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丽
- 作品数:42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乡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ECP-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观察DECP-T方案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在我院收治的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给予DECP-T方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4例患者中CR 2例,VGPR 2例,PR 7例,SD 7例,PD 4例,CR后复发2例,总有效率75%。结论 DECP-T方案为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方案。
- 王继芳魏秀丽任荣香田丽丽苏婷婷吴志敏郭莉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复发难治
- 氟达拉滨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ML患者55例,其中初次诱导早期反应不良患者16例(双诱导组),初次诱导失败患者15例(初次诱导失败组),复发难治性患者24例(复发难治组),所有患者给予氟达拉滨和中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双诱导组、初次诱导失败组和复发难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3%(13/16)、66.7%(10/15)、33.3%(8/24),双诱导组和初次诱导失败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复发难治组(χ2=8.839、4.127,P<0.05),双诱导组与初次诱导失败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0,P>0.05)。双诱导组、初次诱导失败组和复发难治组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期分别为29、21、10个月,双诱导组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期显著长于初次诱导失败组和复发难治组(χ2=9.536、33.256,P<0.05),初次诱导失败组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期显著长于复发难治组(χ2=21.077,P<0.05)。双诱导组、初次诱导失败组和复发难治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40、29、12个月,双诱导组和初次诱导失败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显著长于复发难治组(χ2=33.686、28.649,P<0.05),双诱导组与初次诱导失败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17,P>0.05)。结论氟达拉滨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AML疗效显著,对初次诱导早期反应不良和初次诱导失败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复发难治患者。
- 王继芳魏秀丽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氟达拉滨阿糖胞苷
- 国产新药氟马替尼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层面临床疗效观察的探讨
- 2022年
- 目的研究国产新药氟马替尼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分子层面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发Ph+ALL患者28例,其中单纯化疗组10例,氟马替尼联合化疗组18例,按既定时间定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完全缓解(CR)率、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指标,观察氟马替尼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Ph+ALL分子层面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无病生存(DFS)及总生存(OS)的影响。结果氟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新诊断Ph+ALL,在诱导治疗早期(诱导治疗第14天)、诱导治疗第28天、巩固治疗3个月、1年时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缓解、获得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MMR),完全分子生物学缓解(CMR)、细胞遗传学、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水平,较单纯化疗组均有显著差异,而且2年DFS及OS两组之间也有差异(P=0.0015)。结论氟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Ph+ALL,疗效更好,可产生更深、更快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并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可耐受。
- 魏秀丽田丽丽苏婷婷任荣香李林霞白相斐李晨曦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VNDT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 2009年
- 目的评价VNDT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方法35例MM患者给予长春新碱(VCR)+米托蒽醌(NVT)+地塞米松(Dex)+沙利杜胺(Thl)化疗。生理盐水250ml加长春新碱0.5mg/d静脉点滴1~4d;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米托蒽醌5mg/d1~4d;Dex40mg/d1~4d口服;沙利杜胺100~200mg/L,1~28d口服。每周6周重复1次,共12个周期,治疗2周期观察疗效。观察项目包括血清M蛋白,肝、肾功能化验。尿蛋白、骨髓象、血象,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lgG、lgA、lgM定量等。结果完全缓解(CR)21例,CR率为60%;部分缓解(PR)6例,PR率为17%;无效即未缓解(NR)8例,NR率为23%;总有效率为77%。结论VNDT方案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有效方案。
- 魏秀丽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联合化疗
-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观察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方法 20例复发难治性AML患者给予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5例,病情稳定(SD)4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75%(15/20),1例患者出现Ⅰ度骨髓抑制,其余患者出现Ⅱ~Ⅲ度骨髓抑制;5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1例因重症感染死亡;1例出现腹痛明显。无黏膜炎发生,未见脱发。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AML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但由于观察病例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 王继芳魏秀丽郭莉任荣香田丽丽苏婷婷吴志敏
- 关键词:地西他滨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
- 地西他滨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应用及疗效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 2019年
-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该院治疗的MDS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地西他滨治疗,记录其疗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地西他滨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90例患者总体疗效中,完全缓解10例(11.11%),部分缓解12例(13.33%),骨髓完全缓解8例(8.89%),血液学改善17例(18.89%);按照预后情况分组比较疗效发现,预后中间组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骨髓完全缓解、血液学改变例数与预后不良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重度贫血、有无粒细胞缺乏、有无血小板减少、有无多系细胞系减少患者之间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血细胞减少、多系细胞系减少是地西他滨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疗效较佳,但发病时血细胞减少和多系细胞系减少或可对疗效产生影响。
- 郭莉吴志敏王继芳任荣香魏秀丽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西他滨疗效影响因素
- 环孢素A、植物血球凝集素、康力龙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尤安磊魏秀丽范国燕
- 关键词:环孢素A植物血球凝集素康力龙再生障碍性贫血
- 职业因素对血液科护士的心理影响及调节对策
- 2010年
- 冯淑娴张秀花魏秀丽
- 关键词:血液科护士心理影响
- 小剂量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小剂量环孢素A(CycololsporineACsA)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选用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 15例 ,采用环孢素A 3mg/ (kg·d) ,分 3次饭后 0 5h服用 ,疗程 3~ 6个月。结果 显效 6例 ,显效率为 40 % ;良好 4例 ,占 2 6 7% ;进步 2例 ,占 13 3 % ;无效 3例 ,无效率为 2 0 %。总有效率为 80 %。结论 小剂量环孢素A口服 。
- 魏秀丽
- 关键词:小剂量环孢素A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FA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观察FA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氟达拉宾 (Fludarabine) 2 5mg/ (m2 ·d)加入生理盐水2 5 0ml中静脉滴注 ,于化疗第 1~ 5天用 ;吡柔比星 (THP) 2 0mg/ (m2 ·d)加入 5 %葡萄糖 5 0 0ml中静脉滴注 ,于化疗第 1~ 2天用 ;阿糖胞苷 (Ara -C) 15 0mg/ (m2 ·d)于化疗第 1~ 7天静脉滴注。FAT方案总疗程 7d。结果 2 5例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患者中 ,完全缓解 (CR) 15例 ,CR率为 60 % ;部分缓解 (PR) 6例 ,PR率为 2 4% ;未缓解 (NR) 4例 ,NR率为 16% ;总有效率为84%。结论 FAT方案为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案。
- 魏秀丽
- 关键词:复发急性白血病氟达拉宾吡柔比星阿糖胞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