段,而白念珠菌和曲霉则未见阳性扩增条带。扩增出的产物分别经HincⅡ和HinfⅠ酶切后表现为58—1670bp长短不等的片段组合,根据这些特异性条带谱可以区分这6种临床常见皮肤癣菌。结论:拓扑异构酶Ⅱ基因区的巢式PCR—RFLP方法,是鉴定和区分常见皮肤癣菌的有效方法。
谭志建何甘霖丁娟李家文
关键词:皮肤癣菌拓扑异构酶巢式PCRRFL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