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华
- 作品数:19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对比研究多焦点与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后,对患者视力、对比敏感度及波前相差的影响。方法将白内障并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56例59眼分为多焦点IOL组24例24眼及非球面单焦点IOL组32例35眼。术后1个月检查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DVA)和裸眼近视力(un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UNVA),测量对比敏感度以及波前像差和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结果术后1d及1周多焦点IOL组UDVA低于单焦点IOL组;术后1d、1周和1个月多焦点IOL组UNVA优于单焦点IOL组。术后1个月在明视有眩光对比敏感度中,多焦点IOL组在1.5c/d和3.0c/d条件下低于单焦点IOL组。术后1个月在暗视有眩光对比敏感度中,多焦点IOL组在1.5c/d、3.0c/d条件下低于单焦点IOL组。术后1个月在明视无眩光对比敏感度中,多焦点IOL组在1.5c/d和3.0c/d条件下低于单焦点IOL组。术后1个月在暗视无眩光对比敏感度中,多焦点IOL组在6.0c/d条件下敏感度低于单焦点IOL组。多焦点IOL组总像差、总高阶像差、慧差、球差高于单焦点I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焦点IOL术后给患者提供了较好的远、近视力,但存在对比敏感度减低的问题。多焦点IOL高阶相差较单焦点IOL有所增加,同时PSF形态表明,眼内2个焦点对成像质量有所影响。
- 魏玉华张斌邢国献刘丹岩杜颖华郭从容
- 关键词:白内障人工晶状体
- 眼球摘除手术患者真实心理感受的质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眼球摘除是严重的眼球破裂伤、眼内恶性肿瘤、绝对期青光眼、角膜穿孔、角巩膜葡萄肿、眼内炎等治疗无明显效果及已失明患者,用其他方法不能缓解病痛而进行的手术;或指眼球的功能已全部丧失或即将丧失,为解除眼部剧痛或威胁健眼及生命所采取的手术。它是一种破坏性、毁容性手术,可致面部畸形,对患者造成生理残疾,使患者精神痛苦以致心理上不平衡。但是,对于眼球摘除患者心理的研究,目前国内多侧重于一般性心理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健康教育等宏观方面或定量方面的研究,
- 魏玉华姚一民崔月先杜丽娜苏洋盛孟怡
- 关键词:眼球摘除手术心理感受
- 护理干预对视网膜再脱离患者术前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视网膜再脱离患者术前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视网膜再脱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0)术前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n=30)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疾病知识干预、缓解负性情绪的松弛措施、实施触摸护理、家属干预措施等.应用SDS、SAS、CSQ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手术前进行测评,比较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前SDS、SAS、CS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视网膜再脱离患者术前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保证再次手术的顺利进行,利于术后康复.
- 王红霞张瑞丽王运仓李凤艺魏玉华刘影
- 关键词:视网膜再脱离护理干预负性情绪
-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在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比较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玻璃体手术联合与不联合玻璃体腔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注药术后视网膜黄斑区超微结构与视功能变化。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94例(94只眼)。按术毕时是否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将患者分为注药组59例(59只眼)和对照组35例(35只眼)。2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剥除黄斑前膜及内界膜,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异常中心凹内层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分别为0.71±0.14、0.62±0.15、0.51±0.16、0.48±0.29、0.36±0.20,注药组和对照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Waldχ^(2)=3428.83,P<0.001;Waldχ^(2)=445.67,P<0.001)。在术后3、6、12个月,2组间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8.31,P=0.004;Waldχ^(2)=11.31,P=0.001;Waldχ^(2)=22.54,P<0.001)。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472.64±69.69)、(423.68±83.56)、(380.08±104.98)、(319.55±95.83)、(294.55±104.8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1322.92,P<0.001)。在术后3、6、12个月,2组间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12.47,P<0.001;Waldχ^(2)=21.15,P<0.001;Waldχ^(2)=28.88,P<0.001)。异常中心凹内层厚度分别为(189.87±38.22)、(164.05±40.17)、(142.08±47.80)、(112.51±52.87)、(91.49±53.2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969.82,P<0.001)。在术后3、6、12个月,2组间异常中心凹内层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11.25,P=0.001;Waldχ^(2)=15.93,P<0.001;Waldχ^(2)=11.98,P=0.001)。结论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术毕时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可以辅助于黄斑超微结构和视功能的恢复。
- 姚一民李雪景魏玉华王彩霞尚庆丽叶存喜
-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前膜
- 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移植或内界膜剥除手术后黄斑微结构改变对比观察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对比观察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MH)患眼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ILM)移植或ILM剥除手术后的黄斑微结构改变。方法MH最小直径大于500tim的大直径特发性MH患者40例4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常规PPV联合ILM剥除手术20只眼(ILM剥除组),PPV联合ILM移植手术20只眼(ILM移植组)。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发病眼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发现,两组患眼logMARBCVA、椭圆体带(IS/OS)平均缺损直径及外界膜平均缺损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28、1.452、1.321,P〉0.05)。手术后1、3、6、12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眼logMARBCVA、IS/OS缺损直径、外界膜缺损直径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1个月,两组患眼logMARBCVA、IS/OS平均缺损直径、外界膜平均缺损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26、1.435、1.018,P〉0.05)。手术后3、6、12个月,与ILM剥除组比较,ILM移植组患眼logMARBCVA(t=2.059、2.871、2.415)明显提高,IS/OS平均缺损直径(t=2.070、2.110、2.121)、外界膜平均缺损直径(t=2.034、3.647、3.556)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两组患眼C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3,P〈0.05);手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眼C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8、0.847、0.849,P〉0.05)。结论与PPV联合ILM剥除手术相比,大直径特发性MH患眼经PPV联合ILM移植手术治疗后IS/OS缺损直径、外界膜缺损直径明显减小。
- 席瑞洁郝玉华韩悠田笑雨史俊芳魏玉华
-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 偏心和旋转对非球面Toric人工晶状体成像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Toric人工晶状体(IOL)的球差进行自动优化,理论设计不同球差的Toric IOL,并且对其旋转、偏心的耐受性及成像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在模型眼中对Toric IOL球差进行优化,分别优化球面结构,IOL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和厚度及Toric IOL的前表面非球面系数,目标设计获得-0.26、-0.1 和0 μm球差的Toric IOL。在计算机光学模拟系统中,球面和非球面Toric IOL沿其X轴分别偏心0.25、0.50、0.75 mm,在3 mm和5 mm瞳孔直径下,评价其对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影响;使其旋转3°、5°、10°,在4 mm瞳孔直径下评价其对MTF的影响。结果:在居中时随着瞳孔直径的增大,非球面Toric IOL成像质量下降低于球面Toric IOL;但在3 mm瞳孔偏心0.50 mm时,-0.26 μm的Toric IOL的成像质量下降并且低于0 μm和-0.1 μm的Toric IOL;5 mm瞳孔直径时偏心0.75 mm,-0.26 μm球差Toric IOL的MTF与球面IOL接近,而0 μm和-0.1 μm球差的Toric IOL的MTF略优于球面Toric IOL。旋转3°和5°时,非球面Toric IOL MTF仍高于球面IOL;旋转10°时,非球面Toric IOL高空间频率的MTF已经接近或低于球面IOL。结论:-0.26 μm球差的Toric IOL居中时有良好的成像质量,但偏心耐受性较差。对Toric IOL球差的适量的优化,可以提高模型眼的成像质量,同时保持对偏心和旋转误差的耐受性,使其在综合条件下获得更好的光学质量。
- 张斌刘丹岩柴茜楠魏玉华杜颖华段洁邢国献
-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散光偏心调制传递函数
- 不同浓度安尔碘冲洗液术前结膜囊冲洗的效果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安尔碘冲洗液术前结膜囊冲洗消毒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内眼手术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0.01%安尔碘组、0.025%安尔碘组、0.05%安尔碘组,每组各50例。3组患者术前均行常规的内眼手术准备,进入手术室后均用0.5%的碘伏消毒术眼皮肤和睑缘,手术开始前3组患者分别用相应浓度的安尔碘冲洗液进行结膜囊冲洗,冲洗后1 min做结膜囊细菌培养,之后使用荧光素钠进行角膜染色,裂隙灯下观察结膜充血状态和角膜上皮损伤情况,比较3组效果。结果0.025%和0.05%的安尔碘冲洗液冲洗后细菌培养阴性率分别为92.0%,94.0%,优于0.01%安尔碘冲洗液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97,P<0.05);0.05%安尔碘冲洗液对结膜的刺激性和对角膜上皮的损伤大于其他两组(χ2值分别为20.257,18.656;P<0.05)。结论0.025%安尔碘冲洗液有高效的杀菌作用,且对眼部角、结膜无破坏性损伤,故更适于眼科手术术前结膜囊消毒。
- 魏玉华姚一民范士英叶丽云苏洋代金金
- 关键词:安尔碘结膜囊冲洗眼科手术
- 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治疗效果,比较手术前、后黄斑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24例31只眼,并将其分为2组:同意接受手术治疗的设为手术组(17只眼);不同意接受手术治疗,接受定期随访观察的设为对照组(14只眼)。其中手术组的患者接受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分别比较手术组术前术后、对照组观察至少3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区视网膜劈裂的最高值、多焦视网膜电图的b波振幅和三维地形图的变化。手术组术前术后及对照组随访期前后的BCVA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MxFT、b波振幅的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最佳矫正LogMAR视力:手术组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对照组末次随访与初诊时比较视力下降。黄斑区视网膜劈裂最高值:手术组术后视网膜劈裂高度较术前显著下降,对照组末次随访与初诊时比较视网膜劈裂高度增加。mfERG:手术组术后b波振幅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大部分患者三维地形图示中央峰较术前逐渐增高,位于旁中心凹区域的低反应区变少或消失。对照组末次随访与初诊时比较b波振幅明显下降,三维地形图显示大部分患者末次随访较初诊时中央峰减低,旁中心凹区域不规则低反应区增加。并发症:手术组术中未造成医源性裂孔,术后均未发生眼内炎或眼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有1只眼发生了周边视网膜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遂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半年后行眼内硅油取出术,视网膜在位。对照组中有2只眼在随访过程中出现黄斑裂孔。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能够使劈裂的�
- 殷志博闵思魏玉华郝玉华叶存喜
- 关键词: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内界膜剥除多焦视网膜电图
- 二十碳五烯酸玻璃体注射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否有效。方法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联合应用诱导产生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动物模型24只。随机分为D组(背景期给药组)12只、E组(增殖前期给药组)8只、F组(增殖期给药组)4只,玻璃体注射EPA,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CD105免疫组织化学光镜观察眼底病变及阳性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并与前期建立的PDR动物模型进行比较。结果 FFA结果显示,E组给药后2周内效果最佳,而D组给药后8周内均有效,随时间延长药效不断增强;E组给药后6周时效果差于D组给药后2、4、8周时;与未用药组相比,在相同的病程时均未观察到视网膜新生血管。F组给药后仍可观察到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并且DR也没有明显减轻。CD1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相同的病程内,D组和E组未观察到CD 105阳性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但F组仍观察到CD 105阳性血管内皮细胞。结论 EPA可以在DR背景期和增殖前期封闭VEGF受体flk-1,阻断DR的发展。
- 董白霞叶存喜包永琴姚一民魏玉华杨欣
-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荧光血管造影
- 特发性黄斑前膜异常中心凹内层的临床意义评估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合并或不合并异常中心凹内层(EIFL)患眼手术前后视网膜内层结构变化和视功能改善情况,初步探讨影响IMEM患眼手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5年3月至2019年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IMEM患者90例90只眼纳入研究。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BCVA采用Snellen视力表进行,记录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90只眼中,黄斑前膜(MEM)分级为2~4级者分别为68(75.6%,68/90)、18(20.0%,18/90)、4(4.4%,4/90)只眼。据此将2级设为A组,3、4级合并设为B组。两组患者年龄(t=0.015)、性别构成比(χ^(2)=0.060)、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F=2.27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04、0.809、0.141);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913,P=0.000)。所有患眼均行25G经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手术,同时剥除MEM及内界膜。观察手术后1、3、6、12个月BCVA、CMT变化以及MEM分级改善情况。手术前后BCVA、EIFL厚度、CMT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方差分析;手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眼解剖结构的改变情况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手术后1、3、6、12个月,A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50±0.13、0.38±0.12、0.27±0.12、0.19±0.10,平均CMT分别为(364.82±81.29)、(281.65±72.45)、(228.55±55.34)、(182.84±56.13)μm;B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66±0.14、0.60±0.13、0.54±0.14、0.52±0.14,平均CMT分别为分别为(455.88±69.60)、(440.18±68.65)、(383.76±65.38)、(371.39±66.60)μm。两组患眼手术后不同时间平均logMAR BCVA、C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CVA:F=37.913、11.479、24.250、39.013,P=0.000、0.002、0.000、0.000;CMT:F=10.987、39.610、55.789、79.987,P=0.002、0.000、0.000、0.000)。手术后12个月,A组68只眼中,MEM改善至1级57只眼;B组3级18只眼中,MEM改善至1、2级分别
- 姚一民柴茜楠魏玉华王彩霞尚庆丽叶存喜
- 关键词:黄斑玻璃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