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燕
- 作品数:24 被引量:37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农业部渔业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2001—2005年江苏境内养殖池塘渔业污染事故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对2001—2005年发生于江苏境内养殖池塘的渔业污染事故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期间内江苏养殖池塘所发生渔业污染事故共143起,每一年的平均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此类事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夏秋季为事故高发期。从事故数量的地区分布来看,江苏南部地区要高于江苏中北部地区,且中北部地区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引发渔业污染事故的主要污染物有COD、重金属,挥发酚、五氯酚钠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渔业污染事故对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污染源严加管控,促进达标排放,以保证池塘养殖的健康发展。
- 范立民吴伟胡庚东瞿建宏马晓燕陈家长
- 关键词:池塘养殖渔业污染环境工程
- 暗纹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和条纹东方鲀乳酸脱氢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分析比较了暗纹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和条纹东方鲀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在不同组织中的电泳酶谱谱带的差异,结果表明:三种河鲀的心脏和肌肉组织都出现1条酶带,眼睛组织都有4条酶带,菊黄东方鲀和条纹东方鲀的大脑组织都出现4条酶带,而暗纹东方鲀的大脑组织却只有3条酶带;三种东方鲀的肝脏中都有5条LDH酶带,但酶带的分布却有着显著的差异,菊黄东方鲀和条纹东方鲀酶带分布比较相似。从LDH酶带迁移率可以看出,三种东方鲀眼睛和大脑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酶带迁移率略显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大脑中,菊黄东方鲀和条纹东方鲀比暗纹多出现一条酶带(该酶带的迁移率为0.118)。上述结果表明淡水养殖的暗纹东方鲀与海水养殖的菊黄东方鲀和条纹东方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 胡庚东尤洋陈家长吴伟瞿建宏范立民马晓燕
-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凝胶乳酸脱氢酶迁移率
- 溴氰菊酯在罗非鱼组织中的累积及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6年
- 以罗非鱼Tilipia为试验鱼类,研究了其暴露于不同浓度溴氰菊酯后其组织中溴氰菊酯的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罗非鱼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GST的正常值分别为(4.39±0.2)U.mg.prot-1和(13.3±0.3)U.mg.prot-1。采用不同浓度的溴氰菊酯处理罗非鱼25 d,除了1.0μg.L-1浓度组罗非鱼体内无明显累积,GST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浓度组均有一定的累积,同时GST发生了明显的变化。GST的变化规律为先升高后降低,即溴氰菊酯对罗非鱼体内的GST是先诱导后抑制,且这种变化幅度肝脏比肌肉大。2.0 ̄10.0μg.L-1浓度组经15 ̄20 d可在肌肉和肝脏中达到累积-释放的动态平衡,最大累积系数分别为1.85和2.20。溴氰菊酯在罗非鱼组织中达到累积平衡时,其累积量与GST活性呈较明显的负相关。研究表明,1.0μg.L-1以下的溴氰菊酯对罗非鱼没有生化毒性影响,罗非鱼组织中的溴氰菊酯累积量和GST可用来评价农药对鱼类的毒性效应。
- 吴伟陈家长马晓燕冷春梅
- 关键词:溴氰菊酯罗非鱼谷胱甘肽-S-转移酶
- 滤食性动物放流对西五里湖的生态修复作用初探被引量:20
- 2009年
- 根据生物操纵原理,以TP、TN、NO3--N、NO2--N、NH4+-N、CODMn、Chl.a、SD等为主要水质指标,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研究了滤食性生物螺(C.cathayensis)、蚌(Hyriopsis cumingii)、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ys nobilis)放流对西五里湖湖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放流后,西五里湖水体透明度有显著升高趋势,平均提高了26.8%,其中最大值达60cm,比放流前提高了91.7%;TP含量呈下降趋势,8次监测中有6次的测定值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Ⅱ类水质要求,占总监测次数的75%;虽然8次监测中的TN含量均属劣Ⅴ类,但其含量与放流前相比有降低趋势;同时,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也从放流前西五里湖高于东五里湖,转变成放流后东五里湖高于西五里湖。说明向富营养化湖泊放流滤食性生物对提高水体透明度、降氮、除磷具有良好效果,能够使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得以减轻。
- 孟顺龙陈家长胡庚东瞿建宏吴伟范立民马晓燕
- 关键词:富营养化生态修复
- 化感作用与养殖池塘中铜绿微囊藻的防治被引量:7
- 2006年
- 化感作用主要的作用机制是影响藻细胞的细胞膜、光合作用和能量产生步骤以及能量使用过程;次要的机制是影响呼吸过程以及酶的作用。介绍了化感作用的概念、抑藻机理、可利用方式及化感作用与铜绿微囊藻防治的关系,展望了化感作用防治铜绿微囊藻在池塘体系中的发展前景。
- 马晓燕陈家长
- 关键词:化感作用铜绿微囊藻池塘养殖
- 低质量浓度苯酚连续暴露对罗非鱼基因组DNA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苯酚是中国地表水中的第一大类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RAPD技术是一种新型基因差异分析技术,具有简单灵敏和快速的优点;微核试验简便、快速、可靠,已经成为筛选化学诱变物的经典的短期试验方法。运用RAPD技术和外周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分析评价了低质量浓度苯酚连续暴露对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a)DNA的影响,为保护罗非鱼的种质资源、提高罗非鱼的质量安全提供依据。RAPD试验结果表明:在12个能扩增出罗非鱼基因组DNA的引物中,引物S327能检测出0.005mg?L-1以上质量浓度苯酚暴露前后罗非鱼基因组DNA的差异,而小于0.002mg?L-1质量浓度的苯酚对罗非鱼基因组DNA没有影响。外周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质量浓度的苯酚连续暴露后,0.005mg?L-1以下的质量浓度组罗非鱼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而0.01mg?L-1以上的质量浓度组可诱导罗非鱼外周血红细胞产生微核。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研究表明苯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对鱼类DNA产生影响。
- 胡庚东陈家长尤洋瞿建宏范立民马晓燕吴伟
- 关键词:遗传毒理学苯酚罗非鱼RAPD微核
- 2007年太湖五里湖浮游植物生态学特征被引量:71
- 2009年
- 研究了2007年太湖五里湖浮游植物的生态学特征.结果表明:五里湖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23种;其中绿藻种类最多,共57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46.3%;硅藻次之,共23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18.7%;浮游植物种数以冬春季多、夏秋季少.调查期间,浮游植物数量和生物量分别变化在386.2×104-5581.9×104cells/L和0.541-3.491mg/L,均以绿藻最高;浮游植物数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且除绿藻外,浮游植物的季节演替规律与PEG模型基本一致.相似性分析显示,五里湖1、3、4、5月份的生境相似,6、7、8、9、11月份的生境相似.优势度分析显示,五里湖各个月份的浮游植物优势种都在2种以上,优势种主要有小球藻(Chlorell avulgaris)、小球衣藻(Chl.amydomonas microsphaera)、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isa)等14种,优势种种数较多且优势度不高,变化在0.02-0.78之间;多样性和均匀度分析显示,五里湖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变化在1.5-2.7和0.26-0.59之间,多样性和均匀度都较好;表明2007年五里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较复杂、处于较完整状态.
- 孟顺龙陈家长范立民胡庚东瞿建宏吴伟马晓燕
- 关键词:浮游植物生态学特征太湖
- 2008年太湖梅梁湾浮游植物群落周年变化被引量:23
- 2010年
- 2008年对太湖梅梁湾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梅梁湾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5种,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种数最多,共20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57.1%;其次是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共7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20.0%.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生物量分别在298.2×104-368006.8×104cells/L和0.298-184.202mg/L之间;浮游植物数量以夏季(6月5日)最高,春季(3月20日)最低.浮游植物相似性指数变化在0.11-1.00之间;其中1月8日-4月3日的相似性指数高,在0.54-1.00之间,均在中度相似以上;其他时间下的相似性指数低,变化在0.11-0.50之间,为极不相似或轻度相似.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分别在0.01-2.29和0.003-0.72之间,其中1月8日-4月3日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较好,其他时间下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较差,表明1月8日-4月3日梅梁湾浮游植物分布比较均匀,群落结构复杂,而4月23日-12月9日浮游植物分布不均匀,群落结构简单.
- 孟顺龙陈家长胡庚东瞿建宏吴伟范立民马晓燕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生态学特征太湖
- 阿维菌素对雄性鲤鱼血清雌二醇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此试验研究了阿维菌素对雄性鲤鱼(Cyprinus carpio)的急性毒性以及在不同暴露质量分数和不同作用时间下低剂量阿维菌素对雄性鲤鱼血清雌二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鲤鱼的24、48、72和96h半致死质量分数(LC50)分别为134.12、60.55、45.31和33.50μg/L,安全质量分数为3.35μg/L;长期(第20天)暴露时,在低质量分数(3.2~5.6μg/L)范围内阿维菌素对雄性鲤鱼血清雌二醇的合成产生了抑制作用,当质量分数为5.6μg/L时,抑制作用最强,与对照组相比血清雌二醇含量降低了28.8%;在高质量分数组10.0和18.0μg/L,鲤鱼血清雌二醇质量分数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5.6μg/L质量分数下,各处理组时间的血清雌二醇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第20天时雌二醇含量最低,与对照组相比质量分数降低了28.8%(P〈0.01)。在染毒鲤鱼血清雌二醇含量和阿维菌素作用时间或暴露质量分数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或剂量-效应关系。血液中雌激素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鱼体的生殖功能及性征变化。
- 马晓燕胡庚东杨光陈家长
- 关键词:阿维菌素鲤鱼急性毒性血清雌二醇
- 太湖五里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被引量:120
- 2009年
- 根据Jaccard相似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cnaughton优势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研究了2008年太湖五里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2008年1—12月,五里湖共出现绿藻Chlorophyta、硅藻Bacillariophyta、蓝藻Cyanophyta、裸藻Euglenophyta、隐藻Cryptophyta、甲藻Pyrrophyta、黄藻Xanthophyta7门64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其中绿藻种数最多,共35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54.7%;其次是蓝藻和裸藻,都为9种,均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14.1%;硅藻7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10.9%;隐藻2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3.1%;甲藻和黄藻各一种,均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1.6%。五里湖浮游植物数量和生物量分别变化在320.4×104~3390.6×104ind·L^-1和0.627~2.025mg·L^-1之间。浮游植物数量以夏末秋初最高,秋末最低;且除绿藻外,五里湖浮游植物的季节演替规律与PEG模型基本相似。相似性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相似性指数变化在0.19-1之间;其中1月8日—4月3日的生境相似、4月23日—5月25日的生境相似、6月22日—8月12日的生境相似、8月28日—10月15日生境相似。优势度分析显示,浮游植物优势度指数变化在0.02~0.86之间,优势度不高;且除5月13日外,其他调查时间下的浮游植物优势种都在3种以上,优势种种数较多。多样性和均匀度分析显示,五里湖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分别变化在0.92~2.61和0.20~0.63,大多数调查时间下的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都较好,表明2008年五里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较复杂、群落信息含量较大,群落结构处于较完整的状态。
- 陈家长孟顺龙尤洋胡庚东瞿建宏吴伟范立民马晓燕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太湖