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翠银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气候
  • 3篇海岸
  • 3篇海岸锋
  • 3篇暴雪
  • 3篇暴雪过程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气象
  • 2篇降水
  • 2篇降水预报
  • 2篇厄尔尼诺
  • 2篇甘蔗
  • 2篇暴雨
  • 2篇值模拟
  • 1篇低温冷害
  • 1篇短期气候
  • 1篇短期气候预测
  • 1篇短期气候预测...
  • 1篇汛期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对流

机构

  • 1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百色市气象局
  • 1篇河池市气象局
  • 1篇桂林航天工业...
  • 1篇广东省气候中...
  • 1篇广东省气象台
  • 1篇广东省江门市...
  • 1篇空军装备研究...

作者

  • 15篇黄翠银
  • 6篇周秀华
  • 4篇何慧
  • 4篇覃卫坚
  • 4篇陆虹
  • 3篇欧艺
  • 3篇陈思蓉
  • 2篇孙建华
  • 2篇金龙
  • 1篇陈超
  • 1篇刘黎平
  • 1篇李博
  • 1篇杜尧东
  • 1篇华灯鑫
  • 1篇沈新勇
  • 1篇王改利
  • 1篇齐琳琳
  • 1篇罗晓玲
  • 1篇韦丽英
  • 1篇梁敏妍

传媒

  • 3篇气象研究与应...
  • 2篇大气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灾害学
  • 1篇甘蔗糖业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智能计算低温冷害预报模型的对比分析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探索不同的非线性智能计算预报建模方法在冬季低温冷害预报中的应用效果,利用广西区域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计算得出的1951-2018年冷湿指数作为预报量。通过计算该预报量与前期再分析资料中的各种物理量相关得出预报因子。首先利用逐步回归方法,从初选的相关预报因子中,客观选出9个预报因子,再对未选入的预报因子作核主成分非线性降维计算,选出方差贡献最大的核主成分因子,作为各预报模型的输入因子。分别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FNN)、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集成(GA-ANN)预报方法以及粒子群算法的支持向量机(SVM-PSO)集成预报方法三种不同的智能计算预报建模方法建立预报模型,对2012-2018年的20次低温冷湿天气进行预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预报建模样本条件下,模糊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对20个独立样本预报平均绝对误差最小。进一步的计算还表明,这三种智能计算预报模型均比同样预报建模样本和预报因子的线性回归预报平均绝对误差要小,显示了非线性智能计算预报建模方法,对于具有明显非线性变化特征的冬季低温冷害天气过程,比线性预报方法有更好的预报能力。
黄翠银史旭明陆虹周秀华金龙
关键词:低温冷害
2005年12月山东半岛一次海岸锋暴雪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
2005年12月3~21日山东半岛发生了5次连续性强降雪,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研究持续时间最长的11~15日的第3次暴雪过程。利用1小时1次的地面自动站和常规地面、探空观测的实况资料,1°...
黄翠银
关键词:海岸锋数值模拟环境场
文献传递
基于智能计算的广西冷湿极端天气定性和定量组合预报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论文以逐日气温和降水量数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预报场资料为基础,将表征冬季低温冷害的冷湿指数作为预报量,先利用随机森林方法进行冬季逐日冷湿极端天气定性判别预报分析,再进一步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的模糊神经网络集成个体生成技术方法,建立一种新的非线性智能计算定量集成预报模型(PSOFNN),进行了广西冷湿极端天气定量预报模型的预报建模研究。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这种以不同的智能计算方法构建的定性、定量综合预报分析方法,比较符合极端天气小概率事件的预报特点,其中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定性预报模型,对广西冷湿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报TS评分(Threat Score)为0.77,空报率为0.23,漏报率为0,ETS评分(Equitable Threat Score)为0.41,TSS评分(True Skill Statistic)为0.53。而采用粒子群-模糊神经网络方法构建的极端冷湿指数定量集成预报模型比其他线性和非线性预报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报精度。其中PSOFNN集成预报模型在预报建模样本和独立预报样本个例相同的情况下,比回归方法的预报平均绝对误差下降了25%以上,比一般的普通模糊神经网络预报平均绝对误差下降了14.37%。主要原因是因为PSO-FNN集成预报模型通过改进集成个体的预报能力和增强集成个体的种群差异性,提高了集成预报模型的预报精度。因此,该智能计算集成预报模型的泛化能力显著提高,预报结果稳定可靠,为冷湿极端天气客观预报提供了新的预报工具和预报建模方法。
黄颖金龙陆虹黄翠银周秀华
广东仁化县与广西容县沙田柚气候生态适应性比较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对比广东仁化县与沙田柚原产地广西容县在沙田柚种植中的农业气候相似性,分析广东仁化县种植沙田柚的生态气候条件优劣,为提升沙田柚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容县和广东仁化县两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2—2018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农业气候相似程度的诊断方法,对影响沙田柚生长和品质的气候生态条件进行分析;应用欧氏距离计算两县间的气候相似距离系数,分析广东仁化县种植沙田柚的生态气候条件优劣。【结果】在广东仁化县和广西容县的生态气候条件中,年极端最高气温、≥10.0℃年积温、日平均气温≥10.0℃天数两地均能很好地满足沙田柚的生长需求;年平均气温仁化县适宜沙田柚的生长,容县会出现偏高的不利影响;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仁化县更适宜沙田柚生长,其中,容县会出现偏高的不利影响,仁化县则偶尔出现偏低的不利影响;年极端最低气温容县适宜沙田柚生长,仁化县会出现偏低的不利影响;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容县略优于仁化县,其中,仁化县会出现偏低的不利影响,容县则会出现偏高的不利影响。仁化县与容县间沙田柚主要生长期气候因子欧氏距离系数的均权综合系数为0.68,为3级相似。【结论】广东仁化县的生态气候条件能满足沙田柚的生长需求,可引种和驯化种植沙田柚,但在种植中要注意防御年度最低气温和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偏低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梁敏妍黄翠银张羽罗晓玲王华史丽杜尧东
关键词:沙田柚欧氏距离气候生态条件
延伸期暴雨过程的神经网络预报技术应用
覃卫坚陆虹赵华生黄志陈思蓉何慧欧艺黄翠银周秀华张成
一、课题来源和背景:“延伸期暴雨过程的神经网络预报技术应用”是2018年中国气象局下达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的预报员专项(合同编号:CMAYBY2018-057)。项目起止期限是2018年1月-2018年12月,总经费...
关键词:
关键词:暴雨预报方法降水预报神经网络预报
山东半岛一次暴雪过程的海岸锋三维结构特征被引量:14
2011年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2005年12月山东半岛持续性降雪过程中的11~15日暴雪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利用高分辨率的模拟结果分析海岸锋的发展过程和三维结构特征以及对强降雪的影响等。结果指出,海岸锋水平结构是偏北风和偏西风的气旋性切变;气流在海岸锋西北侧辐合上升,在东南侧辐散下沉,上升气流最高达700hPa。海岸锋锋区出现在900hPa以下,水平散度场在900hPa以下是辐合区,辐合中心正上方有辐散中心相配合,造成较强的上升运动,最大上升速度在海岸锋顶部和水平散度零线(900hPa)附近。强烈的上升气流携带低层水汽在空中辐合和凝结,使局地降雪增强,强降雪落区位于海岸锋及其冷区一侧。海洋热通量是海岸锋形成的关键因子,其中感热通量使海陆温差加大是形成海岸锋锋生的重要条件。
孙建华黄翠银
关键词:数值模拟海岸锋暴雪
“0866”华南特大暴雨灾害的综合诊断被引量:7
2017年
借助加密观测资料、雷达组网拼图资料、雷达风场反演资料以及模式模拟资料等,采用综合诊断方法集中研究2008年6月5~7日发生在广东和广西的特大暴雨.目的是探寻暴雨中尺度特征与发生机理,并将较高时空密度的非常规观测资料用于综合诊断研究中,以有效构建暴雨发生物理模型的可行性探索.(1)此次暴雨是在独特的南支高空急流与低空急流耦合背景下,由涡旋及其东南象限频繁出现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共同导致;(2)不同于常见的影响华南的中纬度涡旋,此次涡旋来自低纬季风槽中,季风涌携带涡度、水汽、能量不断侵入涡旋东南侧并增强这里的西南风,致使此处汇集有利的物理要素并成为MCS频发的关键区,以水平散度项为主的动力因子对涡旋的形成及初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以潜热为主的热力因子则促使了涡旋向强盛期发展,涡旋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正反馈;(3)MCS体内存在西南气流与偏东气流,两支气流辐合并构成西南-东北向的带状对流云团,云团内部具有更细致的非对称流场结构,流场决定MCS呈现非对称的动热力结构特征、并导致强降雨发生于要素极值区;(4)MCS内强劲的?中尺度西南风速核促使不断积聚的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最终得到释放,对流降雨由此爆发,频繁生成于带状云团东北侧的更小尺度对流单体直接造成了暴雨中心的雨量峰值;(5)综合诊断方法可以在探索暴雨精细结构特征中发挥关键作用.
李博刘黎平王改利华灯鑫陈超黄翠银
关键词:涡旋华南暴雨
厄尔尼诺下崇左市极端气象干旱对甘蔗生长影响
2024年
利用崇左市7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1981~2023年逐日降水量数据、Hadley中心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相关性分析、合成、HP滤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崇左市季节性极端气象干旱的成因;结合2009年以来崇左市甘蔗株高、单产数据,研究春季和夏秋季极端气象干旱对甘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季节内降水量偏少,小雨、无雨日数多,中雨及以上等级的强降雨日数少等是崇左市季节性气象干旱发生的直接原因;赤道中东太平洋是影响崇左市季节性降水量的重要海温关键区。2023年厄尔尼诺发展,崇左市春季(3~5月)出现极端气象干旱,2020年厄尔尼诺衰减并快速转为拉尼娜状态,崇左市出现夏秋季(7~9月)极端气象干旱。春季极端气象干旱减缓甘蔗苗期生长速度,降低年终单产;夏秋季极端气象干旱对甘蔗茎伸长期株高影响巨大,导致株高和产量严重受损。
黄翠银蒙秀娟丁美花陈剑飞赵定国谭佳勇
关键词:甘蔗厄尔尼诺株高
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量差异成因分析
2023年
利用1981年以来广西前汛期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英国Hadley中心海表面温度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大气环流指数、海温指数和积雪指数等资料,采用合成、相关计算方法,分析了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量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偏多时,500hPa副热带高压更强更大更偏西,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但东亚槽偏弱,西西伯利亚分裂西风槽东移,引导冷空气主要从西路、中路南下影响广西。外强迫因子中,NINO3.4、IOBW、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和西太副高强度、脊线和西伸脊点正相关,NAT则为反相关;IOBW、SIOD对东亚槽强度作用相反,IOBW正位相有利于东亚槽偏弱,SIOD正值则东亚槽偏强;TIOD、SIOD负值有利于贝湖至巴湖高度值低,不断分裂西风槽东移南下。因而不同的海温关键区分布形态和高原积雪面积配置引起500hPa影响系统的差异,从而造成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量的差别。
黄翠银周秀华蔡悦幸
关键词:海温高原积雪
来宾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甘蔗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利用气候倾向率、MK突变检验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来宾市1970—2020年的年、季及甘蔗关键生育期的温光水等气象条件进行时空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来宾市温度和降水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日照时数呈现波动降低的趋势,温度、降水和日照都存在明显突变点;温光水等气象条件及变化趋势有利于甘蔗生长和产量形成,但10—12月日照时数的降低趋势对糖分积累存在不利影响。
王建东黄翠银丁美花谢映
关键词:气候变化甘蔗关键生育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