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聪

作品数:1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艺术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音乐
  • 3篇教育
  • 3篇教学
  • 2篇思政
  • 2篇民族
  • 2篇民族音乐
  • 2篇课程
  • 2篇高校
  • 1篇东北抗联
  • 1篇东北抗日联军
  • 1篇短笛
  • 1篇修养
  • 1篇延安精神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特色
  • 1篇音乐观
  • 1篇音乐教育
  • 1篇音乐美学
  • 1篇音乐形式
  • 1篇政教

机构

  • 1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2篇马聪
  • 1篇于庚芬

传媒

  • 5篇当代音乐
  • 4篇北方音乐
  • 2篇文艺争鸣
  • 1篇曲艺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色音乐融入青少年美育教育的途径
2022年
美育是对青少年实施的美的教育,是提高青少年发现美、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素质教育。其中红色音乐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伟大复兴的艺术结晶。在新时期,充分挖掘红色音乐这一宝贵红色资源,并将其切实融入到青少年美育中,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以红色音乐作为实现青少年美育教育的载体,分析美育教育实施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其对策,探析其途径,以期切实提高新时期红色音乐融入青少年美育教育的实现程度。
马聪程旭
关键词:青少年美育
东北抗联歌曲的当代启示
2023年
抗联歌曲产生于艰苦卓绝的东北抗联时期(1931—1945),是东北抗联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抗日救亡歌曲的重要构成部分。抗联歌曲在这一历史时期内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它鼓舞了东北抗日联军的士气,号召抗联战士和东北人民爱党爱国,丰富了抗联战士们的精神生活,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斗争到底的革命意志。东北抗联精神是“红船精神”的延续和发展,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马聪程旭
关键词:东北抗联东北抗日联军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船精神延安精神
浅论传统乐器与自我修养
2015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制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儒家思想中建立起来的礼乐制度,成为三千多年来中国文化中对自我修养的基本要求。乐器和音乐一样,可以平静其心、修养其性,达到净化心灵的效果。其中乐器中有关自我修养的,从乐器的背景、质地,到演奏方式,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个人修养的基本标准。
马聪
关键词:传统乐器自我修养教育
新时代曲艺批评的价值明晰与实现路径
2024年
曲艺批评是在曲艺接受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与方法,综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形式特征等相关内容对曲艺作品进行综合性评判的研究活动。曲艺批评追求的是在理性层面上的阐释、评判与对未来曲艺工作的引导。只有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到曲艺批评对于曲艺艺术的重要价值,构建符合曲艺艺术规律的曲艺批评路径才能更好地引导曲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曲艺作品”(1),更好地引导曲艺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江华剑马聪
关键词:曲艺作品曲艺艺术
探析红色歌曲在思政教育教学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红色歌曲是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当今说教式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适应学生的现实要求,以红色歌曲的形式加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发展的必然途径。因此本文将探寻红色歌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探析前者在后者中的价值,以期对实际教学产生现实意义。
马聪程旭
关键词:红色歌曲思政教育
简析《牧童短笛》的创作特征
2013年
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是我国第一首成熟的钢琴独奏曲,其旋律采用五声性的音调和级进的音型,带有浓郁乡土气息,又借鉴西方复调写作技法二部对位的特点,成功的将欧洲古典复调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巧妙结合,开创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先河。
马聪
关键词:牧童短笛中国民族音乐贺绿汀
戏曲曲艺类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若干问题——以吉林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是2019年7月吉林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21届年会"会议发言。文章以吉林大学教务处本科教学改革项目"‘中国民间音乐概论’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为依托,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本院及其他兄弟院校的本门系列课程调研结果,因地制宜地分析了目前吉林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传统音乐"系列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改革方向、改革内容与目标,并力求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多元探索。
马聪
关键词:教学改革
《民族音乐专题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探讨
2024年
课程思政即一种综合教育理念,着重构建全员、全课程、全育人的三方模式,当今课程思政重视将所有课程与思政课进行强链接。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最新方向。在此基础上,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专业思政”,使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隐形思想教育更加细化,在学生学习专业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按专业课程优势与特点,提炼为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实现知识讲授与人文价值协调完善。本文以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课程开授的必修课《民族音乐专题研究》为研究对象,从梳理本课程伊始的发展脉络,到从课程的四大特性入手,寻找到径情直遂的课程思政授课方案,为国家提出的“三全”育人格局中的“全程”提出新的理论发展方案与实践路径。
崔一帆马聪
浅谈中西结合的音乐形式被引量:1
2011年
中西方音乐的完美组合,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音乐形式。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用一种新的眼光新的视角来看待这种类型的音乐,它不一定是所谓的不伦不类,而是一个大胆的创意,是时代进步、音乐形式多样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的音乐美学表现。
马聪
关键词:中西音乐形式
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色被引量:2
2016年
中国传统音乐是与新音乐相对而言的概念,历史久远。王耀华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的方法、形式,所创作出来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的音乐。”为了将“新音乐”和“传统音乐”加以区别,强调传统音乐所具有的民族特色,目前我国音乐界也用“民族音乐”这一称呼来认指中国音乐中的传统音乐。传统音乐在一定地域和特定的人群中世代相传,其独具的艺术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民俗性与集体性。
马聪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特色民俗性即兴性体裁形式时代性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