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义花

作品数:38 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滨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疗效
  • 6篇疗效观察
  • 5篇银屑
  • 5篇银屑病
  • 4篇窄谱
  • 4篇窄谱中波紫外...
  • 4篇中波紫外线
  • 4篇皮肤
  • 4篇紫外
  • 4篇紫外线
  • 4篇紫癜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细胞
  • 4篇慢性
  • 4篇过敏
  • 4篇过敏性
  • 4篇过敏性紫癜
  • 3篇寻常型
  • 3篇荨麻

机构

  • 35篇滨州医学院附...
  • 8篇武汉市第一医...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山东省皮肤病...
  • 2篇滨州医学院
  • 2篇广州军区武汉...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临沂市中医医...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37篇魏义花
  • 11篇张玉杰
  • 10篇李海英
  • 9篇高昱
  • 9篇杨磊
  • 8篇王秀敏
  • 8篇付昱
  • 7篇周淑华
  • 6篇杨静
  • 5篇舒春梅
  • 5篇于娟
  • 4篇王忠永
  • 4篇韩兆东
  • 3篇冯爱平
  • 3篇杨爽
  • 3篇张俊花
  • 3篇王金良
  • 3篇安荣真
  • 3篇蒋东英
  • 2篇李玲玲

传媒

  • 6篇中国麻风皮肤...
  • 5篇中国皮肤性病...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滨州医学院学...
  • 3篇中国药师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接触荒酸二甲酯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一例被引量:2
2004年
魏义花周淑华张玉杰
关键词:荒酸二甲酯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红斑水疱手背全身皮疹
婴幼儿花斑癣48例被引量:6
2007年
近几年来,婴幼儿花斑癣的发病率似有增多,为了进一步了解婴幼儿花斑癣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我们对近几年就诊的婴幼儿病例进行了临床观察。
杨磊苏湛李海英魏义花
关键词:婴幼儿花斑癣发病率
甲氨蝶呤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IL-23,IL-17水平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治疗寻常性银屑病(PV)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L-23,IL-17的影响,进一步阐明MTX治疗PV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42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经MXT治疗前后血清IL-23,IL-17水平变化,并与41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MTX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显著,治疗后PASI评分显著下降(P<0.01)。患者血清IL-23,IL-17水平分别为(1581.16±463.31)ng/L和(7.44±2.36)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832.41±309.16)ng/L和(2.93±0.8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X治疗后患者血清IL-23,IL-17水平分别为(845.68±385.95)ng/L和(3.04±0.79)ng/L,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患者血清IL-23,IL-17水平与银屑病PASI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MTX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显著,可能通过调节Th17细胞降低血清IL-23,IL-17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魏义花付昱蒋东英杨爽付文静王静舒春梅马蕾李海英张玉杰
关键词:银屑病寻常性甲氨蝶呤IL-23IL-17
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的治疗中使用低剂量罗红霉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辅以罗红霉素150 mg进行治疗,以4个月为治疗周期,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8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的治疗中,引入低剂量罗红霉素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蒋东英魏义花王香陈军
关键词:罗红霉素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CR6 mRN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银屑病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CR6 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记录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NB-UVB照射治疗前后患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其前后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CR6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比较。结果: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光疗1 5次后PASI分值显著降低(P<0.01)。银屑病患者CCR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而光疗后CCR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降低CCR6水平可能是NB-UVB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张玉杰商福民于娟李建华舒春梅高昱王忠永李海英魏义花
关键词:银屑病窄谱中波紫外线趋化因子CCR6
以断发为主要表现的斑秃1例
2010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因头皮反复断发、秃发斑5年于2008年3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5年前因学习劳累,于头顶部出现秃发斑,病情迅速发展,头发、眉毛、腋毛、阴毛均脱落。在外院诊断为“普秃”,用中西药物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上述脱毛一度基本恢复,但不久头皮即出现秃发或断发斑,曾多次真菌镜检阴性,以斑秃治疗,部分皮损可自行恢复,但可复发。
王金良魏义花
关键词:斑秃中西药物治疗真菌镜检发斑头顶部
56例儿童汗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杨磊李海英魏义花
关键词:儿童汗斑真菌感染皮损糠秕马拉色菌
以多发性斑块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女,21岁。全身多发皮疹4个月余。皮损表现为全身大小不等的铜红或紫红色浸润性斑块,质韧,部分中央破溃,边界清楚。RPR 1∶64(+),TPPA(+)。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深层小血管、神经纤维周围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诊断:二期梅毒。苄星青霉素治疗3周,斑块基本消退。
舒春梅曹璋魏义花
关键词:二期梅毒斑块
山东地区汉族关节病型银屑病与HLA-DRB1、DQB1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HLA-DRB1、DQB1位点基因与关节病型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41例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HLA-DRB1、DQB1等位基因的分型,并分析了上述基因在各组中的分布。结果: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组DRB1*07、DQB1*0201频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多关节炎型银屑病患者组DRB1*07、DQB1*0201以及DRB1*04基因频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HLA-DRB1*07、DQB1*0201可能是山东地区汉族关节病型银屑病的遗传标志;具有银屑病易感基因的个体,携带HLA-DRB1*04基因时,患多关节炎型银屑病的危险性可能增加。
周淑华王秀敏杨磊张玉杰韩兆东高昱魏义花林麟靳培英
关键词:关节病型银屑病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增生性瘢痕(hyperplasticscar)是一种继发于创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的皮肤病。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容易复发,彻底治愈比较困难。2010年4月-2012年12月,笔者科室采用瘢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增生性瘢痕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付昱魏义花孙洁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过度增生结缔组织皮肤病创伤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