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伍
- 作品数:22 被引量:21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金山区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闭合复位顺行双弹性钉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顺行双弹性钉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完整随访的26例35处掌骨骨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情况,26例35处掌骨骨折患者均行闭合复位双弹性钉内固定术。按照TAFS系统评价法分别观察测量手指屈曲伸直功能恢复的情况,同时对患指术后的肌力和感觉进行评价。结果经过8~24个月(平均11个月)的随访,术后无明显骨折移位丢失,无伤口感染及骨不连等并发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27±3.77)周;术后功能疗效评定参照TAFS的评分标准,掌指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23%;肌力和感觉与健侧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闭合复位顺行双弹性钉固定治疗掌骨骨折,手术损伤小,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减少肌腱粘连和关节僵硬,手指功能恢复好。
- 黄俊伍陈云丰罗轶张春林
- 关键词:掌骨骨折内固定术
- Ⅱ期指固有动脉倒转皮瓣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
- 2017年
- 目的总结应用指固有动脉倒转皮瓣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至2015年4月第2~5指末端皮肤缺损患者73例89指,均以指固有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结果术后5例发生血管危象,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余皮瓣全部存活,伤口均Ⅰ期愈合,供皮区均Ⅰ期愈合。随访67例80指,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7.8个月。术后外形及感觉良好,质地柔软,耐磨,无触痛,耐寒冷,静态的两点辨别觉恢复6~9 mm,平均7.2 mm。手功能TAM法测定:优65指,良9指,可6指,差0指,优良率达92.5%。结论指固有动脉倒转皮瓣术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取材隐蔽,对手部美观影响小,可取得满意的功能及外形,供区损伤小,利于推广,是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较好的一种皮瓣。
- 程邦君刘志忠郑兆宽黄俊伍罗轶赵琳
- 关键词:指固有动脉
- 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末端组织皮肤缺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 总结应用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并同时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重建感觉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手指末端皮肤缺损患者78例92指,均以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皮支为血管蒂的指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同时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重建感觉.结果 术后发生血管危象8例,皮瓣部分坏死2例,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余皮瓣全部存活,伤口均Ⅰ期愈合,供皮区均Ⅰ期愈合.随访73例79指,随访时间3.0~12.0个月,平均(7.8±2.5)个月.术后外形及感觉良好,质地柔软、耐磨、无触痛、耐寒冷.动态的两点辨别觉恢复至4.0~8.0 mm,平均(5.3±0.9) mm;静态的两点辨别觉4.0~9.0 mm,平均(5.8±1.2) mm.手功能关节总体活动度(TAM)法测定:优67指,良7指,可5指,差0指,优良率达93.7%.结论 该术式不牺牲手指主要血管和神经,采用中节指背非功能面皮肤为供区,并同时通过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重建感觉,不需二次手术,为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较理想的术式之一.
- 程邦君郑兆宽刘志忠黄俊伍罗轶
- 关键词:指动脉背侧支穿支皮瓣指固有神经
-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伴Haraguchi Ⅱ型后踝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比较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伴Haraguchi Ⅱ型后踝骨折两种内固定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61例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伴Haraguchi Ⅱ型后踝骨折患者。其中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均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Haraguchi Ⅱ型后踝骨折分别采用3枚空心螺钉内固定(34例)和"L"形钢板内固定(27例)。采用Baird-Jackson评定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 61例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0.8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定:空心螺钉组优18例,良10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2.4%;钢板组优14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5.2%;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Haraguchi Ⅱ型后踝骨折时,采用空心螺钉或"L"形钢板治疗Haraguchi Ⅱ型后踝骨折在临床疗效上无明显差异,空心螺钉内固定损伤小,而钢板内固定牢固可靠。
- 程邦君罗轶黄俊伍冯晓兵
- 关键词:胫骨踝关节骨折内固定
- 骨斑点症
- 2016年
- 骨斑点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的由于次级松质骨吸收失败而导致的硬化性骨结构异常性疾病。现结合相关文献将有其病因、临床特点、近年诊治进展等综述如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 程邦君朱成成黄俊伍赵琳
- 关键词:骨斑点症诊治进展
- 三种方法固定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评价外侧支撑钢板加前内侧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LC—DCP,A组)、外侧支撑钢板加后内侧防滑钢板(B组)、外侧支撑钢板加内侧半针外固定架(C组)治疗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4例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比较各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临床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关节功能、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胫骨平台后倾角(PA)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A、B、C三组手术时间平均为103min、105min和98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301ml、305ml和296ml;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3.9周、14.4周和14.1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7.6周、18.2周和17.1周;术后1年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平均为90.1分、89.6分和88.8分。三组病例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TPA及PA度数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A、B、C三种固定方法治疗结果相似。
- 毛汉兴沈国平罗轶孙华张小峰黄俊伍罗从风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力线
- 微型锁定钢板放在指骨侧方治疗近节指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 黄俊伍
- 手型与传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比较传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与手型VSD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伤的疗效,试图探索一个疗效性相对较好的方案。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手部软组织缺损伤患者共43例,分别采用传统VSD(A组)和手型VSD(B组)予以治疗,术后的患者均采取植皮手术。收集封闭负压引流液,之后进行细菌培养计数,统计两组患者的辅料使用天数、培养后的细菌数量以及植皮手术后的皮片存活面积比等指标。结果 A组患者辅料的平均使用时间为(2.3±1.6)d,明显短于B组的(5.2±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细菌量为(5 320±1 030)CFU,明显多于B组的(455±121)CF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皮片存活率为(90.3±2.6)%,明显低于B组的(97.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型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疗效性相对较好,有利于在手部创面中推广应用。
- 张晓峰李晓林罗轶黄俊伍
- 关键词:疗效
- 拇指尺桡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比较分析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和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科采用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和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组27例,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组21例。术后对皮瓣的成活率、感觉恢复,拇指的功能、外形,供区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随访平均15.2个月,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组成活率100%,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组成活率88.9%;感觉恢复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两组存活皮瓣静态两点分辨觉无明显差异。两组拇指指间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拇指指端缺损的外形两组无差异;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组患者主诉拇指供区瘢痕影响握持功能,经常不适。结论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和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指背、指腹缺损的理想皮瓣。但从成活率来说,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优于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从对供区的影响角度看,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优于拇指尺背侧皮瓣。
- 黄俊伍张晓峰孙华
- 关键词:拇指皮肤缺损疗效对比研究
- 内踝骨折的新分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对内踝骨折设计新分型系统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1-06治疗的涉及内踝骨折5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内踝的解剖特点、内踝主要骨折线所在部位、内踝骨折后病理特点进行分型。共分为4型。骨折复位固定术后的影像学评价采用Burwell—Charley评估标准,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标准评估。结果53例获得随访,平均2.6(1~4)年。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7个月。术后随访影像学评估标准评分优良率92.5%,Baird-Jackson评分优良率88.7%。结论新型内踝分型系统简单实用,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 黄俊伍罗轶孙华
- 关键词:内踝骨折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