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远

作品数:9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芥子
  • 3篇给药
  • 3篇白芥
  • 3篇白芥子
  • 2篇冬病
  • 2篇冬病夏治
  • 2篇穴位
  • 2篇穴位给药
  • 2篇延胡索
  • 2篇延胡索乙素
  • 2篇乙素
  • 2篇配伍
  • 2篇皮肤渗透
  • 2篇皮肤渗透性
  • 2篇青藤
  • 2篇外敷
  • 1篇丹参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药效动力学
  • 1篇荧光

机构

  • 9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贵州中医药大...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9篇高远
  • 5篇李永吉
  • 3篇管庆霞
  • 3篇吕邵娃
  • 3篇韩东卫
  • 3篇李冀
  • 2篇王艳宏
  • 1篇杨志欣
  • 1篇孙爽
  • 1篇杨婧
  • 1篇郭玉岩
  • 1篇张弘
  • 1篇黄琦景

传媒

  • 2篇中成药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微透析和荧光内窥技术与PK-PD相结的青藤外敷散穴位给药“贮库应答效应”机制研究Ⅱ
高远
提高葛根素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葛根素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其较低的生物利用度限制其临床应用。笔者通过检索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综述了提高葛根素生物利用度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添加助溶剂、运用新剂型、结构修饰和复方配伍等方面介绍了提高葛根素生物利用度的可行方法。
高远吕邵娃孙爽郭玉岩管庆霞李永吉
关键词:葛根素生物利用度制剂新技术结构修饰复方配伍
“冬病夏治”方中白芥子促进延胡索乙素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比较“冬病夏治”方中有、无白芥子配伍以及经穴、非经穴给药,对延胡索乙素皮肤渗透性的影响。方法:弗氏完全佐剂法制备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模型,随机将48只模型家兔分为空白组(不加白芥子)、非经穴白芥子低剂量组、非经穴白芥子中剂量组、非经穴白芥子高剂量组、非经穴组(处方量)、“足三里”白芥子低剂量组、“足三里”白芥子中剂量组和“足三里”白芥子高剂量组,每组6只,取模型家兔“足三里”穴位处皮肤,非穴位处皮肤,Franz扩散法进行体外释放实验,UPLC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计算累积透过量,绘制12 h内释放曲线图,比较累积渗透率。结果:空白组的累积透过量、稳态渗透速率和累积渗透率显著低于白芥子配伍的高、中、低剂量组(P<0.01)。在白芥子促进下,经穴给药的累积透过量、稳态渗透速率和累积渗透率均显著高于非经穴给药(P<0.01),白芥子高剂量组促渗效果倍数高于中、低剂量组。结论:白芥子在“冬病夏治”方中起到“药物-透皮促进剂”的“双重”作用。透皮促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穴位用药优于非穴位用药;二是随白芥子用量增加而增强。因此,该方更优的透皮给药方案应当是方中重用白芥子,于穴位处贴敷用药。
高远李冀李冀韩东卫
关键词:白芥子延胡索乙素
丹参提取新工艺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对目前丹参提取新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研究超声–浊点萃取、动态循环法提取、超临界CO2提取、半仿生提取和微乳闪式提取等提取方法.超声–浊点萃取完全取代了有机溶剂,可以同时提取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动态循环法最大限度转移药材中有效成分;SFE–CO2萃取法对低分子质量的脂肪烃、低极性的亲脂性化合物溶解性能优异,对于强极性物质可加入夹带剂来提高溶出;半仿生提取法既避免了高温破坏药效活性成分,又体现了酶在药效成分系数中的作用.O/W型微乳提取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约能源;微乳闪式提取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采用新技术提取丹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管庆霞杨婧黄琦景高远李永吉王艳宏吕邵娃
关键词:丹参
白芥子穴位给药配伍对延胡索乙素药效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全方配伍和无白芥子配伍延胡索乙素在模型家兔“肺俞”穴皮下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支气管哮喘模型家兔随机分成延胡索单方组、缺白芥子组、全方组,微透析技术收集14 h穴位皮下透析液,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LCMS)法检测方中君药延胡索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浓度,获得药代动力学参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对应时间点模型动物血清中IgE水平,获得药效学参数;对药动学、药效学参数进行PK-PD模型拟合。结果:白芥子配伍后的药峰浓度(C_(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平均滞留时间(MRT_(0-t))均显著增加(P<0.01,P<0.01,P<0.05),达峰时间(T_(max))提前(P<0.01);“浓度-时间-效应”三维曲线表明,方中有白芥子配伍时,药效出现更快、消退更慢,起效时间晚于峰浓度,具有一定滞后性。结论:动力学参数、PK-PD模型结果表明,白芥子配伍能够改变“方中君药”——延胡索的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穴位局部的皮下分布,促进方中君药有效成分快速吸收,延长滞留时间,在方剂中起到主药、改善其他药物分布的“双重”作用。
高远高远李冀韩东卫
关键词:白芥子穴位给药配伍研究延胡索乙素
pH敏感性材料在口服给药系统中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介绍了pH敏感性材料在口服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回顾了pH敏感材料的发展历程,并从敏感性水凝胶、丙烯酸树脂、新型合成材料三方面入手,进行归纳,综述了pH敏感材料在口服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后续发展做出展望.pH敏感性材料在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中有良好的应用,适合作为口服给药的载体材料.pH敏感性材料能有效提高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口服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目前还有拥有较大的改良空间,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管庆霞高远李永吉王艳宏杨志欣吕邵娃
关键词:口服给药系统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及中药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7
2016年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机制及中药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RA的发病机制及中药靶向治疗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B淋巴细胞在RA的发生与进展中参与了递呈抗原、免疫信号活化和细胞因子分泌等,针对上述机制可以B淋巴细胞为靶向目标,采取淋巴细胞刺激因子靶向治疗、自然杀伤细胞靶向治疗、抑制B淋巴细胞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活性、调节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等。中药以B淋巴细胞作为靶点进行特异性干预RA,可调节B淋巴细胞功能,进而调节免疫功能,缓解RA的进展。
高远李永吉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B淋巴细胞免疫调节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比较青藤外敷散原料药盐酸青藤碱在家兔膝关节经穴与非经穴部位的皮肤渗透性。方法取家兔膝关节足三里、梁丘、非经穴(膝部)部位皮肤,应用Franz透皮扩散仪模拟体内环境,进行盐酸青藤碱体外释放试验。UPLC法测定该成分含有量,计算其累计透过量,绘制时间-释放百分比曲线图。结果经穴部位足三里、梁丘皮肤的累计渗透量和释放率均显著高于非经穴部位(P<0.01),足三里与梁丘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藤外敷散在穴位贴敷给药的过程中,经穴部分比非经穴部分有更好的药物渗透性。
高远李永吉张弘
关键词:膝关节梁丘皮肤渗透性家兔
从白芥子古今外治研究探寻中药“内病外治”机理的新思路被引量:6
2022年
本文以白芥子为代表药,统计古籍中白芥子外用方剂组成、应用,总结其使用现状及机制研究。比较古今用法,结合现代研究,找出其独有特点,结合“内病外治”基本理论,深入研究其药性特征及在方剂配伍中起到的特殊作用,找出“内病外治”用药基本规律,以期为阐明“内病外治”作用机理,特别是穴位给药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古籍中白芥子为哮喘、痹症方剂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味中药,可作“发泡治疗”。现代研究发现,白芥子能综合作用于细胞因子和神经受体,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且有促进透皮吸收的效果,在组方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对穴位有强烈刺激作用。白芥子作为外治常用中药,其“引赤发泡”特性与中药“内病外治”理论充分契合,适合作为“内病外治”研究的切入点。
高远李冀李冀
关键词:白芥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