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安隆
- 作品数:18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赣语的语音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作为汉语的一大方言,赣语的确立经历了一个相对曲折的过程。赣语与客家话关系特殊,就方言一级来说赣语的标准很难确立。把赣方言看成是客赣语的一个次方言更有其合理性。加强区域研究突出区域特征是赣语语音研究的重点。
- 龙安隆
- 关键词:赣语语音研究客家话
- 赣语永新方言的体标记“在+指示代词”被引量:5
- 2016年
- 永新方言"在+指示代词"结构可以表达进行意义和持续意义。表达进行意义时,置于动词之前。表达持续意义时,置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后。用作体标记时有语音要求。文章对"在+指示代词"的句式进行了归纳。作为体标记,"在+指示代词"还能与其他进行体标记比如"添了",或持续体标记比如"住、到、哩"在同一句中同现。"在+指示代词"是一个半虚化状态的体标记,与其他汉语方言相比,有自己的特点。永新方言中的体标记形式反映了赣语同样具有完整丰富的"在结构"体标记形式,它可能发展为一类语气词。文章对《汉语方言地图集》关于永新方言进行体标记作了详细的解释,并对持续体标记做了补充。
- 龙安隆
- 关键词:赣语持续体标记
- 江西泰和闽南话方言岛
- 江西泰和发现闽南话方言岛。祖上在福建漳州南靖,迁于明万历、崇祯年间。三四百多年来,方言岛的语音系统发生了局部变化。声母有所增减,韵母数大为减少,声调简化,植入了相当的非闽语成分。通过对比,可以看到方言岛语音变化的轨迹。总...
- 龙安隆
- 关键词:闽南话赣语方言接触
- 文献传递
- 透定二母今读晓匣的考察被引量:1
- 2005年
- 论及古代江西方言,学者倾向于认为没有什么特色。考察透定母字部分读如晓匣母擦音这一特殊音变,发现它们是上古乃至更早时期江西方音在现代方言中的保留。由此推断古代江西境内的方言很有特色并影响过周边地区。
- 龙安隆
- 江西明代词人用韵研究
- 2008年
- 明代江西词人用韵大体可以分为14个韵部。阴声韵7部,阳声韵6部,入声独立为1部。词作主要反映明代官话语音,同时有方音流露。其中有的用韵特点反映了江西赣方言的内部差异。
- 龙安隆饶小青
- 关键词:用韵赣方言韵部
- 福建邵武方言浊平入化的性质被引量:5
- 2010年
- 邵武方言中古舒声各调都有规模不等的字归在入声,浊平字是其中的主流。将这一部分浊平字与石陂等地的闽北闽语对比,发现它们的调类与闽北闽语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在组成成员上属于闽语中的"阳平甲"字。入化了的浊平字反映的是突出的闽语特征,至少这部分字不应用小称变调来解释。
- 龙安隆
- 关键词:邵武方言
- 也谈闽语全浊声母的送气现象被引量:2
- 2007年
- 闽语全浊声母清化后多数字不论平仄都不送气,少数字不论平仄都送气。不论平仄都送气的这些字,其送气成分由来已久。它来源于赣语向闽语直接的渗透,而不是闽语自身演化的结果。
- 龙安隆
- 关键词:闽语赣方言全浊声母送气音
- 江西永新赣语的述补结构被引量:1
- 2012年
- 永新话述补结构的形式和意义都很丰富。6类述补结构具体列出了普通话所没有的补语形式和意义,以展示永新话语法的局部特点。在分析比较中,可以看到部分实词在述补结构中作补语时的虚化状态。
- 龙安隆
- 关键词:述补结构普通话虚化
- 邵武方言小称变调质疑被引量:2
- 2011年
- 邵武方言声调的演变表现异常。中古舒声调类中都有少量字归在入声,这一现象被认为是与黎川话相一致的小称变调,这个角度上的邵武方言被认为是赣语型。小称变调不能解释因调类不同而归到入声的字数存在显著差异,也不能解释个别调类下的属字存在区域上的一致性。舒声字读入声不属于赣语性质,浊平字读入声反映的是闽语特征,其他舒声字读入声则来源于周边方言和普通话。
- 龙安隆
- 关键词:邵武方言入声赣语
- “辫”的性质及中古全浊上声在江西中西部地区的表现——兼与张双庆、万波先生商榷
- 2004年
- 张双庆、万波先生认为“辫”字赣方言读阴平不送气不合理,主要理由是所列赣中西部地区方言中的全浊上声字无有一个读阴平不送气,由此断定它另有反切来源:清声母帮母。本文认为“辫”字只有一个来源:浊声母并母,并且认为两位先生的材料和推断不够真实。“辫”读阴平不送气的原因是受普通话影响,方言的语音变化具有层次性。
- 龙安隆
- 关键词: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