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展易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直肠
  • 4篇肠癌
  • 3篇直肠癌
  • 3篇结直肠
  • 2篇单倍型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易感性
  • 2篇直肠黏膜
  • 2篇术后
  • 2篇疗效
  • 2篇结直肠癌
  • 2篇肛周
  • 2篇病理
  • 2篇肠黏膜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克隆

机构

  • 11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11篇黄展易
  • 8篇郭俊宇
  • 7篇郭厚基
  • 6篇覃安强
  • 6篇黄甫达
  • 5篇杨昌谋
  • 2篇李如锟
  • 2篇杨梅
  • 2篇覃忠卫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吉林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内科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介素-18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18(m-1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结直肠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7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60名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IL.18基因-137G/C、-607C/A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同时用SHEsis软件分析IL-18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频率。结果IL-18基因-607C/A多态性在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8基因-137G/C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显示.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1.814倍(OR=1.814,95%CI:1.246~2.642)。联合基因型分析显示,IL-18基因-137G/C、-607C/A单核苷酸多态性存在着强烈的连锁不平衡(ID'|=0.945),-137C/-607A单倍型频率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137C/-607A单倍型携带者显著增加了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OR=1.637,95%CI:1.100~2.437)。结论IL—18基因-137G/C多态性和-137C/-607A单倍型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137C等位基因可能是结直肠癌的遗传易感基因。
郭俊宇覃安强李如锟杨昌谋黄甫达黄展易郭厚基
关键词:白介素-18结直肠肿瘤单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疗效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联合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选取73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挂线术,观察组给予rb-bFGF联合挂线术。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Wexner评分、脓腔愈合时间、创面感染率及肛门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exner评分及脓腔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感染及肛门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bFGF联合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并降低创面感染及肛门功能障碍发生风险。
郭厚基郭俊宇黄展易韦明位黄甫达
关键词: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挂线术高位肛周脓肿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9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76例直肠黏膜内套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消痔灵注射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所有患者出院后均对其进行6个月的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36/38)]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5.79%)略高于对照组(10.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明显优于单用消痔灵疗效,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黄展易杨昌谋郭俊宇
关键词:黏膜环切术消痔灵临床疗效
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
郭俊宇黄甫达覃安强黄展易
直肠黏膜保护剂在痔瘘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4年
目的:观察直肠黏膜保护剂在痔瘘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痔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术后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直肠黏膜保护剂太宁栓行肛塞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第3 d 和第7 d 痔瘘患者出血,肛门水肿和肛门疼痛情况。结果术后第3 d 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第7 d,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黏膜保护剂对痔瘘患者术后的治疗有一定作用,在短时间内可以改善患者出血、肛门水肿以及疼痛等状况,值得推广使用。
黄甫达杨昌谋覃安强黄展易
关键词:直肠黏膜保护剂痔瘘
circRNA-ASAP2在结直肠癌诊断和淋巴结转移风险判断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分析环状RNA(circRNA)-ASAP2在结直肠癌诊断和淋巴结转移风险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结直肠癌组,另选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血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ircRNA-ASAP2相对表达水平,以及不同特征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癌组织circRNA-ASAP2相对表达水平,并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ircRNA-ASAP2诊断结直肠癌和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circRNA-ASAP2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癌组织circRNA-ASAP2相对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Ⅲ期~Ⅳ期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癌组织circRNA-ASAP2相对表达水平均较高(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长径、肿瘤类型、分化程度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癌组织circRNA-ASAP2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circRNA-ASAP2诊断结直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95%CI:0.848~0.975),敏感性为95.60%,特异性为72.2%;血清circRNAASAP2预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95%CI:0.696~0.930),敏感性为75.00%,特异性为90.78%。结论circRNA-ASAP2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上调,circRNA-ASAP2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淋巴结转移风险判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郭厚基杨梅郭俊宇黎华黄展易韦明位覃忠卫
关键词: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西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XELOX化疗治疗老年晚期直肠癌的近远期效果及其对ICAM-1、Cox-2和CK-20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XELOX化疗治疗老年晚期直肠癌的近远期效果及其对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环氧酶-2(Cox-2)和细胞角蛋白-20(CK-2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1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88例老年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XELOX化疗组(单独组)和XELOX化疗+西妥昔单克隆抗体组(联合组),每组各44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ICAM-1、Cox-2和CK-20的变化。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45%,显著高于单独组的40.91%(P〈0.05),但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1年生存率与单独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独组(P〈0.05);而且,联合组患者的局部复发与转移率也明显低于单独组(P〈0.05);单独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6.263个月,显著短于联合组的20.658个月(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CAM-1、Cox-2和CK-20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且,联合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XELOX化疗可显著提高老年晚期直肠癌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抑制肿瘤相关基因ICAM-1、Cox-2和CK-20的水平。
黄展易杨昌谋郭俊宇覃安强郭厚基
关键词:直肠癌环氧酶-2
术前不同贫血类型与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分析术前不同贫血类型(小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与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手术的130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红细胞形态学将患者分为A组(无贫血,70例)、B组(小细胞性贫血,18例)、C组(正常细胞性贫血,42例)。对比3组病理特征、术后2 a生存率,经Phi系数检验分析术前贫血类型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相关性,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比3组生存率。结果3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布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hi系数检验发现,术前贫血类型与性别、肿瘤部位、肿瘤直径、TNM分期相关(r=0.238、0.255、0.266、0.331,P=0.025、0.015、0.010、0.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直径≥5 cm、TNM分期为Ⅲ~Ⅳ期、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术前小细胞性贫血、术前正常细胞性贫血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OR>1,P<0.05);术后2a总生存率A组>C组>B组(P<0.05);经Log-rank检验,3组术后生存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贫血类型与结直肠癌患者肿瘤部位、肿瘤直径、TNM分期等病理特征及术后生存时间相关,其中术前小细胞性贫血患者的生存率最低。
郭厚基杨梅覃忠卫黄展易
关键词:结直肠癌根治术贫血类型病理特征预后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是因快速进展的导致肛周皮下脂肪和筋膜坏死的细菌感染所致,常并发休克及多器官损伤,死亡率极高,本目的在于探讨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途径.方法:对在医院住院所有均经手术彻底清创、联合抗生素以及...
郭俊宇覃安强黄甫达黄展易郭厚基
关键词: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病理诊断
一种护理用具存储柜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护理用具存储柜。本实用新型的护理用具存储柜包括存储柜本体,所述存储柜本体设有容纳腔和出货道,所述出货道的末端设有取货口;所述容纳腔设有放货架,所述放货架设有S型的供货道,所述...
邝霄帆唐运宽黄展易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